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姓考源和平阴肥城《甲氏族谱》
甲姓考源
和平阴肥城《甲氏族谱》
甲姓考源
传统姓氏典籍认为甲姓渊源有多种。《姓纂》《风俗通》言源于子姓商朝君王太甲之后,后裔以先祖名字为氏。太甲,又称大甲,是商王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又源于春秋时郑大夫石甲父之后,以祖父字为氏。《通志·氏族略》《姓觿》《姓氏考略》《风俗通》,把郑大夫石甲父误作甲石父和甲丕甫。又言春秋时楚国芈姓同宗公族。引虚幻的《庄子·庚桑楚》:昭景也,甲氏也。《路史》云:“楚公族有甲氏。”这些甲姓源头都不可靠。
《古今姓氏书辩证》对甲姓后半部分考证较为得当:曰出自商王太甲之后。庄子曰:公族昭甲。然则芈姓之后,其公族大夫有甲氏。当以庄子为正。《韵谱》曰《左传》郑有甲石父。误矣。甲父姓石,非石父姓甲。潘安仁《关中诗》曰:谬彰甲吉。甲姓吉名,羌奴也。李善注《文选》曰:晋人灭赤狄,甲氏乃其先也。甲父。古诸侯国,因以为姓。髙平县东南有甲父亭。即其地。
甲姓祖源出狄族,具体出古赤狄族甲氏部族,主要活动在今山西长治武乡县西部,春秋中叶迁到今长子县西。被晋国灭族后,甲氏部族分散至各处,称为甲氏。《左传》宣公十六年(593)晋人灭赤狄甲氏。或云潞子之附属甲氏,后灭于晋荀林父,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甲氏故城在今河北鸡泽境。又复姓甲父改。《左传》载甲父之鼎。杜预注:甲父,古国名,高平昌邑县东南有甲父亭。在今山东金乡县南。复姓,汉有侍御史甲父沮,见《通志·氏族二》。后改单姓甲。
有源于古交趾的甲姓。古交趾甲峒部落大聚氏酋长大聚承贵,娶福建李公蕴女,改汉姓甲。熙宁九年(1076),甲承贵被北宋大军讨平,部众溃散,族人归隶于机郎县。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甲峒者,交趾大聚落,主者甲承贵,娶李公蕴之女,改姓甲氏。承贵之子绍泰,又娶德政之女。其子景隆,娶日尊之女。世为婚姻,最为边患。自天圣五年(1027),承贵破太平寨,杀寨主李绪。嘉祐五年(1060),绍泰又杀永平寨主李德用,屡侵边境。至熙宁大举,乃讨平之,收隶机郎县。”后裔世居云南、广西一带,为壮族姓。
有源于满族。据《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勒第氏所冠汉姓有甲氏。唐朝末期女真酿剜氏,金朝称钮旺坚氏、牛王吉颜氏,后冠汉姓为甲等。完颜氏,明时一支称作王甲部,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甲氏。珠(朱)佳氏,源出女真术甲氏,后多冠汉姓为甲氏等。术甲臣嘉(?—1222),金北京路女真人,官知延安府事,转元帅左都监。后裔子孙即有以复姓,省文改为甲,融入汉族。在《金史》列传四十一。
有源于蒙古族。元朝蒙古族阿拉坦胡雅克氏,汉语义金甲。源出成吉思汗帐下的金甲武士,逐渐形成教大的独立部族。明朝初期有后裔子孙称甲姓,为汉族世代相传。锡伯族有完颜氏。扎思瑚哩氏,亦称甲思胡里氏,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甲氏。有源于藏族。清朝四川明正土司辖木雅,藏族氏族姓为坚赞,后改姓甲。
甲姓属于罕见姓氏,在今山东济南市、平阴县、肥城市石横、东平县、昌乐县;河北固安、围场,山西太原、运城、临汾,河南卢氏,湖北老河口,四川合江,台湾;广西钦州市、北海市;越南北部与中部地区等,均有分布。甲姓在中国大陆地区约1万,排名第701位,在台湾省名列906位。肥城平阴一带甲氏有千年渊源,是主要聚集地。石横五村居委会主要姓氏甲占第四位。《石横镇志》载:在石横村姓甲的有几十户,后衡鱼也有甲姓。
金朝平阴甲姓登科折桂
