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最后一篇:错觉是病,得治
今天下雪,不大,自然也不冷,似乎比平日里天气还好一点,我在朋友圈说:雪少了是景,雪多了是害,不多不少刚刚好,下雪后的空气都能感觉出好来!
这是年前的最后一篇,还有两天时间就回家,也没时间写了,就把最近想到的,一股脑儿的记录在此。
一、能把十几万的车玩出六百万的感觉,这是错觉,也是病,得治。越来越觉得,钱是最直接的话语权。不仅能张胆,关键在名目。中国人说:人不识货钱还识货呢,也就这个道理,除非你买到的是假货。钱的明目性质在于,不仅识货,还能识人。回到思域这个梗,你把十几万的车都开出了超跑感,就有一纵高手上门来挑了,就跟江湖一样,江湖第一可不是什么好事,总有不怕死的上门挑战,挑赢的几率不太大,挑死的机会倒很高,即便是输了,这仇便也就此解下。所以,论门派,你会发现,少林武当都在前三,确实有点实力,这是真的。偶尔出的江湖排名第一,危险性反倒很高。
二、看朋友圈有人带孩子旅行,发了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孩子,你的未来,在你的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里...”这话写的挺有期望,挺励志,也挺炫酷。但我想,走再多的路,看再多的风景,如果没有领悟力,没有感受力,顶多算是个长跑运动员或者是个摄影家,可惜,摄影家也得有个好器材啊。
三、最近抽空,读了一本旧书,一本新书。旧书是十岁之前读过的——《黑骏马》。有些书,当时看着好玩,还是没看懂,后来再看,发现有些句子,本身谈的也是我们自己:
张承志写到:“我们成长着,强壮和充实起来,而感情的重负和缺憾也在增加着,使我们渐渐学会了认真的感慨。而当我们突然觉得在思想上长大了一岁,并实在的看清了前方时,往事却不能追赶,遗恨无法挽回。”
张承志的小说里怀念她的索米亚。一起成长,然后在一起,然后因为一些误会,彼此走上不同的生活道路。有一天想着再见,也见到了,却发现,当年的自己也懦弱,也逃避,当时觉得不得了的事,在索米亚身上,依然在坚持,选择了承受也选择了释然,只是你自己,还过不了那一关。
你以为你为别人哭过,可你知道有人曾经也为你哭过,知道痛了,这就是成长。每个人都是跌跌撞撞一路走来,成年人的世界里本就没有容易二字。各自不同,有些误会,得要很多年后才了解,当你了解了,对方或许早就释然了。回不去了!
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个索米亚(白音宝力格),只是因为误解,然后走向了远方!
四、《去印度,与诸神同行》——值得一看的一本书。这是我第一次尝试阅读有关印度的书,之前都是在网络上简简单单的了解一番。书,目前读了三分之二,但给我一个感觉是,我们对印度的误解,就跟看“抗日神剧”一样。有着偏见更有傲慢。而所有的偏见与傲慢,在于我们对对方的不了解。
印度是一个文化非常多样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历史也很悠久,不然怎么也是文明古国。跟中国一样,也有很多民族。如果说跟中国有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种姓制度和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大一统。
种姓制度或许跟中国早期的奴隶社会差不多,只是随着农业的发展,不断的改朝换代,尤其是商鞅变法之后,人,终于成为了人。回顾历史,你会发现,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整个走向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贡献。车同轨书同文,最终实现了民族的大融合和精神上的统一。人,靠精气神,国家也一样。
继续回到印度。从个人观点来看,因为没有实质意义上的统一以及对“人”的整体解放,结果就造成了今天印度的整体发展比较迟缓。欧美的学者说,印度会取代中国最终会成为世界的引擎,印度人自己也这么认为。我感觉仍然是错觉,至少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快速而超强经济的前提是实质意义上的统一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政治制度的选择也很重要。就跟治理企业一样,小企业靠人治,大企业靠制度。而当前的印度,想要跨过这个坎,难度似乎有点高。但从文明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尊重它,它有多样文明,有多样文化,更有悠久历史,如果所有的印度文明有记录,可能比中国的历史还要厚重。
现在回到网上,我们通过网络,提到印度,我们首先想到就是印度的火车,道路,交通和街道。你总拿最好的跟最差的比,这么一比,似乎人家就下去了,但你必须明白,真实情况未必如此,做出公正真实的报道远比虚假的报道,更能令人明目。错觉的产生,会有致命的危险,因为你总是相信,你比对方强,在某些领域,我们可能已经远远输给了对方,而这种输,是输在我们选择性失聪的结果。这又能怪谁?
当年我们选择,“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今天,我们总不能沉浸在高铁,高速,基建狂人、微信、支付宝、电子商务这些领域吧!信息化时代,弯道超车的机会,会比以往要高很多。而对于印度,首先是尊重,其次是了解,最后是超越。沉浸在“印度的火车上”,有一天,可能会令我们惊掉下巴!
国与国一样,地区与地区一样。只要涉及到地域便会有争论,恨不得打起来,争个输赢。前天晚上刷今日头条,就看到很多地域争论,到三点了还没睡着,后来还是一杯葡萄酒帮我解决了麻烦。
面对地域之争,我想总结一句话:有那讨论互喷的时间,还不如老实工作,多接几个单。当你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当你想发表你的观点你时候,有没有钱,你自己不知道吗?你就摸摸自己的口袋,看下你银行里的存款,环顾你开的车和你住的房子,答案一目了然。别人有没有钱,其实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你唯一能做好的也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