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整合,非常全面!

专题一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及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时代特征】

  本单元讲述了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出现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的历史。

1.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经历了远古时代、农耕时代和传说时代。

【核心考点】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已经学会用火,并会保存火种。

3.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制作彩陶;河姆渡人居住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

4.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

5.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6.夏、商、西周三朝的开国君主分别是禹、汤、周武王。

7.西周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分封制,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局势,扩大了统治范围。

8.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使用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等造字方法。

9.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10.商鞅变法:(1)商鞅变法的根源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最能体现封建性,促使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型,是改革的核心措施;“鼓励耕织”“奖励军功”使秦国国富兵强;“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确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影响深远的一项措施。(3)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4)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留给我们的启迪是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11.把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防洪灌溉工程是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修筑的都江堰

12.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形成的学术繁荣局面(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是百家争鸣

13.春秋晚期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孟子发展为“仁政”。

14.能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辩证法)的思想家是老子;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墨子;商鞅的主张与百家争鸣中法家代表韩非的思想主张最相似。法家思想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秦始皇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

专题二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时代特征】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嬴政称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开始实行全面的统一。

2.汉:汉朝继之而起,并基本延续秦的制度。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大一统”,使西汉达到鼎盛时期。

【核心考点】

1.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

3.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地方推行郡县制

4.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5.秦的暴政导致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刘邦的军队灭亡秦朝。

6.刘邦建立西汉,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时期出现“文景之治”局面。

7.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还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兴办太学。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汉武帝实现“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8.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促进了贸易与文化交流。西汉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9.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等地区归属中央政权。

10.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11.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尊称为“医圣”。华佗发明“麻沸散”、创造“五禽戏”。

12.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史事。

专题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核心考点】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赤壁之战中刘备、孙权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3.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刘备建立蜀汉;孙权称吴王,建立吴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4.三国时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5.西晋末年,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6.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战役是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相同结果是以少胜多。

7.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客观原因是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8.鲜卑族建立北魏,439年统一北方。

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推行汉化措施。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10.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祖冲之

11.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他被后人誉为“书圣”。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12.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南北朝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专题四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时代特征】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隋唐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既是对秦汉的继承,也是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表现。

1.繁荣表现

(1)工具革新,经济繁荣

①交通运输:隋朝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②农业技术:兴修水利,工具革新(曲辕犁、筒车);③手工业发展:丝织工艺水平高,陶瓷业发展;④商业都市:长安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⑤盛世: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科技发展,文化繁荣

①科技领先: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火药;②唐诗繁荣: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③书法绘画:隋唐书法、绘画辉煌,著名的有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

2.开放表现

(1)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创立、完善,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开明。设机构、和亲、册封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和发展。

(3)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开放,充满活力,人们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对外关系:开放的对外政策,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法;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日本派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制度;唐都长安,世界性大都会。

【核心考点】

1.隋唐时期的历史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2.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同时大量征发劳役,加速了隋朝灭亡。

3.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科举制度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唐太宗年号“贞观”,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主要措施有:重用贤才、虚心纳谏;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5.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6.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7.唐朝发明曲辕犁和筒车。陶瓷器中唐三彩最为有名。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8.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奉为“天可汗”。

9.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李白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10.唐朝时期,日本为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而派遣唐使到中国。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11.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此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2.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局面。

专题五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时代特征】

  宋元时期从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民族关系发展: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与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但以和为主。元朝时回族形成,民族关系发展,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2.社会变化:(1)魏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时,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2)宋元时期,都市繁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3)宋元时期,科技进步,文学艺术多姿多彩,中外交通发达。

【核心考点】

1.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2.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契丹)、西夏(党项)、(女真);与南并立的政权有(女真)、西夏(党项)、蒙古

3.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4.民族政权并立典型事件:澶渊之盟(北宋和辽)、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澶渊之盟使辽宋之间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同时加重了北宋的负担。辽、宋、金之间,战和交织,但以和为主,以相互的交流发展为主,这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5.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6.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都反映了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7.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两宋商业城市兴起。最大的是开封杭州。出现早市和夜市。乡镇出现了草市。

8.两宋时期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9.“一代天骄”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他的功绩是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

10.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11.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地方建立行省。我国省级机构的划分从元朝开始。

