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一) 比兴与象征【谭汝为】
1、赋比兴
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艺术创作表现手法就是“赋、比、兴”。它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所谓“赋”,就是随物赋形,叙事言情。所谓“比”,就是比喻,即用某一事物(或古人、故事)给另一事物(或人物、事件)打比方。所谓“兴”,就是“感物起兴”,即因某一事物的触发而兴起情思。
清人沈德潜《说诗晬语》曰:“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而形之;郁情欲抒,天机随触,每借物引怀以抒之。”所谓“托物连类以形之”,就是用“比”;所谓“借物引怀以抒之”就是用“兴”。清魏源《诗比兴笺序》曰:“《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词不可径也,故有曲而达;情不可激也,故有譬而喻焉;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君王;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雷电,以喻小人;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谗构。”“比、兴”两法,代代相因,已成为古今诗人描摹形象、抒情咏志、创意必不可少的艺术手段了。
谈到“比”,首先引用以荔枝为喻体比喻事物的两首宋人绝句来说明。
王十朋《诗史堂荔枝歌》:
少陵伤时泪成血,一点丹心不磨灭。
散成朱实满炎方,风味如诗两奇绝。
方岳《食荔枝》:
风枝露叶走筠笼,王润冰寒擘绉红。
自往胸中评史记,久闻格调略相同。
——第一首,诗人游成都杜甫草堂时看到荔枝林中果实累累,触而发诗。诗人把杜甫伤时忧民的“丹心”与荔枝的“朱实”巧妙地联系起来,用荔枝奇绝的风味去比喻杜诗的脍炙人口。以实喻虚,设喻新奇,顿使诗味倍增。第二首,用荔枝比喻司马迁《史记》的卓荦格调。把“果中之王”与“史家绝唱”钩连在一起,真是奇思绝喻,想落天外。从诗歌创作的构思过程分析,“杜诗”、《史记》这两部光照千秋的著作,其风味格调在一首短小的绝句中确实是难以“显陈”与“言罄”的。诗人妙以荔枝为喻,“托物连类”,既形象贴切,又新奇绝伦。一首千古传诵的诗作,在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总要给人以新的启示,正如宋人梅尧臣所言:“若意新语工,得前人之所未道也,斯为善也。”成功地运用“比”法而富有艺术魅力的诗篇总是与构思的不落俗套相关联的,其中喻体的选择乃是创作成败的关键。
“兴”一般用在诗的开头。所谓“借物引怀”“托物兴辞”“触物起情”都是前人对“兴”法的总结。朱熹《诗集传》曰:“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据前人统计,《诗经》采用“兴”法的诗作有116篇,采用“兴”法共370处,占全部作品的38%。“兴”用在诗章开端处者居多,不仅破题、起韵,而且可以发挥寓意、联想、象征或烘托气氛、确定感情基调等多种作用。
《诗经》的名作《关雎》,属于爱情民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以河岸上水鸟成双成对和鸣偕行起兴,令人联想到爱情的温馨与和谐,引起下文男子对淑女的思慕与追求。
《桃夭》是婚礼贺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以桃花起兴,用桃花的艳丽娇美,象征新嫁娘的青春活力,并渲染婚礼喜庆欢快的气氛。《北风》讽刺卫国暴政,用“北风其凉,风雪其雰”起兴,启发读者从风雪寒冷暴虐联想到残暴的统治,烘托诗人悲怆的心境。
诗歌创作,离不开兴的手法。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抒情民歌都是妙用“兴”法的佳作,开头总是展现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使读者展开由此及彼的类比联想,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河里青蛙从哪里来”等等,都是“兴兼比”的妙用。
2、巧比善喻
比喻是古诗最常用的修辞,也是诗人在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比如人的愁苦是一种内在的抽象思维活动,在诗作中直言愁苦深重,是很难感人的。因而,诗人常常把愁苦的心境加以物化,就是说把无形的心理活动,用有形的景物状态去表现。此即中国传统诗学“心境物化”手法,常借比喻和象征作为抒情言志的津梁。例如:
(1)以山喻愁: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赵嘏)
(2)以水喻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3)以海喻愁: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
(4)以云喻愁: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蒋春霖)
(4)以雪喻愁:闲愁如雪飞,入酒即消融。(陆游)
(5)以雨喻愁:万点飞花愁似雨。(杨炎正)
(6)以草喻愁: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7)以丝喻愁:伤往事,写新词,客愁乡梦如乱丝。(孔尚任)
(8)以絮喻愁: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欧阳修)
(9)以花喻愁: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暮雨争纷纷。(李白)
翻开古诗卷帙,吟哦之间,巧比妙喻,纷至沓来,令人赞叹。如苏轼写西湖风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用美女西施的绰约风姿为西湖的水光山影添色增彩。
李贺摹写箜篌妙音: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把无形的乐声比喻成种种神奇的物象与声响,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龚自珍描写京都郊外的落花: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真是想落天外,妙喻绝伦了!
贺铸以江南春景喻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愁苦如一川烟草,无边无垠;又似满城风絮,触目皆是;还像黄梅细雨,绵绵不绝。以上诗句都用比喻将心境物化,把无形的愁苦化为具体的物象,极大地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再如辛弃疾用比喻来描摹灵山胜景: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用潇洒卓荦的谢家子弟比喻群山的峻拔气势,用倜傥儒雅的司马相如比喻山峰的雄奇意态,用太史公雄深雅健的文笔风格比喻灵山的宏伟气度,比喻之奇,涉笔之妙,令人击节!
3.比体象征
用比喻手法,借物托意,拟物寄意,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可称为“比体象征”,其特点是诗作具有一种典型的象征意义,发人深思。
如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初变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这是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的写照。
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用春兰秋桂象征贤人君子的高风亮节。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作》: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象征诗人扶善锄恶的鲜明爱憎。
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象征长安当局对人才的践踏以及诗人对此的愤恨之情。
郑思肖《画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是诗人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的写照。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抒写了诗人坚贞不渝,保持操守的志向。
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尓东西南北风。——这哪里还是写竹,简直就是郑板桥傲岸不羁的性格与人品的自我写照。
这类“比体诗”都是巧妙地借吟咏外物,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爱憎情感,达到物我两契的至境。宋人吕本中《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词作以女子口吻,写出她对常年在外,宦海漂泊的丈夫的深切思念。用同一喻体(江楼月)的不同侧面去比喻同一本体(君),真切而巧妙地表达出抒情主人公盼待夫妻团圆、永不分离的热切愿望。
诗歌善于通过象征手法诱导读者去领悟作品中渗透着的思想,去理解作品中隐含的哲理,去思索作品中暗示的社会问题。正如艾青所说:“象征是事物影射,是事物互相间的借喻,是真理的暗示与譬比。”象征手法的妙用,往往以人们熟知的客观事物去曲折地阐发情深的人生哲理,它用暗示的手段引而不发,诱使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屈原笔下的丹橘、陶潜笔下的青松、李白笔下的大鹏、杜甫笔下的骏马、白居易笔下的宝剑、陆游笔下的驿梅、李商隐笔下的鸣蝉都成为某一种精神与品格的象征。这些比喻性的象征,比单纯的比喻具有更大的深层容量,因而也就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被西方汉学家视为中国诗歌的根本特色之一。他们认为:唐诗将这种富有象征形象的隐喻语言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分析诗人如何创造自己的象征形象,就可以破译蕴含在其中的人类心灵里的“信息”,揭示诗歌“深层结构”。……象征是中国古诗的生命,而诗歌中的象征形象的深刻寓意往往超越文学本身,蕴含于丰富的文化、思想乃至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之中。
点击回顾
书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