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盗了清东陵
谁盗了清东陵
1928年8月5号,路透社刊发了一条惊人的消息,第二天这条消息被中国各大报纸转载,一时间全国哗然国民政府为之震惊,民众议论纷纷。
在天津日租界的张园,有一个人听到这个消息失声痛哭,他止不住对天发誓:不报此仇就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这个人就是当时已经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是什么消息让溥仪受到这么大刺激比他当初被逐出皇宫的时候还要痛苦?原来这个消息就是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随葬宝物惊现于市井,清王朝最大的皇家陵墓清东陵神秘被盗。原来溥仪的祖坟被人家扒了。
盗案披露后许多民众团体纷纷电请国民政府呼吁究查主谋,严惩盗墓者,收缴殉葬国宝。那么清东陵究竟是怎样一座皇陵?它的被盗为什么会在全国上下引起这么大的反应?清东陵可不是一般的皇陵。
这是清东陵石牌坊的样子,为什么说它不一般呢/因为它埋葬的人物不一般,这里葬有顺治 康熙 乾隆 咸丰 同治五位皇帝和慈禧等皇后,另外还有136位嫔妃。
盗墓人最看重的是什么?自然是陵墓里的珍宝了。清东陵埋葬着这么多的帝王和后妃,其中还有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里面的珍宝自然是少不了。然而,要盗它技术难度可也是不小的。
北依昌瑞山,南靠金星山,东邻倒仰山,西傍黄花山。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清东陵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总面积大约2500平方公里,清朝帝后们的地宫上方堆砌着高大的方城明楼,后方则依山而建,如果不能准确的找到入口,想要进入地宫是非常困难的。清东陵这么大的地盘,盗墓小贼到了这种地方不要说地宫门了,可能连北都找不到,就算是误打误撞找着了还有各种机关在等着他们呢。
中国古代的帝王们尤其重视地宫的修建,因为那是他们灵魂转世的地方。在地宫修建的过程中重中之重是防盗,为了防盗,古代的帝王们不仅在地面堆起高高的封土,修建坚固的城墙,设置上千的士兵来防守,而且为了保密常常不惜杀掉修墓的工匠。清东陵的修建吸收了历朝历代的经验,在防盗措施上处心积虑防备周详,可以说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
但是防守的再严密也挡不住盗墓人的贪心。可是这清东陵不是有专人看守么?可惜时代变了。据一段历史资料片显示:辛亥革命之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优待清室的条件很快成了一纸空文。东陵,这座曾经驻有重兵看守的清朝皇家陵墓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和保护开始被兵匪侵扰。
清东陵被盗以后,护陵大臣毓彭被叫到了天津,假如溥仪还是皇帝的话他一定会斩了毓彭。可是已经从皇帝宝座上走下来的溥仪也只能采用家法:把他从宗室除了名。随后溥仪召开了所谓的御前会议,派出了自己的皇室成员前往清东陵料理后事,包括了随员 仆从 工匠在内共70于人。据清东陵文物管理处透露出的《东陵盗案汇编》的影印件中皇室成员宝熙的日记,其中1928年8月24日的日记,这一天是个星期五农历七月初十。宝熙在当天的日记里面详细记载了为慈禧重新收殓和尸体受辱的情况。其中有两段是这样写的:慈禧玉体在焉 面朝下 左手搭于背上 头发散乱 上半露体 下半有裤 有袜 袜已将脱 偏身均生白毛 面色奇白 有毛已满 两目深陷成黑洞 唇以下似有残破.....
曾经八面风光不可一世的老佛爷,如今却受到这般羞辱,连嘴都被撬开了,就为了盗她的夜明珠。这个盗墓贼未免实在做得太过分了,难怪溥仪痛心疾首。
有人指出,乾隆慈禧帝后陵寝,工程坚固,断非少数人短时间内所能掘破。这种说法其实就是在暗示清东陵被盗绝不是普通民间盗墓贼干的,而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盗墓行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又是什么人能够具有这样的实力呢?
在全国声势浩大的声讨声中国民政府也摆出了一查到底严惩主谋的阵势。8月10日,以国民政府委员刘人瑞为首的调查人员进入东陵开始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系列蛛丝马迹。
首先,他们在裕陵墓道捡到一把铁尖锄,仔细观察以后发现这种铁尖锄当地农民是不用的,这是部队工程兵特有的。而在清东陵入口处地面上被挖的一片狼藉,从当时勘查发现:起初盗墓者并不知道地宫入口,而是遍地开挖,宝顶上配殿外明楼里到处都是他们挖掘的痕迹。从调查上看清东陵入口处的地砖看样子是被炸开的。
什么样的人能有炸药这种普通人没有的东西呢?调查组又向当地居民打听情况,听他们说曾经听到陵墓方向传来爆炸声,而且当时街上看到不时有军人腿脚上带着白灰。腿脚上带着白灰说明什么呢?据原清东陵文管处研究室主任于善浦分析当时地面上的宝顶也就是坟头,是由白灰黄土沙土加上糯米米汤夯成的,由于年代久远,雨水渗漏就把白灰渗漏到地宫中间去,地面就形成了很厚的灰膏。当时士兵脚上沾满了白灰,就可能他们当时进入过地宫。
后来又听人说在7月9日10日两天曾经看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夜间乘汽车从马伸桥前往马兰峪,那正是清东陵所在位置,而且7月9日10日两天也正是清东陵被盗的日子。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正是国民革命军在马兰峪的驻军。
而在那时在北平琉璃厂的尊古斋,1928年8月的一天,尊古斋老板接待了一位客人,他带了十分罕见的珍宝急于要出手。不料交易事情败露两人被抓,经审讯涉嫌出售东陵珍宝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十二军的一个师长谭温江。谭温江被捕自然想到他的顶头上司十二军军长孙殿英。
至此两条线索都指向孙殿英这个孙殿英到底是个什么来历呢?