12.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13.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4.元朝的统一,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15.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逐渐丰富,都市中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16.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元曲的代表人物是关汉卿

17.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8.宋代制成罗盘针。北宋末年,开始使用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19.唐朝时,发明火药。宋代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20.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专题六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1.巩固:

(1)君权强化:明清时期,封建专制集权统治进一步强化,显示出封建制度的没落和统治基础的动摇。

(2)边疆巩固: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西藏、新疆、台湾)的管辖,奠定了今天疆域的基础,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大大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

2.危机:明清社会危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表现: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思想上控制日趋强化;对外交往上中外的冲突和闭关锁国政策。

【核心考点】

1、明清时期的时代特点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朱元璋强化皇权:政治上,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分散兵权。地方上,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司法上,设立锦衣卫(厂卫)。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发展。以上措施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3.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4.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著作。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科学巨著。

5.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明成祖时期修建北京城,宫城即紫禁城(今故宫)。

6.明朝著名小说有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

7.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

8.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击退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

9.清朝对台湾地区的管辖: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和内陆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10.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11.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确立中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12.为反抗沙俄的控制和压迫,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3.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农业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及人口增长。

14.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政治上: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2)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和实行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3)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影响:①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②消极: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启示:闭关则衰,开放则荣。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15.《红楼梦》的作者是清朝的曹雪芹和高鹗。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0)

相关推荐

  • 贾益:“多元一体”是中国历史发展主线

    作者:贾益 来源:<历史评论>2021年第1期 在中国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统一政权和地方政权,其中由汉族以外民族建立的政权不在少数.民族政权无疑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 ...

  • 七下历史复习:表格提纲、要点填空

    历史君说七下历史复习:表格提纲+要点填空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隋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朝统一589年,灭陈,统一全国.政策隋文帝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 ...

  • 高中历史课标内容的变动(中国古代史)

    2015年10月版 2016年9月版 2017年8月版 2017年公布版 2020年修订版 必修课程 <中外历史纲要> 内容标准:本课程旨在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本课程共有35个专题 ...

  • 期末总结 | 七年级上册专题复习汇总

    上周螺蛳君已为大家梳理了七年级的核心知识点.或许对于刚接触历史的初一学生而言尚有这样的疑惑: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众多,主观题尤其是评价.启示类题型规律把握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今天螺蛳君就为大家梳理七年级上 ...

  • 七下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朝代 [单元概述] 隋唐时期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开始,至907年唐朝灭亡结束,主要涉及隋朝.唐朝及五代十国的历史.隋唐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唐朝前期,是 ...

  • 木芹:关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几个问题

    中华文明是辉煌灿烂的,在很长的时间里,她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只是从19世纪已降,中华文明之光逐渐暗淡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华文明重现光彩的伟大转折点,虽然我们走过许多弯路,甚至 ...

  • 2021中考: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整合

    专题一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及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时代特征] 本单元讲述了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出现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的历史. 1.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经历了远古时代.农耕时代和传说时代. ...

  • 2021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背诵”内容整理,赶快打印背下

    马上就是五月中旬了,眼看距离我们的中考不足三个月,意味着大家的复习时间也越来越紧凑了. 为了帮助同学们提升各科的复习效率,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就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考点内容超全总结,建议大家抓紧时间背诵.

  • 完整自然地理核心考点

    一.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分布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 ...

  • 初中数学99个核心考点!中考必看!

     一.数与运算(10个考点) 考点1:数的整除性以及有关概念(本考点含整数和整除.分解素因数) 考核要求: (1)知道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倍数和因数.公倍数和公因数等的意义: (2)知 ...

  • 完整人文地理核心考点

    一.人口增长模式 二.人口问题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分析的形式如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问 ...

  • 规培出站考试:心电图核心考点总结

    规培出站考:心电图核心考点 EC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每一个医生成长中必过的一道坎,而规培出站考试也决定着每一个考生的命运,其中心电图是必考项目.2020年出站考试已经进入报名和现场确认阶段,随着新 ...

  • 高中历史核心考点 答题模板 学科思维 规...

    高中历史核心考点 答题模板 学科思维 规...

  • 干货 | 完整人文地理核心考点,高中生必备必看!

    一.人口增长模式 二.人口问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分析的形式如下: 发达国家 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