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淅楚墓(下):湖北人为何因楚国后人而自豪?

顶端新闻·大河网记者 莫韶华 实习生 孙晨涵 李虹晓

曾经采访一位湖北作家,他谈及 楚文化 毫不吝啬地赞美道:“日月昭昭,楚人尚在,湖北人都因自己是 楚人 后裔而自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楚国是如何兼并四五十国,将封地五十里的小国变成疆域五千里的大国呢?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楚文化是如何影响后世的?或许可以从河南南阳淅川春秋楚墓找到源头。

河南博物院 九大镇馆之宝云纹铜禁

中国最早限酒令何时发布?

在此次展览中的明星展品便是曹汉刚最喜欢的云纹铜禁,其出土于下寺春秋楚墓,是一种承置酒器的案,一般放置于宗庙里,类似现代的“茶几”。器物身饰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附于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设计巧妙,瑰丽庄严,纹饰镂空内外五层,剔透玲珑。

最重要的,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 失蜡法 铸件。它的发现将曾侯乙墓中发现的战国失蜡法铸铜工艺再度提前。

失蜡法如何操作?就是用蜡制成铸模,外敷造型材料,加热铸模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浇入液态铜水,冷却后得到成型铸件。看到这里,你是否佩服古人的智慧呢?

盛酒水的龙耳虎足方壶

禁是什么意思?

曹汉刚解释称,从商代后期殷墟出土器物可以看出,90%以上均为酒器。商代晚期纣王酒池肉林,朝内大臣嗜酒成风,最终导致亡国。所以 武王伐纣 立周后,规定只有在祭祀祖先的仪式过后方可饮酒,平时则禁止饮酒。《 尚书 》中就有记载,周公旦发布了中国第一篇禁酒令——酒诰。

云纹铜禁之所以称“禁”,有禁酒之意。2002年,云纹铜禁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在陕西多地都出土过禁,但是从精美程度来说,无出云纹铜禁其右的。无论是造型设计、工艺技术,还是历史价值,云纹铜禁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曹汉刚说。

为什么《春秋》《左转》中楚君称“楚 子 ”?

当初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后,按“公侯伯子男”的等级册封楚人首领 鬻熊 曾孙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由此,中国先秦史上非常重要的国家、驰骋800余年的 楚国 正式诞生了。

有人会问,为何《左传》里对中原诸侯里同一人会有两种称呼?比如郑伯、秦伯、齐侯,又称郑庄公、秦穆公、齐桓公。区别就在于生前与身后。

而楚国是个例外,被称楚子,在等级中排位倒数。

据《史记》记载, 春秋时期 ,楚国国君熊通因疆域扩张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乃自立,为(楚)武王”。自立为王反映出周王权威下降、分封制遭到破坏。

所以楚国国君自 熊通 之后,都自称为王,国君子孙则自称王子、王孙。

战国七雄争霸的年代地形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楚国并数十国 中分天下 成 春秋霸主 试金石

春秋时期,群雄逐鹿。楚国盛时疆域达五千里,囊括今湖北、湖南、江西(除信江流域)、安徽西部、河南南部、陕西东南部、广东北部和广西东北角,居列国之首。

所谓“枪打出头鸟”,强者遭人妒。各国战争不断,想要称霸一方、立于不败之地,打败楚国便威震天下了, 齐桓公 、晋文公、宋襄公皆是如此,楚国俨然成了春秋霸主试金石。

至战国后期,楚国频频遭受秦国侵凌,楚人的一小部分选择南迁,而其主体则选择向东迁徙。至秦末楚汉之际,楚人的主体民族已迁至江淮之间,即为淮楚。而荆楚故地,却已为秦之移民所据,可能这就是湖北的简称为何是“鄂”而非“楚”的原因吧。

铜神兽

湖北人以 楚国后人 ”自居,自豪在哪?

近日,讲述秦王嬴政平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历史剧《大秦赋》槽点满满,引发热议或因历史久远, 春秋战国 题材成为影视剧雷区。回顾春秋战国和先秦时期,一方面各国常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一方面 百家争鸣 ,文化自由,成为古代中国思想最繁荣的时代。

“为了争霸图强,各国国君很少干涉思想文化发展,所以产生了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最后,军事上强盛、文化上落后的大秦反而一统天下。”曹汉刚提出一个疑问,“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野蛮战胜文明、落后打败先进的例子,比如让中原文化处于停滞状态的元朝,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原因。”

很多湖北人说起楚文化和“楚国后裔”颇为自豪,对此,曹汉刚说:“无论是从青铜器、诗歌、历史文献来看,楚文化处处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先进思想理念一直流传下来。比如秦末 陈胜 、吴广起义建立政权称‘张楚’;楚人后裔刘邦战胜 项羽 后建立汉朝,大力发扬楚文化,汉服的‘细腰宽袖’,继承楚国风格的玉器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