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近500家乡村民宿中约400家位于崇明 打响“崇明民宿”生态岛将成“民宿岛”
崇明田间地头的浓浓绿意掩映着一座座乡间老宅。以往老宅的利用率很低,随着“民宿”新业态在崇明逐渐兴起,这些老宅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这几年,崇明民宿的热度居高不下,政府也一直在引导、鼓励民宿产业发展。不久前,崇明区文旅局宣布下半年将集中创建150家星级精品民宿。其中,五星、四星、三星预计各占三分之一。此轮民宿评定将与市里星级民宿评定并轨,区文旅局将对符合条件的民宿给予不同程度奖励。
做民宿真的赚钱吗?未来的崇明民宿产业将往什么方向发展?
为何选择崇明开民宿?
刘庆是崇明民宿产业“吃螃蟹者”。2014年,他把位于向化镇春光村建于1984年的自家老宅改造成LOFT风格的现代民宿“知谷1984”,2016年底对外经营。统计数据显示,在疫情来袭前,上海的乡村民宿已有近500家,其中约400家民宿集中在崇明区。明年花博会期间,这些民宿将成为接待海内外游客的中坚力量。
崇明和民宿,为何能互相看中?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产业导向适合民宿“自然生长”。同时,崇明有很多闲置老宅,盘活这些老宅、创造新的价值是当地村民和政府的共同愿望。崇明需要民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乡村“正名”。“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乡村是'土’的。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新兴产品,可以提供复合度很高的体验,有民俗文化、雅致的空间、美食,还有'有趣的灵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人们对乡村的刻板印象。”刘庆说。
“耘舍”是位于崇明区向化镇的一家民宿,主人刘扬是来自北京的设计师。几年前,她被崇明的生态环境吸引,决心在这里营造梦想中的乡村家园。今年4月,“耘舍”落成。
刘扬选择在崇明开民宿,除了看中崇明的生态底子,还看中了由上海市区前往崇明一路上空间转换的“仪式感”。“由上海市区到崇明,要转换城市道路、高架、江底隧道、跨江大桥、乡间干道、乡村小路等不同类型的道路,空间转换的感觉非常鲜明。这种转换能让人慢慢形成'拥抱乡村’的情绪铺垫,每次旅程都仿佛在经历穿越。”
民宿怎样才能赚到钱?
做民宿,到底赚不赚钱?刘庆告诉记者,不同类型民宿的经营模式和“赚钱之道”并不相同。
目前,民宿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原乡民宿”,即村民自掏腰包改建自家老宅;第二类是“农庄”,经营者承包上百亩土地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把自家宅子或租的农宅改造成民宿;第三类是开心农场;第四类是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后以村组为单位整体承租农宅改造民宿。
“对'知谷1984’这样的原乡民宿来说,'赚不赚钱’是一个伪问题。这类民宿的经营压力并不大,甚至不少人并不是奔着'经营民宿’这个目标去的,本质上只是装修自家的老房子。这类民宿没有房租成本,投入的装修费用都用在了自家宅子的改造上。”刘庆告诉记者,目前崇明民宿中近7成是原乡民宿,这些民宿的抗风险能力较强。
其他几类民宿怎么赚钱?在不少民宿经营者看来,目前上海乡村民宿的客人以“都市人”为主,要想尽办法给他们提供有特色的乡村体验。
中兴镇的“久居”民宿,由多栋民宅改造而成,属于“农庄式”民宿。民宿主人印刘琼是“80后”崇明姑娘,别人喜欢叫她“印子”。除了租下几栋邻居的房子,她还把门前100亩的流转土地租了下来,种树、种花、种菜、建草坪、建游乐设施。综合计算各种费用,“久居”目前一共投入了1500万元。
这么大的手笔,在崇明民宿经营者中并不多见;而印子的经营理念,也和别的民宿经营者不太一样,“并不是所有客人都是文艺、小资的,也有人喜欢热闹。我在崇明长大,知道乡下什么好玩,也知道城里人爱玩什么,两者结合起来才有更好的效果。”
在“久居”,印子开了一间看似与民宿的“常规气质”格格不入的KTV,原本不被看好,如今这间KTV的利用率却极高。此外,印子还准备把休闲体育融入民宿经营中,比如打造五人制足球场、卡丁车场、水上桨板等。其中,水上桨板的码头正在建造中,预计今年9月投用。
民宿产业的未来如何?
最近几个月,选择到崇明民宿“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游客络绎不绝。尽管生意很火,但刘庆并不认为崇明民宿已是成熟产业,“民宿的规模效应很重要,我认为崇明全域的三星以上民宿达到1000家以上、每家一年至少有100万元的营业收入,这个产业才算形成。区文旅局集中创建150家星级精品民宿是很好的发展契机,不少人的创业热情被点燃,这是好事。未来,崇明可以朝着'民宿岛’的方向发展。”
印子告诉记者,要让民宿从“盆景”变成“苗圃”和“森林”,各家民宿必须抱团发展,走差异化路线,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体验。她认为,“崇明民宿”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品牌统一对外,内部再进行资源整合调配。目前,崇明已出现了专门的民宿运营方,协调客源和房源,让供需两端精确匹配,统一的App订房平台也正在开发中。
“我对市场持乐观态度。不过,人们的消费理念在不断升级,民宿从业者的经营理念必须跟得上,要不断创新,如果只是'吃老本’,就会被淘汰。”刘庆说。以“知谷”为例,几年前就和知名厨师合作,打造中西合璧的餐饮产品“飨宴1984”,食材大多以崇明本地农产品为主,推出不少创新菜。“花无缺”就是“知谷”新近创新的菜品:把花菜的“花”削掉,留下花菜秆,轻度腌制后做成爽口的冷菜。“花菜原本是普通的食材,经过我们的创新后,配上娱乐化的命名,已成了很受欢迎的网红食品。”
刘扬认为,崇明民宿应该走精品化路线,但这种“精品化”并不仅体现在价格上,而要在服务和体验上带给游客全新的感受。“民宿不仅是'宿’,在这一方空间内,应该承担更多的交流互动功能,把瑜伽、崇明土布、茶道、烘焙等文化创意元素融进去。”
如今,崇明区已初步形成建设镇虹桥村、竖新镇前卫村、竖新镇仙桥村、绿华镇绿港村等多个民宿集聚区。崇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崇明将借明年花博会契机,加快推动生态民宿产业发展,届时全区中高端民宿将接近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