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唐氏综合征
小儿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21号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最常见的染色体病,也是人类最早被确定的染色体病。小儿唐氏综合征主要的临床特点是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并可伴有多发畸形,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确诊。小儿唐氏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育龄母亲可通过孕前及孕期的定时检查来预防。
- 就诊科室:
- 儿科
- 是否医保:
- 是
- 英文名称:
- Down syndrome
- 疾病别称:
- 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
- 是否常见:
- 是
- 是否遗传:
- 是
- 并发疾病:
- 先天性心脏病、斜视、老年性痴呆
- 治疗周期:
- 长期持续性治疗
- 临床症状:
- 智能落后、生长发育迟缓、特殊面容
- 好发人群:
- 高龄母亲所生新生儿、有生育能力的唐氏综合征女性所生新生儿
- 鉴别诊断: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常用检查:
- 细胞遗传学检查、荧光原位杂交、血清标志物检查、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
标准型
约占患儿总数的95%左右,患儿体细胞染色体为47条,有一条额外的21号染色体,核型为47,XX(或XY),+21。
易位型
约占2.5%~5%,染色体总数为46条,其中一条是额外的21号染色体的长臂与一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长臂形成的易位染色体,即发生于近着丝粒染色体的相互易位,称罗伯逊易位,亦称着丝粒融合。易位染色体以13号与14号染色体最为多见。
嵌合体型
此型约占2%~4%,由于受精卵在早期分裂过程中发生了21号染色体不分离,患儿体内存在两种细胞系。一种为正常细胞,一种为21-三体细胞,形成嵌合体,其核型为46,XY(或XX)/47,XY(或XX),+21。此型患儿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正常细胞所占百分比有关,细胞株比例越高,智力落后及畸形的程度越重。
小儿唐氏综合征是一种21号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染色体病。该病染色体核型有3种,可根据不同核型进行病因分析。此外,母亲高龄、遗传因素、致畸物质也可以诱发该病的发生。
小儿唐氏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亲代之一的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或受精卵在有丝分裂时,21号染色体发生不分离导致胚胎体细胞内存在一条额外的21号染色体。
小儿唐氏综合征在活产婴儿中发生率约为1:600~1:1000,占小儿染色体病的70%~80%。患病率与母亲分娩年龄、是否做产前诊断及流产次数有关。母亲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母亲年龄>35岁,新生儿患病率明显上升。母亲年龄>40岁新生儿患病率约1%,母亲年龄>45岁,新生儿患病率可高达5%。
高龄母亲所生新生儿
母亲年龄>35岁,发病率明显上升,高龄母亲的卵子老化是发生21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不分离的重要原因。
孕期接触致畸物质的孕妇所生新生儿
环境中致畸物质如农药、苯、放射线照射,病毒感染如乙肝病毒感染,药物如磺胺类,所致胎儿染色体畸变。
少数有生育能力唐氏综合征女性所生新生儿
在对正常二倍体父母多次生育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家族研究中发现,父母生殖细胞存在的嵌合21-三体细胞系及母源21号染色体的单亲二体,也是发生21-三体的原因。
母亲高龄
孕母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母亲年龄>35岁,新生儿患病率明显上升。
遗传因素
少数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其子代发病率为50%,唐氏综合征患儿的父母再生育患儿的发病概率也很高。
致畸物质
环境中致畸物质如农药、苯等;放射线照射;病毒感染如乙肝病毒感染;药物如磺胺类所致染色体畸变。
小儿唐氏综合征的主要特征为特殊面容、智能落后和生长发育迟缓,并可伴有多种畸形。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随异常细胞核型所占百分比而异。
特殊面容
出生时即具明显的特殊面容,表情呆滞、眼裂小、眼距宽、眼外侧上斜,可有内眦赘皮、眼球突出、鼻梁低平、外耳小、舌胖,常伸出口外,流涎多。头围偏小,形圆,前囟大且关闭延迟,颈短而宽,常呈嗜睡和喂养困难。颈短、宽,颈周皮肤松弛。
智能落后
小儿唐氏综合征最突出、最严重的症状,绝大部分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发育障碍,随年龄的增长日益明显。语言、记忆、抽象思维等均会受损。
生长发育迟缓
患儿出生的身长和体重均较正常儿低,生后体格发育、动作发育均迟缓,身材矮小,骨龄常落后于实际年龄,出牙迟且顺序异常。四肢短、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肌张力低下、腹膨隆,可伴有脐疝。手宽、手指粗短,小指尤短,中间指骨宽,且向内弯曲。
伴发畸形
部分男孩可有隐睾,成年后大多无生育能力。女孩无月经,仅少数可有生育能力。约50%的患儿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其次是消化道畸形、听力差。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如存活至成人期,则常至30岁以后出现老年性痴呆症状。
皮纹特点
手掌出现猿线(俗称通贯手),即仅一条横贯手掌的纹路。
先天性心脏病
约50%的小儿唐氏综合征患儿可并发先天性心脏病,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多见。
斜视
部分小儿唐氏综合征患儿可出现眼部异常,如斜视、眼震、白内障等。
老年性痴呆
小儿唐氏综合征患儿在婴幼儿时期体弱,易患感染性疾病。如存活至成人期,唐氏综合征患者超过30岁后会患老年性痴呆。
小儿唐氏综合征的确诊主要根据患儿特殊面容、智能低下、生长发育落后、皮纹特点做出临床诊断,但应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确诊。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宜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小儿唐氏综合征的发现主要依赖于孕产前的遗传咨询和遗传学检查,育龄母亲应注意孕前及孕期定期就医做相关检查,高龄孕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当患儿出现智力发育落后、表情呆滞、眼裂小、眼距宽等特殊面容和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育龄母亲在产前检查时发现异常优先考虑就诊于产科,出生后患儿出现小儿唐氏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可就诊于儿科。
孩子什么症状?
