古语说“好汉不挣腊月钱”,腊月钱为何不能挣?是有什么忌讳吗?

一年虽然后三百六十五天,但分隔开来也仅有春夏秋冬四季而已,春季生机盎然、夏季骄阳似火、秋季玉露生寒,冬季冰花玉树。

四季景色不同,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冬季是最难熬的,因为这时候已然临近岁末,天气会一天天变冷,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不免给世间增添了些许寒意。

“寒冬腊月”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天气寒冷恶劣,可见腊月应该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不过进入腊月后,春节也就不远了。

所以腊月虽然寒冷,但人心总是激动的、温暖的。关于腊月,农村人过去常说一句俗语,“好汉不挣腊月钱”,腊月为什么不适合挣钱?是有什么忌讳吗?老祖宗传下的讲究。

一、“腊月”之称的缘由

按照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法则,一年可以被均分成十二个月份,年末的最后一个月份也就是十二月,通常被称为“腊月”,这个叫法被一直沿用至今。

不过很多人只闻其名,并不知道这称呼中的“腊”究竟是何意思,其实这个名称并不是随意取的,它蕴含着很深厚的历史意义。若是没有史料的佐证,或许很多人会把“腊”这个字与腊肉、腊肠等联系在一起。

很多地方都有腌制腊肉和制作腊肠的习俗,人们把猪肉、鸡肉等经过清理、腌制等一系列工序后,挂在通风处使其自然风干,这就成了腊肉,吃起来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腌制腊肉的最佳时机就在十二月前后,这时候天气正冷,食物挂在外边也不容易变质,腌制十几二十天之后春节就到了,恰好可以作为过年的吃食。

因此推测,“腊月”的称呼或许与腌制腊肉这项民间习俗有关系,这种解释似乎合情合理。其实根据历史记载,腌制腊肉的确是“腊月”之称的来由,不过并不是唯一缘由。

汉朝《风俗通义》中记载,“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从这句古文中可以看出,汉朝时期就已经流传“腊月”的说法。

过当时人们认为“腊”与“猎”同义,腊月也就是猎杀动物来祭祀先祖的时候,其实这种祭祀的活动至今也在继续。

二、好汉不挣腊月钱

知道腊月的来由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句俗语,“好汉不挣腊月钱”,这句话的意思显然是说,厉害的人不会在腊月里还出去挣钱。

说起钱这个字很多人应该感同身受,就像那句话说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在历史的任何一个时期,手里有钱就能过上条件比较好的日子,这是事实。

当今时代也是如此,虽然很多人对金钱报以鄙夷的态度,可能会觉得这东西太俗,但事实上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生活,无时无刻不在花钱。

为了给自己、给家人创造美好的生活,几乎所有人都在努力地赚钱,不过在过去,大家虽然一整年都忙忙碌碌,但进了腊月之后很多人就开始启程回家,转而忙家里的事儿了。

这主要是因为过去的交通不便利,在外做生意的人难免东奔西走,一年到头可能也回不了家一次,所以当时的人都很看重春节,很珍惜这段与家人共处的日子。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的气氛往往从一碗腊八粥开始活跃起来,因此在外地的打工人进了腊月就准备回家。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就总结出了这么一句俗语,“好汉不挣腊月钱”,描绘的正是这种打工人腊月返乡的情形。

从中不难分析出,这里的“好汉”可能并不是很会赚钱的人,也不一定是赚了很多钱的人,但他们应该是最关心家人、最注重家庭的人。

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所以人们觉得,顾家的人才是真好汉。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很少有打工人选择这么早回家。

一来现在的交通很便利,哪怕从祖国的最南部走到祖国的最北部,一张机票也能游子很快到家,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回家的旅途只是一两天的事儿甚至更短。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如今的企业也在拼命赚钱,市场的竞争压力比较大,所以即便员工想早点回家,公司可能也不会放人,很多企业都是在逼近除夕的时候才放假,而假期也只有短短几天而已。

为了激励员工多工作,有些公司还会用数倍的薪酬和奖金挽留员工,有些人想趁此机会多赚点钱,也就不那么着急回家了。

结语

可见俗语虽然精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有些老话并不一定适用于当下的环境。如今春节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又是一年要结束了,这一年的欢喜和辛酸即将成为历史,希望每一个人的新年都可以顺顺利利、每一个家庭都可以享受团圆的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