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春节易发作,中医治疗有奇效附:罗永佳教授医案分享
胃脘痛简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是临床脾胃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现代西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胆道疾患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皆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
《黄帝内经》云:“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然现在人冬夏日喝冷饮,喝奶茶、咖啡,深夜吃夜宵,饮酒无度,暴饮暴食等不正常的饮食方式,导致胃痛发作。又加上工作压力大,加班熬夜,春节期间饮食无规律,导致免疫力下降,更易出现胃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等,导致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多与肝、脾相关。
罗永佳教授对胃痛治疗除对脾虚湿停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外,常按不同分型进行加减辨治,
1. 寒邪客胃:当以温胃散寒,行气止痛。常用高良姜、砂仁、香附、乌药、陈皮、木香等。
2. 饮食伤胃:当以消食导滞,和胃止痛。常用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陈皮、蒲公英等。
3. 肝气犯胃:当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常用柴胡、芍药、郁金、香附、佛手。
4. 湿热中阻:当以清化湿热,理气和胃。常用栀子、蒲公英、白头翁。
5. 瘀血停滞:当以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常用丹参、三棱、莪术、蒲黄等。
6. 胃阴亏耗:当以养阴益胃,和中止痛。常用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
7. 脾胃虚寒:当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可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8. 脾气失运:当以健运脾胃。常选用砂仁、神曲、麦芽、枳壳,
病案分享
初诊日期:2020年1月7日
赵某,男,38岁 发病节气:小寒
主诉:胃脘部胀痛3周。
现病史:患者自诉近3周来出现胃脘部胀痛,饥饿时疼痛发作,进食后疼痛缓解,反酸,口干,稍口苦,易疲惫,大便质稀,2次/日。自诉平时工作压力大,睡眠较差。
既往史:曾于2019年12月30日在我院门诊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13呼气试验提示:阴性。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腹软,胃脘部轻压痛,肠鸣音正常。舌淡,苔白,脉细滑。
中医诊断:胃痛
证侯诊断:脾胃虚寒、肝气犯胃
西医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治法:健脾和胃,疏肝理气
处方:党参15g 茯苓15g 白术20g 柴胡10g
郁金10g 佛手10g 香附10g 法半夏12g
淮山10g 陈皮15g 甘草3g 砂仁10g(后下)
蒲公英15g
复诊:2020年1月14日
主证:胃脘部胀痛好转,时有嗳气,咽痛,仍口干、口苦,晨起刷牙时干呕,疲惫感减轻,大便成形质软。舌淡,苔白稍腻,脉细滑。
诊断:胃痛
治法:温中健脾,疏肝和胃
处方:党参15g 茯苓15g 白术20g 干姜10g
佛手10g 香附10g 白豆蔻10g 砂仁10g(后下)
法半夏10g 陈皮10g 甘草3g 蒲公英15g
玄参10g
广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罗永佳教授认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多数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部胀闷、嗳气、反酸、食欲减退等。
罗永佳教授认为,胃痛虽病灶在胃,但涉及脾与肝。胃与脾同属中焦,与脾相表里,脾运化失职则胃受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出现胃痛、反酸、嗳气等表现。同时也会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即“土壅木郁”。该患者素体脾虚,加之长期工作压力大,导致脾胃虚弱,肝气郁滞。表现为饥饿时胃痛即发作,反酸,大便稀。故方中以参苓白术散为主健脾益气,加柴胡、佛手、香附、郁金之品疏肝理气,蒲公英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常服、久服。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蒲公英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第二次复诊时因出现咽痛,故加玄参利咽止痛。
饮食调护:保持生活规律、调节工作节奏、保证充分睡眠、缓解工作压力, 戒除烟酒,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以温、软、淡、素、鲜为宜。烹调方法以蒸、煮、炖、烩为主。避免长期摄入粗糙、刺激性食物,伴有腹胀者,少吃产气食物及甜食,如大豆、红薯黄豆等。伴有消化不良者,宜吃面食、小米粥等,小米、馒头养胃,可做主食。大米中含酸,应少吃米饭。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均有养胃效果,尤适合胃寒患者。枸杞、银耳、红枣、核桃都可入菜或零食。南瓜含有维生素和果胶,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促进炎症愈合。
(罗永佳名医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