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该如何治疗?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便秘常表现为:

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

由于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会,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便秘的“报警”征象包括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和肿瘤家族史。如果出现报警征象应马上去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

【病因】

便秘从病因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1.器质性

主要是由于肠管器质性病变;直肠、肛门病变;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系统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肠管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病变;结肠神经肌肉病变;神经心理障碍;药物性因素。

2.功能性

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工作紧张、工作性质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结肠运动功能紊乱所致,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导致排便困难。

【诊断】

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及工作情况,既往的患病史、手术史,特别是有无痔核、肛瘘及肛裂史,近来有无服药史,尤其是有无长期服用泻剂史,通过相应的检查尽可能明确导致便秘的原因。对中年以上患者,发生大便习惯改变,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逐渐改变为每3天或数天1次者,应警惕有无左半结肠癌的可能。

药物治疗

(1)容积性泻剂 主要包括可溶性纤维素(果胶、车前草、燕麦麸等)和不可溶性纤维(植物纤维、木质素等)。容积性泻剂起效慢而副作用小、安全,故对妊娠便秘或轻症便秘有较好疗效,但不适于作为暂时性便秘的迅速通便治疗。

(2)润滑性泻剂 能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使用方便,如开塞露、矿物油或液状石蜡。

(3)盐类泻剂 如硫酸镁、镁乳,这类药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慎用。

(4)渗透性泻剂 有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4000等。适用于粪块嵌塞或作为慢性便秘者的临时治疗措施。

(5)刺激性泻剂 (如大黄、弗朗鼠李皮、番泻叶、芦荟)刺激性泻剂应在容积性泻剂和盐类泻剂无效时才使用,有的较为强烈,不适于长期使用。

(6)促动力剂 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有促胃肠动力作用,普卢卡比利可选择性作用于结肠,可根据情况选用。

3.器械辅助

5.认知疗法

重度便秘患者常有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因素或障碍的表现,应予以认知疗法,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给予抗抑郁、抗焦虑治疗,并请心理专科医师协助诊治。

6.手术治疗

对严重顽固性便秘上述所有治疗均无效,若为结肠传输功能障碍型便秘、病情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真正需要手术治疗的还是属于极少数。

非药物治疗

  1. 针灸治疗

《灵枢》中载有 :“腹满 ,大便不利 ⋯ ⋯ 取 足少阴” 。针刺天枢 、足三里 、长强穴治疗便秘 ,医家针刺治疗慢性便秘多在辨经取穴上有所 不同 ,均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除经济 、无副作用外 ,针刺对于患 者的症状 、生活质量的改善均优于药物组 。诸形于外 ,因有其 诸内 ,便秘病位大肠 ,与五脏功能密不可分 ,然五脏者 ,合神气 魂魄而藏之 。笔者认为针刺对于慢性便秘的治疗不仅治腑 ,同 时是以治脏调神 。故临床辨证施治中多增加内关 、百会 、印堂 穴以使患者先守神针刺。

  1. 摩腹治疗

摩腹是传统中医推拿和基本手法 。《诸病 源候论》载有 :“两手相摩令热 ,然后摩腹 ,以令气下” ,“若摩脐上 下并气海 ,不限次数 ,以多为佳 。”摩腹通过外力作用于肠道 ,增加腹内压促进肠蠕动 ,同时可以调节结肠的副交感神经 ,增加肠蠕动 。在临床中以遵以中医“因时施治” ,嘱患者分别于早 7-9 点胃经 ,中午 13-15 点小肠 ,晚 21-23 点三焦经 ,对于不同类型的便秘可以分型 摩腹 ,慢传输型取穴 :渗透性的从盲肠开始顺时针按摩至直肠 , 可在天枢 、大横 、归来等穴位增加力度 ;出口梗阻型取穴 :渗透性 按摩次髎 、中髎和下髎(双侧) ,兴奋骶神经促进排便 ;混合型取 穴 :以上两种穴位交替选择 。每次以一定渗透性用力顺时针摩腹 ,持续时间半小时以上 ,增强摩腹疗效 。

