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科学家精神】孙济中(1926—1998)

孙济中(1926—1998)

孙济中,农业教育家,棉花遗传育种学家。培育出华棉4号、华棉101等棉花品种;提出克服棉花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技术;开展棉花抗虫育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理化调控抗枯、黄萎病遗传以及抗病突变体的离体筛选等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一些进展。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创建生物技术中心和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做出了显著成绩。

孙济中,1926年10月生于安徽省怀远县。1944年9月考入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48年7月毕业。先在武汉大学农学院任助教,1953年院系调整时,到华中农学院农学系任讲师。1956年10月被选派赴苏联塔什干农学院学习,获得副博士学位。1960年9月回国后继续在华中农学院致力于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和教学事业。“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分派到华中农学院黄冈分院工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讲了多门课程,并努力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开展科学研究,育成了几个棉花品种。1980年11月他到美国德克萨斯州科技大学生物系与杰克逊博士合作进行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共同发表了 《同源三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的数量分析》。1981年底回国后,着重开展棉花抗虫育种,育成了国内第一个常规抗虫品种华棉101,有关研究先后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同时系统研究棉花远缘杂种不孕及其克服方法,育成了具亚洲棉细胞质的雄性不育材料和多个陆地棉与野生棉种的杂种,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4年孙济中被任命为华中农业大学校长。当时他的科研工作正处于出成果和深入发展阶段,他虽极难舍弃自己喜爱的专业,但以集体事业为重,做出了双肩挑的抉择。他把出人才、出成果、为社会主义农业服务放在首位,加强改革开放力度,狠抓学科建设,使学校工作有了长足进步,10年间上了一个新台阶。

孙济中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模范地遵守职业道德,从不搞特殊化,从不自谋私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全校师生的赞誉。他的出色治校方针在全国高等农业教育领域享有较高声誉,1997年荣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教育奖。

孙济中先后连任两届中国棉花学会理事长。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科教委员会委员,还担任湖北省科协副主席、湖北省棉麻学会理事长等职务。他积极促进国内外农科教的学术交流,主持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多次到美国、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等国家进行考察、访问,将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有选择地引入中国,为促进社会主义农业科教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棉花遗传育种科研第一线

孙济中早在大学时期即深受他的老师冯泽芳先生的器重,被分配到武汉大学、华中农学院工作时开始显露出他的才华。他对教学认真负责,讲课有很强的条理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文化大革命” 中,他在湖北省新洲县农村的黄冈分院工作,在生活十分艰苦,设备、材料、信息都十分缺乏的条件下,他带领师生勤奋钻研,先后育成了华棉2号、华棉4号、华棉7号等棉花品种,在鄂、豫、鲁等省种植,其中华棉4号是当时湖北省各国营农场的主栽品种。他还探讨同一杂交组合姊妹株杂交的遗传效应,验证了姊妹株 (系) 杂交是打破连锁遗传的有效方法,并将这一经验介绍给全国棉花遗传育种工作者应用。艰苦的岁月培养了他的素质,使他善于从农民、农村和社会中汲取营养,为他后来任职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时正确制订治校方针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孙济中开展了棉花远缘杂交研究,在宿根法恢复杂种育性、染色体加倍技术、应用激素提高成铃率、花粉育性鉴定、杂种染色体行为、幼胚培养克服杂种不育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对陆地棉与比克氏棉杂种一代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进行了研究,用花粉剥离扫描电镜法观察了分属8个染色体组的16个棉种的花粉形态与结构,进一步证明棉属的单元发生学说,提出克劳茨基棉和戴维逊氏棉不属于同一棉种的孢粉学依据。他首次发现棉花远缘杂种根尖染色体分裂有类似减数分裂的现象,证明了棉花叶片下表皮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与染色体倍性有高度相关性,并被人引用到甜菜、三叶草和苜蓿中。这些工作在当时均属国内领先水平。他发表论文强调扩大种质来源对棉花育种的重要性,并通过远缘杂交育成了高抗红铃虫、纤维品质特优的新种质材料,为多个育种单位引用。他还从陆地棉品种×陆地棉半野生类型的后代中选育出一些产量和品质都好的新种质。20多年来他发表有关棉花远缘杂交的论文20余篇。

1981年孙济中在美国进修期间看到美国已在棉花抗虫育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回国后立即开展这项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常规棉花抗虫新品种华棉101,该品种1992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累计推广80万亩以上。1995年该品种被国家科委列入控制棉铃虫为害的应急计划项目。在棉花抗红铃虫育种中,孙济中从抗源筛选开始摸索出一套抗性鉴定及分级方法,发现虫籽率的鉴定比美国沿用的青铃解剖法更准确可靠。他在研究形态抗虫性如无蜜腺、鸡脚叶、多毛、窄卷苞叶、厚铃壳等的同时,开展了生理生化抗虫机制的研究,证明棉酚、单宁等有机成分与抗虫性有关。他采用多个遗传交配设计和近等基因系研究了棉花抗红铃虫的遗传效应,弄清了抗虫性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并将远缘杂交后代纳入抗虫遗传与育种研究中,促进了抗虫育种工作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孙济中带领他的课题组从棉花组织培养入手,及时开展了棉花生物技术研究,建立了一套高效获得棉花体细胞再生植株的技术体系,包括与体细胞胚胎发生有关的物理和化学因素,并从10多个棉花品种中获得了再生植株; 以细胞培养为基础,结合诱变技术,离体筛选获得了一批抗枯、黄萎病的细胞系,并从细胞系再生植株后代分离筛选出一个高抗枯萎病的株系,其枯萎病指数为0,衣分达42%。他研究抗病细胞系的抗病机制时发现抗病性与抗病材料受病菌侵染前后短时间内某些代谢产物的变化有关,而与材料本身该物质含量的高低无关。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第三个从棉花原生质体获得了再生植株; 从胚胎学及细胞学方面证明了花药培养的愈伤组织来源于药壁细胞而不是小孢子,愈伤染色体多表现为双倍体。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步入一个新阶段。孙济中正带领年轻人对棉花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棉属的进化与分类,枯、黄萎病菌菌系的分化等开展研究,目前已初步找到了与抗枯萎病有关的分子标记,并成功地从分子水平将河北省棉花黄萎病菌划分为三个类群。

