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彝族服饰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叙永县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乌蒙山北麓,历为边陲重镇、商旅孔道、革命老区、巴蜀名城,素有“川南门户”、“三省通衢”、“鸡鸣三省”之誉称。境内汉、苗、彝、回、满、水、白、藏、壮及土家、蒙古、仡佬、布依、景颇、纳西等30多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同进步,为这方闪亮的热土谱写了无数可歌可颂的绚丽篇章。

石坝彝族乡位于叙永县南面赤水河畔,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民风淳朴,世代居住着勤劳勇敢、心灵手巧、能歌善舞的彝族同胞,他们的服饰种类繁多、绚丽多彩,充分体现出彝族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次有幸参加石坝彝族乡举办的“纪念中央红军长征‘鸡鸣三省’会议召开80周年暨第四届彝族火把节大型党建文化活动”,饱尝了一顿彝族服饰文化的“醉”美大餐。

据介绍,彝族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渊源流长,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其服饰,不仅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之别;还有婚服、丧服、祭司服、成服等各种专用服饰;而且具有地域差异性。川、黔、滇、桂四省区不同方言区的彝族在服饰上不尽相同,即使同一方言区不同居住地的彝族,在服饰的质地、式样、穿着讲究等方面亦有所差异。过去,这种差异是区别彝族不同支系的标志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彝族人民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服饰特征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服饰因素,在服饰的质地、款式、民族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形成了当代彝族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根据彝族现有服饰的地域传统、色彩、质地、式样、着装习惯、服饰工艺等,可将彝族服饰分为凉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滇东南型、滇西型、楚雄型等六种类型。

石坝彝族乡地处的乌蒙山,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彝族文化的发祥地,过去服饰与凉山服饰大同小异,明、清以来,服装款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乌蒙型服饰。乌蒙型服饰过去多以毛、麻织品为主,现多用布料,色尚黑,多为青、蓝色。其基本款式为大襟右衽长衫、长裤。女服盘肩,领口、襟边、裙沿有花饰。乌蒙型服饰又因地域不同分为威宁式和盘龙式。威宁式主要流行于贵州毕节的八个县和六盘水市的六枝、水城和云南昭通的镇雄、彝良、威信,及四川叙永,古蔺等县。男女服饰,通常为青、蓝色大襟右衽长衫、长裤,缠黑色或白色头帕,多系白布腰带,着绣花高钉“鹞子鞋”。男子服装无花纹,出门常披羊毛披毡;妇女服装领口、袖口、襟国、下摆及裙脚均饰彩色花纹组合图案,汉语俗称“反托肩大镶滚吊四柱”,头缠青帕作“人”字形,并“勒子”、耳环、手镯,戒指等银饰,婚后则以耳坠取代耳环,系白色或绣花围腰,身后垂花飘带;盘龙式主要流行于贵州盘县以南至广西隆林一带,男女服装款式多为青蓝色大襟右衽长衫,与威宁式大同小异。唯头帕多为白色。女装花饰较少,系黑色围腰,两条花飘带垂于身前;而隆林女装则为大襟右衽镶边短上衣,配黑色短围腰,下空深色长裤或四幅长裙,仅在衣衩、裙脚绣少许花纹,较威宁式女装更为素净淡雅。头缠青帕,戴耳环手镯,穿绣花鹰头鞋。石坝彝族同胞服饰属于乌蒙型威宁式。

石坝彝族火把节既是周边彝族同胞隆重而喜庆的节日,也为彝族同胞展示色彩纷呈、美丽漂亮的服饰提供了极佳机会。火把节期间,来至四面八方的彝族同胞穿戴着精心缝绣的服饰会亲朋、访挚友,谈笑风生、笑逐颜开;耍武术、玩转杆,相互切磋、各展奇能;更有姑娘小伙、少男少女手持火把、载歌载舞,倾吐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倾吐对心仪的另一半无限挚爱的心声。穿戴彝族服饰的彝族同胞,无论是人流中还是舞台上,都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吸引无数参与盛会的游人羡慕、赞赏的目光,许许多多的游人忍不住和他们拍照留念,有的甚至借来服饰,穿戴身上,和彝族同胞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和服饰的美妙。

石坝彝族服饰具有非常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彝族特色,是区域内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其形成和发展与彝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处的社会地位、自然环境、审美心理和习俗文化息息相关。它既有历史传承性,又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演进变化的一种特质文化,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许多彝学学者将目光聚焦彝族服饰文化,不断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拓展其积极的社会意义。更有学者,在弘扬彝族优秀服饰文化的基础上,将彝族服饰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彝族服饰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彝族服饰文化这朵奇葩,将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大观园里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了解永宁历史,品味永宁文化。敬请扫码关注永宁古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