3.穴位埋线

《灵枢》 :“久病者 ,邪气入深 ┉ 刺此 ,深内 而久留” 。埋线将羊肠线深埋而久置于穴位中 ,依靠异体蛋白 对穴位产生持久刺激调节胃肠 。《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了大 黄 :荡涤肠胃 、调中化食 ,安和五脏之功效 。西医认为大黄主要成分蒽醌类 ,可以刺激大肠壁 ,使肠管张力增强 ,收缩肠道 ,使粪便容易排出 ,达到泻下通便。临床中选用大黄打粉制备成膏药贴敷于肚脐 。脐为神阙穴所在 ,为经络之总枢 ,可沟通上下内外诸经百脉 、五脏六腑 ,同时脐的表皮角质层最薄 ,皮肤和筋膜 、腹膜直接相通 ,血管丰富 ,渗透性强 ,有利于药物的 渗透和吸收 。

——预防——

【一、饮食】

《东垣十书 · 结燥论》 :"若饥饱失节 ,⋯ ⋯及食辛热味厚之物 ,⋯ ⋯ 故大便燥结"认为饮食不节是引起便 秘的重要原因 。《儒门事亲 · 大便涩滞二十一》指出 :要合理的饮食 ,即低脂 、高纤维 、多吃鲜果蔬 菜 、蜂蜜 ;饮食宜清淡 ,忌浓茶 、咖啡 、生冷食物 ,戒烟酒 。

1.纤维素摄入

建议患者每日纤维素25~35g ,但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摄入纤维素可能会加重腹痛 ,因此不建议推荐。

2.益生菌的摄入

便秘人群与非便 秘人群的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差异 ,同时在使用益生菌后对便秘的改善效果显著。正常人的体内好菌 ,如益生菌可以高达 70% 。益生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乳酸 、有机酸等降低肠道 PH值 ,形成肠道酸性环境,促进肠道正常蠕动 ,缓解便秘。便秘患者的肠道内坏菌,如大肠杆菌等可以高达65% ,而正常菌群只占到 15% ;坏菌的长期堆积是肠道处于碱性环境影响排便,同时坏菌会分解体内蛋白 ,产生氨素等 ,长期堆积甚至可能引起癌变。因此摄入益生菌对于慢性便秘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 。

3.饮水的摄入

调查发现每日饮水 量少于 500 ml 的人群便秘患病率高 。结肠的吸收功能以后半 结肠为最强 ,平均每日吸收 350 ~ 2000 ml 水 ,粪便在肠道内堆 积反复吸水 ,容易粪块干结 ,难以排除 。因此便秘患者每日饮 水保证1.5~2.0L 。

【二、生活引导】

气为生命 、天地万物之本源,《诸病源候论》重视对气的调息 ,“三调”即调身 、息 、心 。导引术作为中医气功的重要内容 ,重调对人体的气机的调摄。现代人能静心调神行气对于其意的把握和实行较难 ,故笔者对西医指南中循证依据较高的生活调适方式进行以下论述,通过生活习惯的改变改善便秘。

1.进食早餐

进食早餐后结肠活动最活跃,同时进食 后胃充盈反射性地引起“胃结肠反射” ,即形成一种很快且前进很远的蠕动推荐前行 。

2.“黄金排便时间”

晨起养成蹲便的习惯。每日晨起定时蹲厕10 ~ 15 min ,因为起床体位由平躺改为直立,大脑给大肠发出“起立反射”的信息 ,肠道产生一种巨大的蠕动波 ,帮助排便 ,而无需太用力 。

