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有望》(长篇连载)五卷 县筚声棉纺厂 1
肖承建的侄子黎黎大学毕业果然不分配工作,他回到双土村,承建就让他跟着自己搞承包地,小规模种植水稻。承匀的女儿初中毕业了,直接托关系到了筚声棉纺厂干了临时工。在蕙原县开始大力招商引资的时候,县里的国营企业都已寿终正寝,只有县办集体企业筚声棉纺厂尚在存活。而且,它用自己的拼搏和智慧顽强存活了30年。
80年代初,联产承包开始后,蕙原县大规模种植棉花,成了鲁北重要的产棉区。每到入秋,遍地棉花开花,似浩瀚星河。棉花收购与加工企业遍地开花。在这样的背景下,县里为积极消化本地的棉区产品,并为了拉动就业,成立了筚声棉纺织厂。1983年,本县社办企业开始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同年,圆铃公社全公社有面粉厂、砖瓦厂等4家企业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1984年8月,县委、县政府对乡办企业实行“一包四改”:即全面推行经济承包制;改干部委派制为选聘制;改临时工为劳动合同工;改固定工资为浮动工资;改“官”办为“民”办。放宽乡办企业的税收政策,取消对乡办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乡办企业的所有制长期不变。
作为计划体制下县集体企业筚声棉纺织厂90年代初改制成功。当时员工约1600人,规模1.2万纱锭。改制后,生产规模达到4万纱锭。最高生产规模为11万纱锭,主要生产45支、60支等棉纱,年产量折合20支标准纱达10000吨,每年上交税金500余万元,是蕙原县的骨干企业。北方重要产棉区因为棉价急剧降低萎缩种植,蕙原县逐渐成了水稻产地,本县的棉花企业纷纷破产,靠着广阔的国内市场的棉材料供应,筚声棉纺厂仍然玉立婷婷,成为鲁北平原上一朵耀眼的棉纺之花。1993年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抓大放小”,大多中小企业被彻底推向市场,断绝财政直补,全国企业数千万职工纷纷下岗。1994年“破三铁”,断绝财政直补的筚声棉纺厂,也开始进入步履维艰的阶段。
1998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后,全国经济陷入低潮,此前在高速扩张中“无所不做”的国企纷纷陷入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巨额亏损之中。筚声棉纺公司因为欠工资,技术人员流失,许多工人离岗远走他乡,车间的机台就停了50%”。厂里停产,肯定赔钱,开了,赔的更多。厂里还是硬着头皮去找银行贷款, 一个60后的司机,说到当年酒后开车眉飞色舞,他说只要把他弄到驾驶室,一摸方向盘,尽管放心。他说:“棉纺厂那十年亏损,一年就是上千万啊”。他对会计说,走。他们一起到了会计他姥爷的银行里,一下就拉来了五百万。回来就填坑了,贷款容易,还款就难了。银行无奈呆账。曾经的会计说:“我那时候可给厂里做了贡献了”。
命运注定在企业生死攸关的关头,由毕竹林担当重任,力挽狂澜。他临危受命,出任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他参加工作时才18岁,还是本厂一名普通员工。他从工人、保卫科长、副总经理,直到担任本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经历了25年的光影,他亲历了这家企业的多次改制,见证了企业的多舛命运。朴素的着装,平民化的生活作风,刚毅、温婉和谐地体现在他的身上。他气质有几分文雅,说话有激情,也很风趣、随和,个头不高但是勇于担当,做事雷厉风行,是一个激情干事的人。
刚上任他压力很大,晚上失眠,血压急剧上升,他自此吃降压药一吃就是5年。朋友聚会时,他如数家珍,能流利地说着降压药的名字。刚接任时,家中的老母亲非常担心,只是摇头劝儿子不干这个。“人家行,我为什么不行?”愈挫愈勇的他立即说。但是面对老母亲,历来孝顺的他肯定少不了一番平和理性妥帖的解释,就如他的朋友所熟知的,在外场上,每当接到母亲的电话,他会立即起身,亲切的称呼,和缓的语调,妥帖的表述,让人别有一番感受。孝,看似属于家庭生活行为,若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善心待承自己的老人就是孝,推广开去就是义就是忠就是事业。“己欲立而立人”的行动就是兼济天下的伟大壮举。
他认为,好事业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现在、立刻、马上干出来的。他吃住都在公司,一天到晚想的都是怎么才能走出困境。他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为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就如整个乐队的各种乐器积极配合,才能演奏出一首美妙的交响曲。他走马上任当上董事长、总经理,厂里没有撤换任何一位领导,领导班子都是原班人马。他真诚的说:“企业最终走出困境,幸亏有这套好的领导班子”。 由于职工辞职的较多,他对部分车间进行了合并,调整了清花、前纺车间人员,将三班改为两班。合并车间时,工人情绪都很激动。国家抓大放小,市场无情,可是他作为厂长,能把“工人老大哥”推出去死活不管吗? 他好言相劝,把相关人员领到工厂接待室里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并车间是为啥?下岗换岗是为啥?还不是为了企业能生存,还不是为了能多挣些钱吗?挣了钱可以解决基本生活,可以解决大家的养老保险啊。若不精简人员,不合并车间,这个厂子怎么能生存下去呢?”他的细致的思想工作,换位思考的方法,感同身受的诉说,感动地好多人都哭了。
作为一个老集体企业改制的员工密集型民营企业,筚声公司员工多,设备陈旧,包袱沉重,多次面临倒闭风险。他坚持“小步、稳步、不停步”的理念,采用减员增资方法,不断进行设备改造、技术提升,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开拓生存与发展空间。为提升产品质量,他鼓励职工集资,联络贷款,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克服资金短缺难题,最终筹资230余万元,购进了两台自动络筒机,这种机器质量高,效益好,用人少,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节省了人力。后来又投资900余万元购进六台自动络筒机,新上2万纱锭细纱机,有效提升了产品产量和质量。
为了拓宽市场,他亲临全国各地一线市场考察,与客户详细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实现企业以需定销的定单生产。客户被他和他所带领的企业的诚信所打动,与筚声公司签下了一笔又一笔大额订单。为扩大生产规模,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他毅然收购了圆铃乡棉厂。投资1000余万元,购进了400型打包机,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为公司开辟了第二财源。在他的带领下,筚声公司直到新世纪初出现好转,企业市场份额连年上升,企业终于起死回生走出了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