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火令填词要点
词牌《喝火令》简介及填词要点
往事如烟
一、正格与变格简介
《喝火令》在宋词中属于孤调,《全宋词》里只录有黄庭坚《喝火令·见晚情如旧》这一首。《钦定词谱》中并未著宫调,又因无他词可校对比较,所以这首词的宫调也就无从判断了。
据康熙《钦定词谱》所说,此牌仅有黄庭坚一例可循。其实在清代还有吴蔚光、龚元凯、刘炳照等人也填过,但晚于《钦定词谱》,而未作定谱之例证。吴、龚二人所填,在三叠句之摊开句法上,与黄词有异。今查阅资料在此说明。录此牌四首如下:
喝 火 令(格一)
双调六十五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七句四平韵 黄庭坚
见晚情如旧 交疏分已深 舞时歌处动人心 烟水数年魂梦 无处可追寻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昨夜灯前见 重题汉上襟 便愁云雨又难禁 晓也星稀 晓也月西沈 晓也雁行低度 不会寄芳音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喝 火 令(格二)
(清)吴蔚光:
画阁层层上,雕阑曲曲连。也无云片也无烟,只有匣中鸾镜,挂在碧罗天。 香篆心同结,茶膏手自煎。莲花漏紧且无眠。笑说今宵,明月十分圆。笑说今年明月,犹有一回圆。
(清)龚元凯:
积雨菭如梦,当风柳未丝。黄鹂三请怯褰帷。为道咽寒铜笛,声涩不堪吹。 风信番番误,年光故故催。好春已过杏花期。可奈新花,不上旧年枝。可奈旧年枝上,又到落花时。
喝 火 令(格三)
(清)刘炳照:
酒醒诗魂瘦,灯昏旅梦残。孤眠已觉客衾单。底事东风,犹作十分寒? 陌上兰期缓,堤边柳色闲。谁教孤负艳阳天?惆怅花开,惆怅月将圆。惆怅无人携手,同倚画阑看。
我们再看几首:
喝火令·偶忆
明·陈维崧
架上红鹦鹉,帘边玉辟邪。兜娘懒上卓金车。倭堕一窝浓绿未成鸦。
娆我春吹笛,邀人夜斗茶。而今庭院隔天涯。记得沿街一树粉梨花,记得花阴微露几扇绿窗纱。
喝火令·哀国民之心死也
民国·李叔同
故国鸣鹆,垂杨有暮鸦。江山如画日西斜。新月撩人透入碧窗纱。
陌上青青草,楼头艳艳花。洛阳儿女学琵琶。不管冬青一树属谁家,不管冬青树底影事一些些。
我们可以看到,到清代陈维崧的《喝火令.偶忆》词和民国李叔同的《喝火令.哀国民心死也》词的结拍形成两叠与宋代的创调词不同,宋代如:黄庭坚词下片将:“星月雁行低度”一拍中“星、月、雁”三个实词具象用“晓也”隔开形成三叠定为正格体例,清代、民国部分词人把该调结拍改为两叠视为别调。
从这几首看,这个词牌具有某种曲化的倾向,应该是受了元曲的影响。
康熙《钦定词谱》乃清代“四库全书”之一部的子篇,说此牌只有黄庭坚一例可参,想来不是虚言。因为四库全书,乃会聚了康乾时期的文化精英们所整理编辑。前人也许会出错,会有漏,但在没有新证据的情况下,目前只能依此说了。依我之见,黄词之前或他同时代的人是否填过此牌,可以暂且不论;我们可以依据《钦定词谱》之说,把黄词视为该牌之正体,黄词之后的,可看做变体,如上所录诸体。
二、喝火令填词要点
关键词:二仗三枪一破一衬一应
1,二仗:
顾名思义喝火令上下片起句要求对仗,词发展到今天对仗句的要求可严也可宽,取决于:“遣词造句是否流畅自然含有意境”,喝火令这个词牌仗句都是五言律句,必须有五言律句的基础填起来顺心应手,喝火令这个词牌又很特殊,可能是作者精通五言律诗,上下仗句从用什么词性起到句式的结构变化都有要求的,这二仗和律额,颈联要求十分相似,解析时会说。
2,三枪:
也叫三叠是由三句复式结构的句子组成的,第一枪除了叠词就两字,第二枪除了叠词就三字,第三枪除了叠词就四字,先不说这三枪怎造句,三枪从数字看是“以少到多”来递进的,这三枪造句应简单到复杂或浅到深这样造句来递进:这一枪除了叠词外第一字是你要摊破的词性,举个例这一枪:忘也“春”红,摊破名词“春”,第二枪是要和这一枪相同时间或相同空间景语或情语来造,例:忘也“柳”风扬,因为第一,二枪都是相同位置上取字所以叫并列词性,第一,二枪也叫并列递进,再这“春柳”是并列名词,第三枪递进方式有很多种:承接,选择,假设,转折,因果等递进。例:“忘也落梅如雨”,再这是承接第一,二枪时间上来叙的,“春柳落梅如雨”时间上是吻合的,春红柳绿正是梅散风香的季节。
3,一破一衬放在一起讲容易理解:
(1),一破
喝火令摊破的是词性,例:忘也“春”红:摊破名词“春”。
(2),一衬:
上片六言句与三叠六言衬句相衬,例:上片六言句:魂梦暗盈无数,大意:梦中萦绕无法忘却无数多次相聚一起。“合语”,喝火令词调是“闺怨”就要造“离语”和它相衬。
例: 魂梦暗盈无数,
春柳落梅如雨,
衬句要求:第一字平仄相同,词性上衬:魂梦并列名词,下衬:春柳也是并列名词相对,上衬是:叙“合语”,下衬:叙“离语”这样才叫相衬。
4,一应:
上结与下结要求相对应,什么叫对应:对应是一种修饰手法,是手法都要求词性相对,举个例:你穿什么西装什么牌子的有几个扣子的,我也穿的和你相同。
例句: 何以这凄凉。
可了我情肠?
对应要求:第一字平仄相反,词性(副词)相对,都是叙“离语”。
把喝火令“二仗三枪一破一衬一应”讲完,一块来欣赏黄庭坚的喝火令“见晚情如旧”。
喝火令 北宋·黄庭坚
见晚情如旧, 交疏分已深。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舞时歌处动人心。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烟水数年魂梦, 无处可追寻。
平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便愁云雨又难禁。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晓也星稀, 晓也月西沉。
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韵
晓也雁行低度, 不会寄芳音。
仄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1,起句:见晚情如旧, 交疏分已深。(对仗)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五言律句)
结构: 2 1 2 2 1 2
五言句式读法:二字领也叫二字读,例:“见晚”
解析:相见虽然很晚却感情如旧交一样,交往不是很密切但是缘分已经很深了。
黄庭坚的起句以词题来兴起,作者应用抒情手法展开回想蕴含作者有着不一般相当丰富的情感经历,起句重点镜头:“情”,“缘分”。填词时注意下结构上变化。
2, 承句:舞时歌处动人心。
仄平平仄仄平平(七言律句。)
结构: 2 2 2 1
喝火令上下片承句中为什么会有两句七言句且结构都不一样,首先承句必须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词的句式应相应有变化,读起来有节奏感及有韵律的美感。
解析:舞姿,歌声令人心动。
黄庭坚的承句是接起句“情如旧”,“分已深”展开辅叙的,画面镜头“如旧”的是歌楼,是啊歌楼里的舞姿歌声“已深深”让作者心动不已了。
3,上片的重点: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衬,应句)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六言,五言律句)
结构: 2 2 2 2 1 2
先说六言律句:全是二字来读,再这作衬句的手法,黄庭坚六言起句:“烟水”并列名词起,喝火令的衬句到底要不要用并列名词呢,答案:可用也可不用,因为衬句手法没规定非一定是并列名词起。
解析:几年前的事令我魂牵梦绕,亦无处可追寻了。