查找地方志和金石文字资料中的平阴肥城甲姓。金代大定十四年(1174)清凉院王去非撰文石碑,助缘(出资)有甲崇之和前益都令甲申之。大定二十五年(1185)党怀英《王去非墓表》称:“东阿张子羽、茌平马定国、奉符王颐、东平吴大方与其兄大年、郭弼、赵宪懿、甲公绰诸公,与先生相友善,讲论道义,援据古今,以孔孟所传为诸儒倡。”有石横人甲绰。那么可以知道金代的进士翟升《群贤登第诗》首句“陶山先生主文盟”,原注:申公绰号陶山。当为甲绰号陶山。陶山先生甲绰主持平阴县学文盟,推动平阴学风繁盛,“吾乡士风天下冠”。石横靠近陶山,而陶山以范蠡归隐处闻名。甲绰以陶山自号,借以表明其地域标志,也表明归隐的心迹。到清朝,外来的唐仲冕号使用相同号表明心迹。甲绰与王去非是一辈人,早于王去非20年约1160年左右去世。沈仁国《金明昌进士辑补》考证:金朝平阴进士有甲振。翟升诗歌《群贤登第诗》在“申振”名下写道:“申氏名族世共知,后之苗裔振复奇。潜遗祖德借余论,又向蟾宫折桂枝”。当为甲振。万历《兖州府志》还载:在平阴县东南,有折桂亭,称“金时有甲氏子弟十人,相继登第,仕皆显达,时人美之,为建此亭”。《肥城县乡土志》卷五《耆旧录·名臣循吏·金》:“甲振,明昌二年(1191)以词赋登第,官平山府推官,卓著政绩。其里居在邑石横村,后裔尚繁。而甲氏子弟十余人,相继登第,仕皆显官。时人美之,建折桂亭。今圯,邑自宋改入平阴,故互见平阴志。”按《平阴古迹志》有折桂亭,在县东。按康熙《肥城县志》有岁贡甲第、甲一中。
从以上考证可以知道:金朝肥城石横村属于平阴县,石横甲氏为地方名族,人才济济。陶山先生甲绰主持平阴县学文盟,推动平阴学风繁盛,士风为天下之冠。甲振登明昌二年(1191)词赋科第,官任平山府推官,政绩卓著。当时人赞美之甲氏,曾建折桂亭褒奖。
平阴肥城《甲氏族谱》
肥城石横《甲氏家族谱》谱本,堂号弘承堂,创建者甲付军;平阴山头甲氏谱,堂号福德堂;平阴龙洼甲氏族谱,堂号载厚堂。
平阴肥城合谱《甲氏族谱》上下卷,2013年修订版。文字竖排简体有标点符号,此谱动词续都写做序。入谱族人集聚在龙洼、石横、平阴城、山头、衡鱼、陈屯、龙王庙、孙庄等地。
道光十年(1831)22世甲善述字宏烈的《原序》说:祖贯河南郑州,郑国上大夫石甫之裔。始祖素,自宋初来仕平阴,官满后建居城西山头,入籍为家修墓。以石横村为别墅。在金世人丁繁衍,后因兵火战乱,惟尚存五六支。甲足钦字文明,依残谱半册修辑,参考茔墓古碑府县志书,共为一册。
1962年,27世甲承和的《重序谱序》云:祖先自古所传孝友家风,乐善好施,简单朴素,克勤克俭的潜隐之惪(德)和治家原则。立家平阴城西山头村。祖茔在平阴城东南和城西上盆王庄。散居华口后寨,有甲家寨之称。皆有碑记。所见庙宇无不施舍。石横村外施舍义地十二段,独修三皇庙、北极阁等。甲伦经等倡议重修族谱。1962年《甲氏族茔简序》实际是家族茔地变迁的详细叙述,有许多碑记。后有1962年《重序族谱人员》《续字辈》。字辈为:承宗福庆广,传经开泰祥。贻泽培宪远,树贤保安昌。孝兆忠振启,旭腾临才纲。
2013年《修序族谱有感》《修序族谱委员会成员》《修序族谱序言》《甲氏字辈简述》《修续字辈》。2013年的《始迁祖世序简介》介绍:甲素,宋初为平阴令入籍。甲珅,《泰安府志》记载为宋朝举人,任河南推官。陶山(甲绰),《平阴县志》记载子弟十人相继登第。甲振,金明昌五年(1194)辞赋进士,仕平山府推官,翟升诗赞之。2013年《甲氏族谱》题佥为石仲琦,并作《中华甲姓渊源简考》,考证石甲父后裔为甲姓。平阴书法名人石仲琦,又名存玉,洪范山村人,解放前老教师,境内碑刻牌匾多出其手。
《甲氏族谱》记载:甲氏祖籍河南郑州,祖先系春秋时郑国大夫甲石甫(石甲父)后裔,宋朝甲素曾在平阴县为官,三子在福山下的石横镇置业。《甲氏族谱》说金朝曾有进士,但是查不到延续的世系。《始祖世列》的始祖甲班,生二子。长甲兰台,字藏书,号南山;子甲远非,字隐谷,号深岩。移居肥城石横。次子甲云台;子甲去非,字咨沂,号澂渊。留居平阴山头。今传到二十六七代。石横原存移居之谱。甲氏后人有人转向武术和商业,非常成功。
附录:甲氏文献
上图为义和团攻打教堂时修建的城堡
甲士威