母亲进行分娩时的年龄?
孩子是第几胎?
以前做过什么检查么?
近亲有无类似症状?
查体
医生根据患儿有无特殊面容、生长发育是否落后、有无特殊皮纹进行评估。
实验室检查
细胞遗传学检查
取患儿外周血做染色体核型分析以确定诊断并分型,并做出现风险的评估。
荧光原位杂交
以21号染色体的相应部位序列作为探针,与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或羊水细胞进行杂交,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诊断。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细胞中可呈现3个21号染色体的荧光信号。
产前筛查
血清标志物筛查
孕早期取孕妇外周血测HCG、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进行初筛,孕中期测定孕妇血清中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FE3)浓度,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根据孕妇此三项结果并结合其年龄,计算出本病的危险度,将孕妇区分为高危和低危两类,对于高危孕妇进一步进行羊水穿刺做最终诊断。
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
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是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的确诊方法,唐氏筛查结果为“高危”的孕妇需要进一步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做最终诊断。
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
是小儿唐氏综合征的重要筛查指标之一,通常在孕期11~14周之间进行,数值高则风险大。
小儿唐氏综合征主要根据患儿的特殊面容、智能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皮纹特点等情况,结合染色体核型检查21号染色体呈三体型可以确诊。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主要表现为颜面黏液性水肿、头发干燥、皮肤粗糙、喂养困难、便秘、腹胀等症状。可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发现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明显升高、甲状腺素浓度降低。小儿唐氏综合征患儿主要特征为特殊面容、智能落后和生长发育迟缓,并可伴有多种畸形,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见21号染色体呈三体型,由此进行鉴别。
小儿唐氏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医疗和社会服务,对患儿进行长期耐心的教育和培训,改善发育迟缓。
针对智力发育迟缓的患儿,应加强教育和训练,改善其发育的进度,增强体力及社会生活能力。婴幼儿时期体弱,易患感染性疾病,需针对感染治疗。
小儿唐氏综合征现无特效药物治疗。
小儿唐氏综合征患儿无需手术治疗。
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应抗感染治疗,如伴有先天性心脏病、胃肠道及其他畸形,可根据身体条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及病因治疗。
小儿唐氏综合征患儿的生存时间与心脏缺陷的有无及严重程度、免疫功能及环境因素等有关。由于严重先天畸形,易受感染,约20%左右于1岁以内死亡。小儿唐氏综合征患儿智商一般在25~50之间,嵌合型者可达50以上。大多数患儿通过耐心教育、训练可改善社会生活能力,如存活至成人期,则常至30岁以后出现老年性痴呆症状。
小儿唐氏综合征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能被治愈。
目前80%的唐氏综合征患儿能存活至10岁,50%可存活超过50岁。
患儿若出现感染或并发症症状,应去医院复诊。
小儿唐氏综合征患儿应做到营养均衡,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适量补充,改善其发育的进度,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注意补充维生素、叶酸、微量元素等。含维生素A较丰富的食物有动物内脏、鸡蛋、牛奶等。含维生素B较丰富的食物有谷物、新鲜的蔬菜、肉类,含维生素C较丰富的食物有柠檬、柚子、橘子。含维生素E较丰富的食物有坚果类,比如腰果、核桃、瓜子等。富含叶酸的食物有菠菜、燕麦、蛋黄、西兰花等。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生冷饮食,以免引起患儿呛咳而诱发呼吸道感染。
小儿唐氏综合征儿童时期情绪调控能力差,波动大,应通过耐心的教育和训练。使其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生活能够自理,甚至在长大后可以做较简单的社会工作而自食其力。
情绪管理
家长应注意培养患儿良好的情绪,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生活管理
规律作息,进行适当活动,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
家庭护理
家长应对小儿唐氏综合征患儿耐心教育、训练基本生活技能,尽可能让患儿能够生活自理,适应社会。
小儿唐氏综合征患儿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引起感冒。
定期复诊,监测生长发育,注意患儿有无感染及其他表现。
小儿唐氏综合征目前无有效的预防方法,最好的预防手段是在产前进行早期筛查,确定风险并及时终止妊娠。
遗传咨询
患病率随母亲年龄增大而增高,>35岁发病风险明显增高,必要时检查父母核型,以估计患病风险。
产前筛查
通过孕早期和中期血清标志物筛查、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等手段确诊本病。
避免高龄生育。
孕期预防肝炎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及化学药物等。
有家族史的孕妇在孕期进行早期筛查,优生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