孙殿英字魁元,河南省永城县孙家庄人,他自幼丧父,从小就被母亲溺爱娇惯。从小养成打架斗殴的习惯。七岁那年母亲把她送到私塾,可他生性顽劣根本不是读书的料,经常与同学打架,而受到老师责罚他的反应不一样,一把火烧了老师的私塾,把老师气了个半死,于是就把他撵回家了。所以孙殿英在私塾里皮毛都没学到。22岁那年他当了兵,凭借他的机灵很快被提升为排长,此人反复无常频繁倒戈,又过了几年莫名其妙的成了军长。
1928年正是军阀混战国穷如洗民不聊生的慌乱年月,不属于国名党正规军的杂牌军孙殿英部被蒋介石另眼相看,克扣粮饷是家常便饭。一天孙殿英召集了一些当地的官绅来商量如何筹集粮饷,这些人一个个愁眉苦脸,其中一个从遵化县来的人他诉苦说:奉军溃败的时候剩下的人都当了土匪就在当地抢钱抢粮,当地老百姓的粮食都被他们抢光了。其中马福田所率的匪部见老百姓没什么可抢的了,就去盗东陵从里面弄出宝物来变卖钱财。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把孙殿英点拨开了。
孙殿英没念过书,据别人回忆他还真是个不识字的人。要盗墓不仅要有周密详尽的计划而且还得有点文化基础,比如说你得知道陵墓的构造往哪去找宝贝吧。另外什么样的宝贝价值更大你得会鉴别吧。这些孙殿英可干不了。
这是孙殿英和他的同僚们,右手边第一个穿马褂的是他。孙殿英虽然自己没什么文化,可他非常懂得人才的重要性,一直在为自己搜罗各方高手。首先孙殿英找了一个人给他当参谋长这个人叫冯养田,原来是保定军官讲武堂毕业的军人,现在已经退休了。孙殿英找他来是为了让他帮助整顿军纪,很快军队士气大振。孙殿英还高薪聘请了一位饱学之士给自己当军师,这个人叫梁朗先,他是个没落举人是前清翰林院的庶吉士,由于受不了同僚的排挤,自己归乡隐居了。这个人足智多谋人脉广泛,他是孙殿英身边的智多星。到这里孙殿英的文武部下都齐了。
孙殿英盗墓最初的原因可能还真是为了军饷,不过这背后还有更深的原因:他需要购买各种先进武器的经费,以便扩大自己的地盘。因为蒋介石在北伐成功后曾经宣称要裁减军队。孙殿英的军队是杂牌军他担心自己被裁掉,索性先干上一票,积聚一些钱财以便将来好自立山头,这恐怕才是孙殿英冒天下之大不韪盗掘清东陵的真正原因。
当时孙殿英先派出谭温江和梁朗先到北平去探风声,这两个人在北平走街串巷大小胡同访了个遍,还真的弄出了一番成果。回来以后他们给孙殿英带回来两个消息,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孙殿英部肯定会被裁掉;好消息是梁朗先从前请遗老手里弄个到了两份有关清东陵的重要文件:一是陵工图;二是藏宝图。听到这个消息孙殿英可能想:你蒋介石卸磨杀驴,就被怪我不讲情面了。他当即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清东陵这一票我干定了。
据说早在盗陵之前,孙殿英就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名向遵化县征调了30辆大卡车,说是要去外地运良。三十辆大车能装多少宝物呢?
因为查无实据,东陵一案的审理陷入了僵局。东陵盗案沉寂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又柳暗花明了。据一段历史资料显示:在开往青岛的一艘叫陈平丸的轮船上青岛警察厅抓获了两名逃兵,从他们身上搜出了36颗珍珠,还有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的军标。逃兵里面有一个叫张岐厚的招供他参与了盗陵。当时的报纸记载了他的自供说:七月份的时候军长孙殿英下令由工兵营用地雷把西太后和乾隆爷两座墓给炸开了。自己这36颗珠子就是在西太后墓里捡到的。张岐厚的供词是当时唯一明确牵扯出孙殿英的重要证据 。
1928年11月当时的四大军团首脑都派出了代表组成高等军法会来会审此案,而且匆匆一个半月会审就结束了,且会审结果一直没有对外公开。报纸上刊登的结论是:东陵盗案系遵化驻军勾结守陵满员,盗墓分赃。判决草案显然是含糊其辞结果我们都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