义和团时期,出现平阴县山头村人著名头领甲士威和亲侄甲伦元(生于1880年)。叔侄俩自幼尚武,先后在少林寺学武。甲士威性情耿直刚烈,处事公道,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是很有影响和号召力的人物。甲伦元精明强干,善交际,人缘好,很受父老乡亲喜爱。叔侄二人在当地组织数十名青年,利用农闲时间学拳练武,强身健体。传教士与清廷官府相互勾结,欺压百姓,激起一般民众的强烈反抗。甲氏叔侄在平阴一带组织义和团、大刀会。1897年,村民甲士威被拥为大师兄,山头村为总坛,王甫成、张豪等4人由黄河北来山头村,又在桥口等村设拳场,发展义和团团民1000余人。1899年4月,首领朱红灯来平阴县山头村,与甲士威结为兄弟,共同酝酿攻打洋人教堂。8月至11月,以甲士威为首,会合茌平、肥城的义和团团民5000余人,先后攻打平阴县的白云峪等教堂。1900年春,义和团、大刀会5000余人攻打平阴县南关教堂。7月13日,甲伦元率领义和团北上,与各地义和团会合攻打天津总府桥、老龙头火车站,围攻北京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外国大使馆。7月15日,近4000人围攻平阴县城借粮未果。7月18日,百余人攻入平阴南关教堂。袁世凯派武卫军驻平阴南关等,7月29日甲士威遭袁世凯驻军杀害。[甲吉华、张兴奇《平阴县义和团及大刀会首领甲士威、甲伦元》,《春秋》2008年4期。]
甲氏药膳瓯鸡传承人甲承强
第二十七代甲承强,肥城石横五村人,1969年1月出生,初中文化,出生在商贾世家。高祖是当地瓯鸡瓯制的名师、甲氏瓯鸡的创始人。甲氏瓯鸡成为当地百余年来的石横名吃。第五代甲承强继承原始秘方,成为甲氏瓯鸡的唯一传承人。
甲氏瓯鸡具有食补+药补的特质,生产的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特别在农历八月前,人们排队购买甲氏瓯鸡,成为石横消费的抢手食品。甲承强十几岁就跟随曾祖学习瓯鸡技术,从鸡的购买、屠宰、配方、调料、瓯制技术,从火候的掌握到瓯制完毕,再到市场投放,十几项技艺他都记忆在心,全程掌握。独立经营之后,在传承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学习借鉴新技术,定制专门瓷瓯,研究专设的灶炉,不断创造适应形势的新包装,赋予甲氏瓯鸡的新内涵,把甲氏瓯鸡做大做强,并参加省内外的各项厨艺大赛。
2013年获入“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艺得到国家保护;2015年取得国家专利认证;2016年10月荣获“泰山名吃”品牌。2017年,在山东电视台“百姓神厨”栏目内一展厨艺,荣获了“山东神厨”称号,使甲氏瓯鸡名满齐鲁大地。载入2020年出版的《石横镇志》。
甲氏瓯鸡传说
泰安西麓,黄河以东,平肥交界之处,有一座山叫福山,山虽不高,崖不陡峭,但是山坳之间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下有个古老的镇子叫石横镇。镇子北依福山、南蹬汇水,是块土沃人杰的风水宝地。镇上住有一户甲氏商家,几代相传的甲氏瓯鸡百年生意甚是红火,誉传黄河东西,泰山南北。
当地民间传有“八月初一瓯只鸡,一年无病好身体”的民谣,这是怎么来的呢?据《甲氏族谱》记载,甲氏祖籍河南郑州,祖先系列国时郑国上大夫石甫公之后裔。金朝进士。大宋年间甲氏后裔甲素,曾在福山之西的平阴县城为官。在任期间清廉好友,主政有方,深受百姓爱戴。可惜,平阴一带河水连年泛滥,祸及沿岸百姓。县令勤政治水,积劳成疾,卧床不起,几经大夫调治无果。当时正值七月下旬,天气炎热,卧在床上如蒸如煮。在万分着急之时,忽有一位白须童颜老道登门问诊。老道自称到福山云游,言闻甲县令亲民如子,病因治水救灾所累,愿授祖传秘方,为大人治病。家人甚喜,按老道所授,在阴历八月初一凌晨,北斗星未落之时,用山养雌鸡一只,露水浴之,中草药多味,放入瓦罐中,用黄土封口,再用福山上的柏灵枝文火慢瓯,隔日取出,汤淸骨化,飘香四溢。县令饮汤食肉,三天后精旺神足。欲到福山答谢,老道早已不知去向。甲县令为感恩,命其三子在福山下的石横镇置业娶妻,开办了甲氏药膳瓯鸡店铺,并在每年的八月初一这天搭建粥棚,让百姓免费品尝药膳瓯鸡。药膳瓯鸡制作技艺被甲氏后人代代相传。甲氏第二十七代甲承强在传承原始秘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增加科学配料,使新一代甲氏瓯鸡更突出文火慢瓯汤汁的鲜美滋味,更强化治病保健、延年益寿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