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随笔(四)-墙体(一)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乃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
一、中国古建墙体特征
如前所述,中国建筑有着明显的“三段式”特征。中间的一段由木柱、梁架、斗拱、门窗和主体墙组成,墙体是这一段中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有着“墙倒屋不塌”的特征和优点,西方建筑的主体受力体系多以砖石为主,而中国建筑主体受力体系以木结构为主。
在现代建筑中,墙体大多是垂直砌筑,但是中国古代墙体则大多要向中心线方向倾斜砌筑,这种倾斜砌筑的方法称为“收分”,清代称为“升”。早期建筑墙体收分在墙高的8%,明清以后“升”已经很小。“升”的大小还因为功能部位不同而不同,如城墙、府墙较大,房屋墙体较小。(图)
中国古代砌墙大多要分出下碱与上身两部分(江南称为勒脚和墙身),上身较下碱要向内稍稍退进一些。下碱至上身交接处,往往还要改砌石活,在墙体转角和端头,也常常使用石活。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喜欢用青砖盖房,不像西方建筑大多使用红砖。这种审美取向决定了中国建筑的外墙以素雅宁静的灰色调为主。外墙抹灰北方民居用灰色,北方庙宇用深灰色或红色,江南庙宇用黄色,宫殿外侧用红色内侧用黄色等。
二、墙体的砌筑类型及其应用
1. 干摆:干摆砖的砌筑方法即“磨砖对缝”作法。这种做法常用于较讲究的墙体下碱或其他较重要的部位。
2. 丝缝:丝缝又称为“细缝”“缝子”。作为上身部分与干摆下碱组合。丝缝砌法大多使用小停泥砖。
3. 淌白:淌白即指一种砖加工方法,也指一种砌筑方法。淌白墙是砍磨类种最简单的一种。
4. 糙砖墙:凡砌筑未经砍磨加工的整砖墙都属糙砖墙类。
5. 碎砖墙:在江南地区统称为乱砖墙。砖料既包括碎砖也包括规格不一的整砖。
6. 石墙:有包括虎皮石、方正石、条石、贴砌石板、石陡板、卵石等材料。
7. 土胚墙:在民居和其他建筑中被广泛应用,可以追溯到商代。
8. 篱笆泥墙
三、主要砌筑类型的一般方法
不同部位墙体,如台明,山墙,廊心墙,影壁等还应分别按照各自作法要求垒砌。
1. 干摆
2. 丝缝
3. 淌白等
四、墙面勾缝
1. 灰缝形式:灰缝有平缝、凸缝、凹缝三种形式。
灰缝的色调:灰缝色调多与砖墙一致,故多以月白灰、老浆灰等灰色或深灰色调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