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仍是少年?骆宾王明明是一辈子死不悔改的的典型

365天节气诗词文化之旅第180天第99篇
宦海沉浮一生,归来仍是少年。有这样的人吗?有,骆宾王就是。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生活在唐太宗后期到唐高宗武则天这段时间,是浙江义乌人。
骆宾王的字叫观光,他的名和字都来源于易经观卦里第四爻的爻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意思是,观察国家政绩民风,适宜从政追随君王。从这名字可以看出父辈对骆宾王的寄望,就是希望他有安邦定国之才,辅佐君主,建功立业。
骆宾王也把这个名字当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一生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进取心。即使屡经挫折,偶有消沉,但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马上意气风发,所以,我心中的骆宾王,即使已经七老八十了,却始终是个青春少年郎。
骆宾王小小年纪就很有才名。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就是他在7岁时写的。不过,才华横溢的少年才子,往往心气太高,志向太大,容易行为偏僻性乖张。他年轻时干过一件很愤青的事情。
早年,骆宾王去考科举,没考上,但他有才名,被道王李元庆收在门下,李元庆是当朝天子唐高宗的叔叔,所以这个工作虽然是幕僚,但机会很多。后来朝廷让五品以上的官员推荐人才,李元庆就想推荐他,叫他写一篇自荐文介绍自己的才能。
王爷的推荐,这对骆宾王绝对是个难得的进入仕途的好机会,但是,才子的脑回路和常人是不一样的。他写了一篇文,但不是自荐,而是把朝廷这个推荐选官制给批评了一通。说:
修誉察能,听言观行。舍真筌而择士,沿虚谈以取才。将恐有其语而无其人。
意思是选拔官员要考察他的口碑和能力,听其言观其行,现在,你放弃从前定下的取才方法,根据他们的自荐文章来选拔官员,这不是鼓励大家吹嘘自己吗,这样恐怕只能得到好文章,选不到真人才。所以,斯不奉命,这自荐信,抱歉,我不写。
太有个性。他这文章写得真不错,文采斐然,大道理也没错,就是让人看了想抓着他狠狠地摇一摇,你能不能醒醒啊。骆宾王这篇文章,让我想起在高考故意交白卷,写下长文抨击高考制度的学生。不知道李元庆看了骆宾王这文章,会不会想:这小子,连王爷我的推荐你都瞧不起?
骆宾王这篇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以后,总当不了官的骆宾王迫于生计,好像有点醒了,他开始四处投自荐信,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小小的县令,他都投了,但没啥效果,这倒也不难理解,这人太不按规矩出牌了,谁知道以后会惹出什么事来,谁敢推荐啊?
从这个事情里,可以看出骆宾王的基本特点,恃才傲物,极其清高、耿直、叛逆,喜欢挑战权威,有一种不谙世事的人才有的正直和道义。这种人,放到现在,也一样会被嘲笑成傻子,情商太低,视为异类。老于世故的人,可能会哂笑一声:少年才子,就这毛病,多碰几次壁,把棱角磨掉就好了。
但是,骆宾王的棱角,就像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每次被打磨掉一点之后,都会变本加厉地给长回来,不仅没有吸取教训,犯的事情还一次比一次大,不管他多老了,他都始终是那个桀骜不驯、热血沸腾的少年郎。
后来,骆宾王抓住了一个机会,给唐高宗写了一篇拍马屁的《封禅表》,唐高宗看了,很是欢喜,就封了个小官给骆宾王,总算有官做了,但骆宾王进了官场,没多久就得罪人,做不下去了。
官场不好混,但骆宾王没泄气,树挪死,人挪活嘛,他转身就去了边塞,当时唐朝开疆扩土,推崇军功,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风气,很多人以军功获得了爵位,他也意气风发地去闯边疆了,写下了“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但他在边疆收获也不大,几年后回来,几经辗转,终于做到了侍御史的职位,这是他的最高职务。
侍御史是谏官,负责批评朝政,监督官员,发表意见。这时是678年,他啥时出生的,不清楚,但估计这时总有50来岁了,这年纪,应该老成持重了。但骆宾王却还是当年那个耿直清高直言不讳的少年郎,官位越高,就意味他得罪的人级别也越高,出的乱子越大。他很快就得罪到了武则天那里,然后就关进了大牢,在牢房里呆了一年多,著名的《在狱咏蝉》就是他在监狱里写的。这个事情应该让他对武则天有很多不满。
一年后,获释出狱,朝廷把他贬去浙江临海当一个小县丞,要说这时骆宾王也是个老头了,大难不死,当小县丞,至少能养个老,这辈子也算安稳。可是他不干,他弃官而去,都不知道这五六十岁的老头是哪里来血性。
之后也还有赏识他的朝廷高官想推荐他,但他拒绝了,他说自己“天资木强,不能屈节权门;地隔蓬心,不能买名时议。"就是说自己太犟太笨,干不了趋炎附势沽名钓誉的事情。真是满身硬骨头。
但如果你以为他已经心灰意冷,只想泛舟江湖了,那就错了。因为他转身就去干了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
683年,唐高宗死了,武则天立自己的儿子当皇帝,没几个月废了,换一个儿子当皇帝,还杀了很多李家皇族的子弟和高官,大家一看就知道,武则天是准备称帝了。
684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号称要匡复李唐。骆宾王马上加入了反武大军,他那从未消失过的建功立业的进取之心又熊熊燃烧起来。他转眼就从老头子变回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他用他的生花妙笔写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这篇檄文,写得情绪饱满,慷慨激昂,把这次起兵的正义性写得理由充分,合情合理,连武则天看了,都责备宰相,说这等人才,怎么能让他流失了?
同时传遍天下的,还有骆宾王写的一首诗:
在军登城楼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歌舞入长安啊,这诗里就蹦跳着一颗渴望建功立业的、欢欣鼓舞的心,你能看出这是一个老人写的诗吗?
可是,骆宾王文章虽好,奈何徐敬业武功不济,起兵三个月,就失败了,徐敬业被杀,骆宾王则生死未卜,下落不明。
这就是骆宾王的一生,年少轻狂的傻事干过,边疆的沙场驰骋过,大牢里蹲过,侥幸不死,七老八十了也不认命,还要拼死一搏,要去维护他心中的李唐王朝的秩序,就像他当年拒绝李元庆的推荐,放弃前程,也要维护他心中的朝廷选官制度。
闻一多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
没错,他连别人谈恋爱的闲事都管,为了被抛弃的痴情女子,他跟自己的好兄弟卢照邻都翻脸了,写长诗把卢照邻骂了一顿,如果元稹生的早,碰到骆宾王,估计骆宾王骂完了还会上手。
宦海沉浮一生,归来仍是少年。这就是骆宾王,一个高贵的,理想化的,在这个滔滔浊世中,却始终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里,拒绝与世浮沉的游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