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老师 | 田永梅:走好关键的第一步——2017中考命题作文审题指导
纵观各地作文评分标准,绝大多数都把“切题”、“扣题”摆在首位。中考阅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分为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四等。据此,阅卷老师给予作文不同等级的分数。审题不清,就会“南辕北辙”,甚至导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恶果,想再入题补救,考试时间、作文篇幅所限已无力回天。今天,我们先就命题作文谈谈该怎样审题。
一、审清体裁,明确方向。
审题先要确定文章体裁,才能保证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主要分为写人叙事两大类。题目划定的范围不同,选材的侧重点就不同。
写人的记叙文通过几件典型事例,运用恰当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从不同角度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精神风貌和思想品质。如课文《孔乙己》、《阿长与〈山海经〉》、《杨修之死》就是写人记叙文的范例。
叙事的记叙文则要扣住记叙的要素来写,需把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情发展过程叙述明白,给人以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但叙事要围绕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表现中心的部分要浓墨重泼,具体、详尽,读来如身临其境,与中心无关部分则惜墨如金。如《智取生辰纲》、《斑羚飞渡》、《走一步,再走一步》都可称为叙事记叙文的典范。
议论文相对来说,“标志”比较明显,如教材中的《敬业与乐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读书》,确定论点,选取有积极倾向,有材料储备的论题论证即可。
审题第一步,方向很重要。
二、审清范围,明确要求。
审题还要看清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如审题不认真、不严谨,作文内容偏离题目,随意表达,内容再精彩也枉然。如作文要求是以“珍惜”为话题,某同学大书特书一个工艺品工艺精湛、特别贵重,而没有写出人们对这一价值连城的宝贝的珍视,话题由“珍惜”改成了“珍贵”,这就犯了作文“跑题”的大忌。
再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这个题目限定只写“一件事”,取材于“我身边的”,选材内容要“有趣”,表现中心是有趣还有意义。还有《精彩的课堂》,确定写作范围是“课堂”,而不是一节课,也不是写哪位老师,选材内容是“精彩”,表现中心要给人以启迪。
细致须审题,选材须精当,否则将造成文不对题的重大失误。
三、审清“题眼”,明确重点。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文章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都是写人的记叙文,但“题眼”不同,选材重点就不同。
如何抓“题眼”呢?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谓语往往是“题眼”。如《香菱学诗》,紧扣香菱怎样“学诗”来写,从而塑造了香菱勤学善思、精华灵秀的人物形象,表现出黛玉循循善诱、善为人师的聪慧与率真。
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是动词。如《登上地球之巅》,“题眼”是“登”,通过写在什么条件、什么环境中,怎样“登”山的来表现出队员们的高大形象和高尚品格。
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伟大的悲剧》,“题眼”是“伟大”,重点写的是斯科特一行人在与不可战胜的厄运搏斗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性之美。
因而,审题时要紧扣关键词语挖掘中心,如“难忘的瞬间”,写作的着力点在难忘,选材的重点是“瞬间”。如未注意这两个要求,将产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恶果。
四、审清内涵,深化引申。
有些题目表意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命题作文往往只是一个词,令人无从下手。怎么化解这个难题呢?这几个方法可能会给你一些启发。
1.添加要素。通过增补附加成分,让文题内容更具体,题意更鲜明。如“阳光”这个题目,如果不具体化,还真难下笔。如果我们在题目前添加上地点或人物,使之成为“病房里的阳光”或“我的阳光”等,写作范围就明朗化了;如果在题目后面添加事件,可演化为“阳光融化了坚冰”或“阳光温暖了他”等,这样写作的重点就明朗化了。
2.引申题意。运用象征、比喻,联想和想象等手法将题目引申。如“路”、“花”、“春雨”等题目都隐含着另一层意思:“路”不仅指道路,还可指“成长的历程”;“花”不仅指花朵,还可以指“美丽的事物”;“春雨”不仅指自然现象,还可以指“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可见,另一个角度审题可给思维插上高飞的翅膀。这种引申法适于单独的词语(如“窗”)、象征词(如“风浪”)、比喻词(如“钥匙”)和有双关意义(如“黎明”),选一个试试,你准备从哪个角度引申题目呢?
3.小题大做。依据题目所提供的小范围进行联想或挖掘,写出深刻的文章。如“一次考试”这样的小题,我们不能只想到学校的考试,还要想到生活中的“考试”:某一次经历所面临的考验,某些诱惑面前所面临的选择,有些招聘考试中特殊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如“风景”、“家”,这样的小题目,只要挖掘“小题”中的“大”思想、“深”内涵,也可以表现出超凡的大气。试一试,把“家”和“风景”这两个小题目放大吧。
4.大题小做。话题作文开放性和自由度高,有时很难驾驭,可有意识地缩小范围,以小见大,达到“一叶知秋”的效果。如围绕“苦难对人生的意义”来选材,很多同学会选取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结果往往因材料司空见惯、内容平淡无奇而得分不高;但有一同学用日记连缀起学习生活中的四个片段:抵制游戏的诱惑、克服慵懒的恶习、高度紧张地限时完成作业、考场胜利而归。文尾点题:“通过初中三年的磨砺,我已经练就了取胜的绝招——自觉自律!那些苦日子将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作者大题小做,把“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这一大主题化成了小主题“自觉自律方可苦尽甘来”。这篇作文立意独特、选材典型、有真情实感,在考场作文中会脱颖而出。
5.另辟蹊径。有些作文题看起来太普通,容易走向平庸和雷同。对熟悉的题目要独辟蹊径,力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如以“水”为题写作,往往会出现“水污染”、“珍惜水资源”等“撞车”现象,而有的同学别出心裁,把“水”转换为“泪水”、“汗水”、“祸水”等水家族中的特殊一员,内容具体了,思路就明晰了;还可以以童话的方式表现自然界水的几种形式,表现不同的人生态度,也可以发挥想象力,展望一下若干年后水资源的远景……突破惯性思维,将看到广阔的大境界!《梦》、《天使》、《过错》、《远方》等题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题,你准备从哪个角度解读呢?
希望田老师对命题作文的审题指导能给大家一些启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