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
文:谢如仪 聂传安
假如,某天某个老师突然对某娃说:“我晚上去你家家访哈……”
某娃则兴奋地说:“好啊好啊,热烈欢迎!”
——估计这娃的脑袋有些进水了。
二班谢如仪同学恰好有一名为《家访》的文章写的就是这类事,我们且来看看如仪小丫头脑袋里的水平如何。
“如杺如仪啊,这周六我去你们家坐坐!”周二背书时,老付一脸开心的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和谢如杺,这直接让我们一整个早上都不好了。(受到老付的格外“关照”,应该开心才是啊)
其实开学不久时老付也提过家访这件事,她对班里的同学说要一个个家访我们,探寻我们“成功”的奥秘……但当时我心里就盘算着应该轮不到我和谢如杺:老付先家访了春哥和王翊宇,他俩正好是班一班二,我不太清楚自己的班级排名,但估计大概就五六名左右,那么前面至少还有两个人!每次家访都隔了好几周,两个人差不多要一个月,说不定老付还得先去访完一些后进生,那么拖拖又差不多几个月!所以,这学期,肯定轮不到我!(层层推理,完美认明了自己一个学期的安全)
可现实往往与理想背道而驰,老付居然直接跳过两个人,“热情”地奔我而来……最令人害怕的其实也不是老付,而是她最先家访的是年一、年二,两个人家里都随处充满“学霸感”,反观自己家,什么都没有!房间还很乱!唯一可以拿来看的错题集,老付早就知道了。(不怕老师来咱家,就怕咱家没亮点)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也是,假如最先家访了谢家,也省了许多事儿)
于是,为了挽救回局面,我们决定去向春哥取取经。(“春歌”,据说就是黄家豪同学)
“老付要去你们家?!”春哥一听到消息,立刻幸灾乐祸地用他那“清朗女音(赵志红说的)”开始“嘲讽”我们:“耶!终于轮到你们了!”(你看看什么是幸福?所谓的幸福就是终于发现了同桌的痛苦)
“闭嘴闭嘴,老付去你家是怎样的?”(目的非常明确)
“你们要做好准备,反正她就能走的能拍的都走一遍!”(这也挺令人恐怖的)
“这么恐怖?!”我心想完了,到时候老付转了一圈,除了我床上一堆枕头(我睡觉喜欢抱枕头)和几百年没叠的被子外什么也看不到!(“几百年”……这是谢安同学没叠的被子吧?)
“那那那,老付会不会让你弹钢琴?”谢如杺直接问出我们最担心的一点:对于一个从上上个月开始一直没练琴的人来说,当众表演可谓是大型社死现场,春哥的回答关乎谢如杺谢如仪能否活过周六。(有意思!现场展示才能。答案当然最好是“不会”)
“会!”(这不是要命嘛)
“别啊——”(这是两个女孩绝望时的哀嚎)
“但是最后没弹成,她只是有这个意思罢了。”春哥说。(你看看,春哥说话也不一口气说完,故意这么转折)
“还好还好……”(长吁一口气)
后来我们又问了他老付吃不吃晚饭,要待多久等“细节”问题,大概掌握了老付家访的基本信息,只等周六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啊)
周六一早,我难得的叠了被子,还整理了书柜、画具等等。中午上完课回家,心里都是家访这件事。(这也是相当的从容,周六才开始整理……)
“我觉得吧——”谢如杺看着空空如也的墙说:“我们可以现在去把春哥家的墙偷过来。”(春哥的墙上,春光无限?)
“然后再把王翊宇家的电饭煲抢过来,最后把他们乱拳打死,一切都万事大吉……”(王导家的电饭煲有啥出奇之处?)
妈妈听了,笑骂到:“傻啊,不就是家个访而已,至于嘛!”(老妈沉着着言语掩饰也不住内心的小紧张)
“当然至于!唉,说不定老付下午就不来了呢。”我默默祈祷。(这是绝望之中的期望)
就在这时,我家老谢突然发过来一条信息,是他和老付的聊天记录。(莫非有反转?)
老付:这周六下午要开会,就不来叨唠了。(天哪,这是天下最让人幸福的会啊)
我的预言成真了!(即使是万分之一的可能,也有实现的机率)
一切真就“万事大吉”了!(这两丫头是多么的开心啊)
以后请叫我预言家谢如仪!(咏絮之才谢道韫,预言达人谢如仪!什么什么谢如杺)
PS:恳求老聂去给老付讲一讲顾恺之吃甘蔗的故事,让她明白什么叫“渐入佳境”!别一开始就家访黄家豪,不然后面的人很难活!(如仪放心,老付一定会看到这个PS的……)
学生有言:“千不怕万不怕,就怕老师到俺家。”
看如仪文章,知道这丫头与众同学的感受是相同的。
此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接到老班通知后的种种行为与心理,趣味横生,波折起伏,让人读后开怀。
家访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针对性强,特别适合个体教育。
虽说众娃会有紧张,但这样让娃“心跳”的行为还会继续下去。
如仪如杺,躲得过初一,未必能躲得过十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