忘我工作,献身农业教育事业

作为教师,孙济中先后执教本科生、研究生的遗传学、细胞遗传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等课程。他十分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对自己带的研究生更是从思想品德到学术造诣都严格要求,但在生活上则备加关怀。刚从黄冈分院回到华中农学院总部的时候,一个同事的爱人无法调到武汉市工作,他亲自出面为她落实单位;他的第一个博士生毕业时,其女友正值大学本科毕业,按学校规定本科生不能留校,这时孙济中因胃炎严重无法进食,但为了留住人才,他多次打电话或派人为她找工作。1989年冬天,由于电线破损走火,他的实验室着火,损失两万元,当时负责管理该实验室的是一位博士生,孙济中不仅没有批评这位博士生,还帮助他从困难中站起来,鼓励他振奋精神,重建实验室,高质量地完成学位论文。孙济中对每一位研究生都这样言传身教,要求他们做一名出色的科学工作者,也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人。他已指导培养了7名博士,15名硕士。

孙济中对学生的教育,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次,一名研究生因外出较长时间,走前将鸡蛋放入实验室的冰箱中,他发现后就带回自己家中代为保存,事后他教育该研究生做任何事都要公私分明,该生非常感动。

1984—1995年,孙济中担任华中农业大学校长,这一时期是华中农业大学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他先后与两任党委书记紧密合作,团结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率领全校广大教职工,坚持正确的办校方向,始终把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艰苦奋斗,锐意进取,集中力量解决了学科专业单一、师资队伍断层、科学研究薄弱等制约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努力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七五”以来学校本科专业从15个发展到58个,硕士学科专业从11个发展到32个,博士学科专业从5个发展到10个。目前学校已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理科基地专业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卫星实验室,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7个研究所 (室),8个研究中心,显示出华中农业大学综合研究实力蓬勃上升。这些无不凝集着老校长孙济中的心血和汗水。

孙济中勤于思考,有全局观念,善于抓住工作重点。学校许多日常工作,他放手交给有关副校长去管,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对外交往等事关学校发展大局的工作他紧抓不放,锲而不舍,他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有重点地使用人才物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学科建设。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敏锐地意识到生物技术作为前沿学科、新兴学科的重要性,及时倡导并亲自主持创建了学校生物技术中心,成为国内外学成归来的学者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地,承担了一批国际、国内重大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相继建立了中国农业院校中第一个分子生物学硕士点、博士点、生物技术硕士点 (试办)、分子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和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理科基地生物学专业点等,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孙济中爱才、惜才在校内外有口皆碑。华中农业大学一批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这与他的艰苦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以一个大学校长的远见卓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青年教师特别是拔尖人才的成长,他几乎与学校每个出国留学生保持通信联系,每年过年都要给他们寄出贺信; 出国考察和参加学术会议时,他总要挤出时间看望留学人员,对他们的来信都一一亲自回复。孙济中甘当青年教师的后勤部长,主动为青年人排忧解难,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华中农业大学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邓子新、张启发、邓秀新,都曾受过他的直接 “关照”,还有一大批优秀中青年人才也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过他的帮助与支持。

孙济中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他多年兼任学校高教研究室主任,并亲自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了有关高等教育的研究论文10多篇,其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一文1996年被农业部教育司评为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二等奖。他主持的 “农科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教改项目开辟了农科研究生教育的新路子。他提出 “从技术推广实践中来,经过联合培养,再回到技术推广实践中去” 的培养模式,体现了农科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改革方向,对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该项研究成果已被农业部采纳在全国推广,1993年先后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孙济中注重科研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联系,积极推动科技下乡使其转化为生产力。1993—1999年,他主编的 《农村实用新科技丛书》 已出版80多种,发行100多万册,每年收到全国各地的农民来信2000多封,丛书成了大学与农村联系的纽带,成为农民学习科技、应用科技的良师益友。

人物生平

1926年10月15日 出生于安徽省怀远县。

1944—1948年 在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

1948—1952年 在武汉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助教。

1952—1953年 在中国科学院遗传育种馆进修。

1953—1955年 任华中农学院农学系讲师。

1955—1956年 在北京俄语学院学习。

1956—1960年 在苏联塔什干农学院学习。

1960—1978年 任华中农学院农学系讲师。

1978—1980年 任华中农学院农学系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1980—1981年 在美国Texas Tech University生物系进行合作研究。

1984—1995年 任华中农学院院长,华中农业大学校长。

1998年12月25日 逝世。

(本文图片来自百度网)

中国作物学会(The Crop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成立于1961年,是我国作物科技工作者和单位自愿结成、依法成立的学术性、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全国学会,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业务范围包括国际合作、学术交流、书刊编辑、专业展览、科学普及、技术推广、成果鉴定、科技奖励、标准制订、业务培训、咨询服务。经过60年的风雨沧桑,今天的中国作物学会拥有6个工作委员会、21个专业委员会和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物学会,是联系我国作物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主办期刊《作物学报》、THE CROP JOURNAL和《作物杂志》;作为第二主办单位,联合主办《麦类作物学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