上片最后一段是根据承句“动人心”展开辅叙的,让作者“动人心”是几年前在歌楼里魂牵梦绕的往事,作者上片结句内容用了转折的语气朝离别情语来叙的,转折必须借助副词的,然而这些云云往事现在都无法在寻找到了。
上片的故事讲完了,只是提到一个画面镜头“歌处”交代的是地点。“歌楼”的意思,肯定是和貌美的歌女有关那些魂牵梦绕的情事,作者想表达什么呢,下片一定是有答案。
注:衬句:是作者回忆数年前与这位女子有过魂牵梦绕的情事,对应句:用了副词来转折朝离景来叙:然而这些魂牵梦绕的情事已经再也没有地方可以找到了。
衬应句是一段完整的内容分二句讲完,(一正一反)符合“不粘不离”的辅陈原则。
4,下片起句: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律句)
结构 2 2 1 2 2 1
结构相应于上片起句要有变化的,目的:首先在暗示读者,作者的句式在转变了,下片的内容相应上片的描叙是有变化的,故事情节具有跌宕起伏,有顿挫有波折有节奏感。
下片画面镜头转到家中,本词的中心内容是(皇上诏书上来作辅叙)。
解析:昨夜在案桌上灯前又见到了皇上下的诏书。
上片写的是歌楼,作者在歌楼呆了很长的时间,凌晨时分才回家的,昨天下班的傍晚在案桌上的灯前看见了皇上下的诏书,皇上下的诏书是什么内容,会让黄庭坚昨夜想到要去歌楼呢,(G3前序提到过黄庭坚曾任地方官,皇上诏书的内容:是让黄庭坚押解貌美女子去边疆服役。)黄庭坚万万没想到是他要押解的女子是和自已曾经在“歌楼”里有过魂牵梦绕的。(下片重点交代出了时间)。
过片注意:上结尾与下片起句衔接有密切关联的:都是围绕时间或地点来衔接,目的:紧密自然。不可以与本词无关的内容来叙,会让读者会看的一头雾水。(填词的密绝)
5,便愁云雨又难禁。(关键句,叠句围绕它来构思,一幅完整画面)
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律句。)
结构: 2 2 1 2
相应上片七言句结构上的变化
喝火令上下片各一句七言句必须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灯前见”,“汉上襟”。来叙这段事的,启下稍后说。
解析:随之来的愁苦人情世态反复无常,却又无可奈何。
真让黄庭坚困解啊,自己却是执行官,要押解曾经魂牵梦绕的人,但是皇上的诏书能违抗的了吗?违抗要掉头的,
下片承句最关键的,因为下边有喝火令最迷人的三叠,叠词,叠句都是由下片承句而来构思,构思什么“禁”目的:连贯流畅并在高潮中渐渐落幕,一块来看看让作者禁了什么?
6,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1)叠词:
晓也:时令名词+副词的词组,“拂晓时分”,“也”在这作加强叠词语气的作用,(例时间是五更)让作者禁了什么呢:天快亮了要去执行皇上的任务。
(2)三叠句:
第一叠是第一拍来作基础,作者再这摊破的是名词:“星”,(喝火令摊破是:名词)。第二叠:第二拍在第一拍的基础时间上递进一点,月儿也沉下去了第三叠:第三拍,是在第一第二拍的基础上加以承接递进“以物喻人”。
第一叠:星, 第二叠:月,星,月属并列名词,第一叠,第二叠是并列递进, 第三叠:雁行低度,(在这作承接递进),喝火令要求三叠必须有层层递进的关系。(也叫三枪)。
解析:拂晓时分星稀了、拂晓时分月儿西沉了,拂晓时分雁飞得很低,(另说)。
*7*,“喝火令”词牌,乃孤体,没有其它参考版本,因为黄庭坚让元明两朝的才子不敢涉及尊“黄庭坚的喝火令”为正格(钦定词谱),也有“变格喝火令”词谱只是没有火味。
三叠衬句作者是用“叠字摊破开句法。”这个牌子有一个非常独特之处:就是它的“摊破(开)句法”,使一个本可完整的句子,分几段表达,(第一拍,第二拍,第三拍)加强了其中所要表达的意味,也使词的节奏更加鲜明,也就是最后一句事先得准备一个“完整的六言律句”!然后把这个六言句摊开,叠成三句,前两句各取六言中的前二字,第三句取用其后四字。最后一句干脆利落,例:“星月雁行低度”。
