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卷3季春纪5圜道诗解2主圜令正臣方分定
《吕氏春秋》卷3孟春纪5圜道诗解2主圜令正臣方分定
题文诗:
圣王法之,以令其性,以定其正,以出号令.
令出主口,官职受行,日夜不休,宣通下究,
瀸和民心,遂于四方,还周复归,至于主所,
此圜道也.令圜情正,则可不可,善其不善,
无所壅矣.无所壅者,主道通也.令者主之,
所以为命,贤与不肖,安危所定.人者之有,
形体四肢,其能使之,为能感知.感而不知,
形体四肢,不任使矣.人臣亦然,号令不感,
不得而使.有而不使,不若无有.君主也者,
使非有者,舜禹汤武,以情牧民,以无御有,
真情使然.先王之立,高官者也,必使之方,
方则分定,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下不相隐.
尧舜贤主,以贤为后,不与子孙,犹若立官,
必使之方.今世人主,欲世勿失,与其子孙,
立官不方,以私欲乱,所欲者远,所知者近.
今五音之,无不应也,其分审定.宫徵羽角,
各处其处,音皆调均,不可相违,此之所以,
无不受应.贤主立官,有似于此.文武百官,
各处其职,各治其事,以侍其主,主无不安;
以此治国,国无不利;以此备患,患无由至.
【圜道原文繁体】
聖王法之,以令其性,以定其正,以出号令。令出於主口,官職受而行之,日夜不休,宣通下究,瀸於民心,遂於四方,還周複歸,至於主所,圜道也。
令圜,則可不可,善不善,無所壅矣。無所壅者,主道通也。故令者,人主之所以爲命也,賢不肖、安危之所定也。人之有形體四枝,其能使之也,爲其感而必知也。感而不知,則形體四枝不使矣。人臣亦然。号令不感,則不得而使矣。有之而不使,不若無有。主也者,使非有者也,舜、禹、湯、武皆然。
先王之立高官也,必使之方,方則分定,分定則下不相隐。堯舜,賢主也,皆以賢者爲後,不肯與其子孫,猶若立官必使之方。今世之人主,皆欲世勿失矣,而與其子孫,立官不能使之方,以私欲亂之也,何哉?其所欲者之遠,而所知者之近也。
今五音之無不應也,其分審也。宮、徵、商、羽、角,各處其處,音皆調均,不可以相違,此所以無不受也。賢主之立官有似於此。百官各處其職、治其事以待主,主無不安矣;以此治國,國無不利矣;以此備患,患無由至矣。
【原文】简体
圣王法之,以令其性,以定其正,以出号令。令出于主口,官职受而行之,日夜不休,宣通下究,瀸⑧于民心,遂于四方,还周复归,至于主所,圜道也。
令圜,则可不可,善不善,无所壅矣。无所壅者,主道通也。故令者,人主之所以为命也,贤不肖、安危之所定也。人之有形体四枝,其能使之也,为其感而必知也。感而不知,则形体四枝不使矣。人臣亦然。号令不感,则不得而使矣。有之而不使,不若无有。主也者,使非有者也,舜、禹、汤、武皆然。
【注释】
⑧瀸:和洽。可不可,善不善:使不可者可,使不善者善。前面的“可”、“善”用使动用法。
【译文】
圣王效法它,用来保存自己的本性,用来安定自己的生命,用来发号施令。号令在君主的口中发出,官员接受并去施行政令,日夜不停,宣布通知下达到底,合于民心,于是四方遍颂,这样就会旋转再归来,上达到君主之处,这就是圆道了。
号令施行符合圆道,那么使不合适的合适,使不好的变得美好,没有闭塞的地方了。没有闭塞之处,也就是君主的治理通畅。所以发号政令,是君主把它当成性命般重要的东西,是君主贤明还是不肖,国家安定还是危殆的决定因素。人有形体四肢,人能够支配身体各部分,是因为它们受到感觉触动而必定知道。没有感觉的话,那么形体四肢就不听支配使唤了。臣子、百姓也是这样。号令不能使其触动,则无法支配使唤他们了。有臣民而不听使唤,不如没有。君主,就是要使唤本来不属于自己的臣民,舜、禹、汤、武都这样。
【原文】
先王之立高官也,必使之方,方则分定,分定则下不相隐。尧舜,贤主也,皆以贤者为后,不肯与其子孙,犹若①立官必使之方。今世之人主,皆欲世②勿失矣,而与其子孙,立官不能使之方,以私欲乱之也,何哉?其所欲者之远,而所知者之近也。今五音之无不应也,其分审③也。宫、徵、商、羽、角④,各处其处,音皆调均⑤,不可以相违,此所以无不受⑥也。贤主之立官有似于此。百官各处其职、治其事以侍主,主无不安矣;以此治国,国无不利矣;以此备患,患无由至矣。
【注释】
①犹若:等于说“犹然”,仍然。②世:父死子继叫世。兄终弟继叫做及。③审:确定。④宫、徵、商、羽、角:我国古乐五声音阶的五个阶名。⑤均:调和。⑥受:应和之意。
【译文】
先王设立高官,一定使他符合方道,符合方道就能确定职分,职分确定就不会出现臣下互相隐瞒的情况。尧、舜,贤明的君主,都用贤能的人作为自己君主之位的继承人,不肯把这个位置给他们的子孙,就像设立官员必须使他符合方正之道一样。当今世上的君主,都想世代不失去君主之位,于是把这个位置传给自己的子孙,设立官员不能使他们符合方正之道,用私欲扰乱了它,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他们贪求的太远,而见识太短浅。如今五音无不应和,这是因为它们各自分属的乐律决定的。宫、徵、商、羽、角,各在自己的位置,音律都调准确,不可以有差误,这就是五音无不应和的原因。贤明的君主设立官职就像这样。百官各自处在自己的职分位置、治理自己的事务来侍奉君主,君主没有不安乐的了。用此治理国家,国家没有不兴盛的;用此来防备祸患,祸患没有理由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