3.排便体位

将排便体位的训练归入到生物反馈训练。脚下可以踩一个 小板凳 ,上身微微前倾 ,可以增加腹压 ,有助于顺利排便 ;或坐位变为蹲位时 ,肛肠角从 80° 左右增加至 110°,当直肠肌与直 肠形成的肛肠角度越大 、直肠越直时 ,排便越顺畅 ;或可以轻轻拍打骶尾骨或按摩肛周 。以上的三种方法可以改变排便的体位纠正不良的排便姿势 ,缓解便秘 。

【三、五情调适】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喜伤心 ,怒伤 肝 ⋯ ⋯ 恐伤肾” ,《素问 · 调经论》 :“志意通 ,内连骨髓 ,而成身 形五藏”均描述五脏与五情的关系 。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了情志 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并且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素问 · 举痛 论》 :“怒则气逆 ,甚则呕血及飧泄” 。当人愉悦时体内的活性物质 :如 5-羟色胺 、前列腺素 E1 等增加可加强肠道平滑肌收缩 。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通过中枢神经一内分泌调节调节迷走 神经和交感神经通路,使结肠和直肠的紧张性增高,肠压力增 加 ,胃肠动力失调而导致便秘的发生 、症状的反复或加重 。与 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的便秘,其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可能是 通过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结肠的支配 ,或通过大脑皮层来影响 下丘脑和植物神经系统 ,尤其是影响副交感神经引起便秘。

【END】

(0)

相关推荐

  • 解“秘”不能全靠泻

    解"秘"不能全靠泻 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饮食也越来越不规律,导致便秘的人群越来越多.大部分人都认为,便秘往往是因"上火"导致大便干燥滞留肠道,排便困难. ...

  • 拉屎这件事上你交过多少智商税?

    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公司聚餐,爱吃的你是不是总禁不起美食的诱惑,忍不住尽情的吃吃吃? 吃完后,你的内心是不是这样的: '哎呀,一不下心又吃多了!明天就开始减肥!先下单去买点青汁,排宿便.清肠毒,又能减 ...

  • 一文读懂慢性便秘如何综合治疗

    便秘(constipation)作为一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及便次减少. 其中慢性便秘(chronic constipation)的发生率约为 1%,中老年女性多见 ...

  • 从权威指南共识窥探:不同病因慢性便秘的治疗策略

    在饮食结构.生活节奏和社会心理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当前各年龄段成人慢性便秘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患病率高达16%~20%1,尤其是老年便秘患者,患病率可达50%2,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攀升,严重 ...

  • 『消化系统』慢性便秘怎么治疗 3个治疗慢性便秘的偏方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不仅损害患者的躯体健康,还会诱发精神心理异常.那么,慢性便秘怎么治疗?接下来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3个治疗慢性便秘的偏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3个治疗慢性便秘 ...

  • 经方扶阳治疗——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是一种以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等症状为主的疾病.随着现代经济活动的发展,生活压力增加,饮食结构改变,运动锻炼减少,慢性便秘已经非常常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便秘可诱发其他疾 ...

  • 慢性便秘治疗中的合理用药

    便秘 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便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成人患病率为7.0%~20.3%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秘患病率有所升高,我国老年人患病率 ...

  • 四逆汤/济川煎合方加味治疗慢性便秘医案

    四逆汤由"炙甘草二两(6g),干姜一两半(4.5g),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5g)"所组成,是回阳救逆或温阳散寒的重要基础方,可治一切阳虚证.治病用方一要重视附子为生用,二要 ...

  • “以补为通”治疗慢性便秘

    老石更中医男科 2021-09-07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名中医.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田振国,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数十年, ...

  • 针刺研究再次亮相国际top期刊!电针治疗严重慢性便秘疗效得到证实

    最近,又有一篇针刺研究亮相国际top期刊.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刘志顺团队最新研究成果"电针与普鲁卡必利治疗严重慢性便秘:一项 ...

  • 研究表明:电针治疗严重慢性便秘疗效不劣于阳性药物

    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12月3日,<美国胃肠病学杂志>(影响因子10.231)在线发表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刘志顺最新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