在节奏,意境上具有层层递进,让人回味不止,这个词牌不常见,宋词里词牌喝火令应该宋朝才子有填过的,只是黄庭坚在当时宋朝词人里是前10名的大才子,又是苏轼的大徒弟,但唯有黄庭坚的一首喝火令留传了下来,实属遗憾,为什么遗憾,没了对比。
8, 不会寄芳音。(结句也是对应句)作者内心无奈的写照。
仄仄仄平平
结构: 2 1 2
解析:不会给我寄来佳人的音讯了,因为作者要押貌美女子到边塞去,再也见不到了。
故事讲完了要结的,黄庭坚结的看是词题“见晚情如旧”,但是不是这样的,“星月雁行低度”星月:表示夜晚, 雁行低度:作喻:人像夜晚受惊的雁飞走了,受惊雁飞走了,当然不会有雁再寄来音信了,一气呵成。(双关语)
9,先说说三叠句:
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
三叠句中藏有一衬句:第一叠笫三字:星,第二叠笫三字:月,第三叠笫三,四,五,六字雁行低度,组成一句:六言句与上片六言句相衬。
三叠中六言衬句: “星月雁行低度”,应用了“摊破(开)句法”。
10,最后看看黄庭坚的衬应句是否工整:
烟水 数年魂梦,(情语) 无处 可追寻。(情语)
并列名词 副词
星月 雁行低度,(景语) 不会 寄芳音。(情语)
并列名词 副词
这就是完美的衬应句,衬句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同,对应句: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喝火令有二仗了,衬应句再弄的像仗句是的,1,容易坏意,2,有堆彻的嫌疑,3,对偶句都只对上一两个词性OK了,衬应句也就不易讲究字字来对了,看的是造句的内容。
如果摊破的是并列动词,并列形容词等,相对衬的句,每句第一字词性要相同,可以的,只摊破名词太窄了,易造成网上千篇一律,不符合词的特点:潇洒飘逸,所谓衬句要用并列名词吗,答案:不一定要用,因为衬句手法没要求非要是并列名词起。在这可以突破的:上衬句叙离,对应句叙合(一反一正),下衬句叙合,下对应句叙合。闺怨婉约词调特征:是以“离合或合离”来填的,不同于其它词调的特征。
烟水 数年魂梦,(情语) 无处 可追寻。(情语)
并列名词 副词
星月 雁行低度,(景语) 不会 寄芳音。(情语)
并列名词 副词
批语:这叫一正一反
11,本词最大疑点在:“星月雁行低度”,是否有递进的作用,
答案:肯定是有递进的作用,分析这句的意思。
黄庭坚从深夜且直到快天亮都还不能入睡,在窗前看见星星稀少,月儿也开始沉下去了,深夜至天快亮这段的时间里,一般是见不到雁飞行的,只有一种可能,再这是用惊吓或受伤的雁喻:作者此时的心情和受伤雁是一样的。(怎就天快亮了)
作者用了:并列递进+承接递进。
12,大结句:
喝火令有什么作用呢,很关键的:从语言艺术上来欣赏,喝火令不是直接来叙述,“情由景生”“景在情中”,这是一首结构精美工巧之作佳词。 还是一首描写离情别苦的闺怨词“景为情设”。
黄庭坚的喝火令 词题叫:“见晚情如旧”写给北宋最有名的歌妓:谢才英。
注:
(1)一正一反指:上衬句叙合,上对应句叙离,下衬句叙离,下对应句叙离。
(2)一反一正指:上衬句叙离,上对应句叙合,下衬句叙合,下对应句叙合。
本人也曾经填过几首喝火令,现录一首于下,供诗友们参考:
喝火令 寻梅
作者:往事如烟 (柏占山)
踏雪西湖畔,寻梅北岸边。(221)
暗香弥漫沁孤山。欣赏万千疏影,时暮却留连。
蓓蕾含春信,花枝带笑颜。(212)
共随诗酒慰心田。
醉了清风, 醉了夜婵娟,醉了碧空星月,梦里度流年。
二仗:
踏雪西湖畔,寻梅北岸边。
蓓蕾含春信,花枝带笑颜。
摊破及衬应:
欣赏万千疏影,时暮却留连。
清夜碧空星月,梦里度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