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高手”大多都隐藏在民间,大医院却极少听说,这是为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千年遗传下来的精髓数不胜数,其中之一就是医术,为了跟西方的医术区分开来,称之为中医。

在各种武侠电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中医高手都是隐居在山林中,不轻易露面,但医术就是比明面上的御医一派高明,这种表达方法也反映了现代人对中医的认知,认为中医隐藏在万千民众的民间,而不是在庙宇大堂,那么中医真的是这样隐蔽的存在吗?

很显然不是,要不无法解释古代太医院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太医院就相当于现代大医院,那么为什么中医发展到如今成为现在认知模样?

这其中的因素要从中医发展和传承的特性,中医的没落说起,了解了这几个方面我们才明白为什么中医给予我们的印象大多是高手在民间的样子。

中医发展和传承特性

中医的发展源远流长,最早的记载是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尽管多少有一点神话色彩,但是同一时期的《黄帝内经》却是实打实流传下来的中医著作,也是我国年代最早的医术传承。

在此之后有扁鹊的望闻问切,华佗的麻沸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孙思邈的《千金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步步奠定了中医雄厚的基础。

从上述可知,中医的特色就是经验代代相传,最主要的传授方式就是药方,记录了医者遇见的各种症状,并从不断的实验中得出准确的治疗方法,后人再遇见相似的症状再对症下药,整个过程中缺乏临床的应对之策,靠的是医者记忆力,只有少数高手医者靠悟性运用的是医理,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人说中医缺乏逻辑性的根源所在。

除了中医的发展,中医的传承也具备中国的特色,那就是保密性太好了。

现代的医学都是成立医科大学,医术原理都是公开的,不同只是医者的理解程度和运用程度,而中医不同,中医注重传承,非本门弟子或者非亲近血缘关系不得外传这样中医的传人只是一小部分,而且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从不沟通,也就没有了医术交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的发展速度。

本着中华古代环境,中医这样传承发展也无可厚非,但是近代史以来,中国国门被列强打开,各国文明争先恐后地涌进来,尤其是西医的引进,给中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了真正懂中医的亲传弟子越来越少,中医的精华也逐渐被埋没在民间。

中医的没落

1840年之后,中国开启了近代史,西医在中国大地上开始蔓延,并且凭借着外科手术干净利落,医疗效果见效快收获了很多的信服者,与此同时疗效长见效慢的中医逐渐落了下乘。

尽管在当时宣扬西医治标不治本,但现实社会中又有多少人有大病呢,多的是小病小灾,或者出血露骨等外伤,而这些正是西医的擅长之处。

上述是中医没落的其中一个原因,而另一个原因就是历史环境和中医传承的双重叠加效果,导致了中医的没落。

近代史就是中国的流血史,民不聊生,居无定所,这个时代的人存活下来都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是传承如此之少的中医医术。

因为不外传的古训,中医从来没有将自家本领公布于众的精神和习惯,导致各门各派因为传承人死亡断绝了该门派的传承,或者因为传承人避祸到僻静的荒芜人烟地带,从此杳无音讯。

大量医术资料的流失,以及中医传人的消逝,中医在近代史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没落之路,逐渐被西医所替代直至今日。

如今科技的时代,西医仍是占主流位置,凭借逻辑性以及清晰明了的医理独占鳌头,而中医因为是经验之谈,一度被认为是伪科学。那么中医经历了民国近代史的没落,在如今的时代怎么样了呢?

如今的中医

很遗憾,中医尽管被称之为中华精髓,但真正的中医精髓已经被历史所淹没,目前中医医院在各大西医型医院中是非常式微的存在,哪怕是大型西医医院中因为医学综合性的原因设立了中医部门,也寥寥无几,跟其他部门的人流量相比,不值得一提。

好在中医这两年也逐渐有了崛起的趋势,药品有了中成药的出现,结合了中医和西医的精髓而成,少了西医的副作用,多了中医治本的目的。

与此同时中医偏方、正骨等百年老字号品牌开始声名鹊起,但比较悲惨的是,这其中有很多骗子成分在,导致中医的名声大不如以前,民众对中医也持怀疑的态度。

在中医的发展状况中,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越是年长越有信服力,对于过于年轻的中医医者不信任,恨不得中医医者是耄耋老爷爷才可以,这也是导致了中医不在大医院而在民间的原因之一,毕竟年长中医医者有一股医者世家的傲气,不屑于在大医院就职,而在大医院就职的年轻医者又不能让人信服。

小结

种种原因导致了中医如今的现状,总结而言,就是中医过于保守的传承方式,中医经历了西医的冲击导致了没落,以及如今的中医只是徒有其表没有多少深刻内涵,这三大原因导致了中医在大医院中很少听说。

至于中医高手在民间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因为当时中医传人避世造成的逐渐形成了中医是散医的一种状态,不束缚于现代医院制度,依旧奉行着独家秘方的方式传承于世,造成了高手在民间的印象。

但综合来看,传承方式依旧保守的中医,尽管有很多独特的秘方,也仅仅是针对的某一个症状,而不是综合现象,而大医院是集各种综合病症在一起的治疗机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不是唯中医论或者唯西医论,而是两者结合理性看待,毕竟两派医术各有千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