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望山月:没有月亮的城市夜空没有诗意,没有故乡
城市的夜空中没有月亮。没有月亮的城市夜空也就没有了诗意,没有了故乡。
故乡与月亮有关。故乡的月亮总是那么高远、宁静、安详。
认识到月亮与故乡相连是与一首诗有关。儿时阅读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总也弄不明白诗歌的深刻情感,但诗歌中的“月亮”与“故乡”这两个词语便牢牢占据整个心灵。离故乡越远,越思念这两个词语,思念故乡的山山水水月月。
带“故”的词语大都有一种哀婉、感伤、依恋的味道,比如故土、故园,比如故都、故国,比如故交、故人,比如故里、故乡。“故乡”是指出生或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它陈述一种曾经的生活状态,是对一种过去的追忆和思念。思念的时候,就难免有深厚的情感。
现在居住在一座城市的西北隅。住在高高的29楼,客厅外有一宽敞的阳台。装修时,特意把阳台设计成我的书房,拆除栏杆,装上落地窗。傍晚时分,我喜欢独自坐在窗前望眼底这座城市,看城市上空慢慢升起的月亮。我很庆幸自己住在这座城市的边缘,这里离城市很远,离月亮很近。这北方的城市冬天也很少下雪,几乎每天都是晴天,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月亮。
诗意的月亮依旧高远、宁静、安详,只是没有了背景,仿佛少了些味道。这里没有一片山,一片山也没有。为了看山,我曾经驱车百里。没有山映衬的月亮,显得孤单没有牵挂。其实月亮是有牵挂的啊!“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的这首《关山月》描绘了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和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明月的柔情关切与天山的豪放雄阔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相思与牵挂纵贯全诗,感动与影响流淌至今。
我特别喜欢李白的那首《峨眉山月歌》,诗歌这样写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是诗人思念不已。从清溪上船的诗人站在船头,目光注视着那山、那水、那在波浪上跳跃的月光。他感觉到月亮像一位老朋友在为他送行,与他一到想广阔的人生前景进发。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有山映衬的月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加有情,山是阻隔也是相思,没有阻隔的相思还是相思吗?
李白一生游历万里,看过无数个有月的夜晚,但他始终对娥眉山月情有独钟。他在《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写到:“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可以说,李白对峨眉月始终未能忘怀,就是万里远游之后,也一直既看且忆,更感觉她相伴而行。而今在黄鹤楼前看见来自故乡的僧人,也好像他带来了峨眉月,这明月定将伴送他到长安去。这明月不仅照到江夏,照到长安以及周围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山月相伴。就连他的那首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诗歌《静夜思》据说最初的版本是这样的:“窗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我觉得这比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经过改写的现在通行的中文版本要好许多。原作原句里少不了“山月”二字,我想这应该是真实的。有月的夜晚思念都会油然而生,不一定非要等到“明月”升起的时候,几乎每一个夜晚,月亮都会在山的某一个角落升起。升起的月亮会使思念更加久远,更加深厚,更加自然。山是为思念而存在,有了山的存在和衬托,思念便不再轻飘而显得厚重庄严。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短笛,总在有月亮的夜晚响起。”一位诗人这样说过。山的存在使月亮不再孤单,月亮的存在使仰望它的人不再孤独。月亮就是这样一种神秘的存在,她温润的光泽,它高远、宁静、安详的个性,她亘古不变的东升西坠,月光下变得缥渺的世界,都能给人许多联想,许多安慰,许多思念!有时候,我就静静地坐在阳台上,仰头望月,一坐便是一两个钟头,痴痴的、呆呆的,像是面对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只用眼睛便可传递出无尽的思念,一切尽在不言中。在这一直是晴朗的夜晚,这种相望便成为了一种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