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痛苦,可能只是一种惰性模式
首发于《语文报》。
最近看见一些来访者深陷于痛苦当中,有些自述享受那些痛苦,不愿意走出来,有些自述想要深刻,而痛苦可以让人深刻,于是也不想走出来。
前者明显带有自虐情结,只不过这种自虐并非表现在身体上,而是表现在情感和精神上,后者也有自虐倾向,只不过不像前者那么明显,因为有着“深刻”这样的需求和目的,所以更具有掩饰性。
为什么他们似乎自虐地寻求痛苦,甘愿被痛苦折磨?
“痛苦”这种情绪相对于“幸福”和“快乐”,的确会深重很多,它就像一堵墙,就横亘在每个人面前,让人无法视而不见,因此存在感特别强烈;而“幸福”和“快乐”呢?就像弥漫在我们周围的空气,那么轻飘飘,又那么虚无,让人难以触摸,难以捕捉,存在感就显得比较弱。
因此,存在感特别强烈的“痛苦”其实也会让人强烈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如果没有“痛苦”,人们就会觉得自己不再存在,或者存在感微弱。越是寻求存在感,于是潜意识越会寻求痛苦,存在感的强烈程度跟痛苦的强烈程度呈正相关。
那人们为什么要寻求存在感?
因为跟外界相比,自我感觉太卑微,太弱小,太渺茫,总是被忽视,压抑和淹没。潜意识里,既然无法引起外界的关注,那么唯有通过内在的痛苦来引起自己的关注,当将这种痛苦向人倾诉,期望也能由此来引起别人的关注。
所以寻求存在感也即是寻求关注。
有时候,自虐地寻求痛苦也是为了弥补愧疚,惩罚自己。
痛苦夹杂着生本能和死本能,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寻求存在感和关注是一种向上的生本能,而自虐,不愿意走出来,将精力和能量消耗在痛苦里,又是一种死本能的表现。
痛苦的人,就是在生死之间摇摆不定的人,一会想要生,一会想要死,很多时候,生不能,死也不得,若从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来看,痛苦的确是很迷人的,它让作品充满丰富的层次感,以及迷乱的魅惑感,这也是为什么悲剧更能打动人心,也是很多伟大的文学和文艺作品都是悲剧的原因。
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有多少人愿意自己活成一出悲剧呢?在意识层面,我想没有多少人愿意自己活成一出悲剧,然而在潜意识层面,很多人又把自己活成了一出悲剧。这是因为很多人在潜意识深处,一直受制于悲情情结而不自知,而这种悲情,也即是对痛苦的痴迷。
另外,弗洛伊德在《自我和本我》当中谈到,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类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也即是快乐至上原则,但是,却并非所有现象都符合这个原则,有些人并不追求快乐,当然也并不刻意追求痛苦,他们只是本能地重复了某种模式,当然,重复本身也能带来愉悦感,就像小朋友们总是喜欢重复听特定的故事一样,同时,重复本身也是最省力,最不费劲的一种模式。这样看来,又有一种痛苦,只是一种模式的重复,是一种惰性,跟喜好无关。
当人们深陷和痴迷痛苦的时候,被各种情绪裹挟,那就很难抽离出来去进行一些冷静的思考,而没有思考,也就无所谓的穿越和深刻。
当人们即便深陷痛苦当中,也可以抽出一部分理性控制好情绪,另外一部分理性则进行思考,那么,穿越痛苦就变得有可能,而穿越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过程。
有人说,痛苦能让人深刻,然而现实是,痛苦的人那么多,也不见得人人都深刻,那是因为,不是人人都能穿越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