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会的一些想法

爱好阅读的我们多多少少都参加过一些线上线下的读书群,即使在如此人海茫茫的快节奏城市,我们依然有一颗“鸟鸣嘤嘤,求其佳友”之心。
当我们加入一个线上阅读群的时候,自我介绍完了之后,囿于辞不达意的误解,囿于个人情绪化的理解,囿于标签化的成见,往往出现一言不合便开撕的场面,或日月消磨成各种晒图群美食群。
我常常想这到底为什么会如此呢。
我想,每个人的思想传达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口语表达,而自己所想的东西,在非面对面交流中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思想(想法)——语言——听觉——大脑,文字——视觉——大脑,从思想到文字经过两个介质,也就是说,思想(想法)在大脑中浮现出来之后,变成语言表达,其实就要经过一道大脑处理机制,而语言再到文字的组织又需要经过一道机制,当文字传输到人们的眼睛的时候,摄入脑海去理解的时候,往往囿于理解的异同偏颇,当如此理解之后又一次回复对方的时候,因为非面对面交流而陷入一种过多情绪化的传达。所以,面对面交流能够避免文字本身传达的理解歧义带来的零和交流。
以上或许太多于班门弄斧或掉书袋了。
我的一些流程想法,如下:
一:自我介绍环节
那我们来简单的介绍阅读活动的流程,每一个阅读分享会前十五分钟自我介绍,平时喜欢什么类型的书,最近在看什么书,简单三五句话给在场的读者做一番过脑式的印象。
二:分享环节
之后是主分享人,用半小时或一个小时来分享(看似时间蛮长,当你投入分享的时候,其实也很快就过去)这次精读之后想要分享给读者的几个要点
三:讨论环节
分享之后,一一询问读者的想法以及想要提问的问题以及不同的见解。主分享人解答读者的问题,或一起讨论如何回答读者的问题,以及做进一步的扩展。
四:注意事项
(一)不要打断分享人
主分享人分享的时候,读者最好不要打断分享人的分享,有什么问题可以等分享之后再提问,提问时最好先自我介绍一下,以便分享人(或读者)对你有个印象。
(二)问题越具体越好
最好针对主题提问,而不是泛化到无边界的空虚中。问题的提问最好越具体越好。
每一场分享时候,分享人最好提前做好分享内容的摘要,如果方便最好把分享摘要打印出来人手一份。倘若觉得随性而为,也可以空手来分享。
五:前期工作,招募主持人和笔录员
分享的时候,需要提前招募一名主持人和一名笔录员(笔录员是否允许录音(或录视频)必须征询分享人,经分享人允许方可,每个人都可以当摄影师,不过要是有专业摄影师就更好。
分享过程的文字实录经笔录员整理出来,以便未参加线下的读者了解分享活动的内容。
六:后期工作
每次分享结束后招募下一分享人,分享人确定主题后,在活动前一周提交一份简单提要给策划人作为分享活动的文案预告。
(分享人做好充足的功课后,根据自身条件,最好提前一周通知活动场地负责人在群里(或公号)发布具体分享时间)
七:分享周期
鉴于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分享会可以根据招募到的分享人的情况来做调整,可以是每月一次,或每两星期一次,或每两月三次皆可,分享周期可以商榷。
八:附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