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笔记(26)——对于极限的思考

阅读第1320天
当然,我肯定不是思考高中数学的极限。虽然我是教数学的,但是,高中数学已经有几年都没有碰了。今天所思考的,就是我这种普通人的极限。
最初看那些大胃王吃饭的视频,不禁感叹不是人家太牛逼,而是我弱鸡。当然,其中不乏作弊的。那些真实力的大佬,一顿可以干掉我三天的物资时,我就在想,人类的肚子到底能够装多少?
这个倒没有思考太久,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对于每个人目前想要专注的事情上。毕竟,探讨我们自身技能的极限在哪里,以及突破,才能够带来真正的利益。
01
我发现,会有家长对于补课的认识让人啼笑皆非:孩子40分来我们这里补课,过了三个月之后涨到了80分,家长很高兴。再过三个月考试,孩子考到89分,家长的脸就拉下来了:怎么感觉没什么进步呢?
这这种事情看起来很可笑,但是也很理解。对于这部分家长而言,从40分到80分花了三个月,那么再过三个月,不就是到120分吗?很合理啊。
有些家长是可以向他们解释清楚中间的不合理,但也存在没法去解释的,家长觉得他的认知就是正确的。我们老师之间有时候也会探讨学生成绩的各类问题,尤其是那些停留在某个分数阶段的孩子,是不是他们的极限就在那里了?
这种事情,作为老师很不好定论。孩子的智商我们相信应该没有太大差距,在老师的引导下,基础和习惯也改变了很多才达到这一步。那么接下来呢?是否还能前进?不知道。
这就变得很尴尬,就像职场中某些人对于自己的认识一样:努力了很久,发现还是没法突破自己某个瓶颈,那就继续摸鱼划水吧,反正就是这样了。
对此,我目前的感觉是,人的极限应该是存在的,必须尊重这一点;同时,也可以去挑拨下自己,尝试下多种方法,或许能够突破我们现在认为的“极限”呢?
02
首先,就是提升目标。这句话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在学校进行各类续费优惠活动时,员工们的表现会让管理层大吃一惊。
每次任务的下达,员工觉得:天呐!这么高?算了算了。实际上到活动期结束的时候,就会出现尴尬的情况:最后的完成量正好飘过。
假如去年制定了50万的目标,可能最终的完成量大概在51-53万;今年目标是100万,那么最终的完成量就是101-105万之间。明年,或许又会不一样。
自己做俯卧撑的时候,告诉自己做10个。做到第7、8个的时候,就可能会感觉:啊,好酸哪,坚持不住了。如果那时候你是真的告诉自己要做20个,也许做到15、16个还会发现仍有余力。
这就好比给学生做试卷是一样的。告诉他,某位学霸这张试卷的得分是80分,这位学生很有可能难以超越这个分数;但是告诉他最高分数是100分,他或许又会出现更高的战绩。至少,我偶尔尝试这类实验,就会出现这种有趣的现象。
当然,这种提升目标是基于一定的现实。可能没有完全能够量化参考的数据,那就只有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逐步摸索。如果目标一下子订太高,那就可能跳着跳着摸不到,反而把腿摔瘸了;或者,直接躺在地方,静静地看着目标,晒着太阳,安心地当一条咸鱼。
03
其次,就是分段推进。这是很早的时候,看某位长跑运动冠军的采访时所得到的启发。每次比赛前,他都会把跑道先走一遍,找到不同的参照物。当正式比赛的时候,他就告诉自己,先努力冲到这个参照物就行;到达这个参照物之后,然后又向下一个参照物前进。
整个长跑比赛下来,可能有的运动员到了中期,速度就已经慢下来很多,但是他却可以保持一个相对较快的速度。因为每两个参照物之间的路程,对他而言,相当于“重新开始”。
前面我说到给员工制定目标,当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去年50万,今年100万,对于正常的员工来说,已经被吓坏了。这时候就要进行分解:你领多少,他领多少,我领多少。
你领了5万,那看下大概有几个备选人名单,大概分别需要多少课时。这时候会发现预估的数据超过了计划数,还是会有初步的信心。然后再分解,前面几天做什么,做到哪一步,什么时候再进行冲刺……逐步完成。
至少,对于员工而言,今天我和三个家长专门打电话,谈学习情况和孩子状态是不难的;后天,约见两个家长,摆下龙门阵,拿出学业计划书,强调我们的优惠也不太难;下周……分解后的每一步都很容易,容易的每一步结果汇总起来,才发现自己居然也可以做到这样!?
中间会有撞车的时刻,也是正常。如果是自己进行分段行动,最好能够保证有那样的自驱力;如果是让别人进行分段完成,行动的落地和监督,或许才是更重要吧!
04
最后一步,就是改变方法。就像10000小时定律一样,虽然经常说,我们也明白它不是百分之百有效;而提出者也并不是说它是万能的。它失效的其中一种原因,就是习惯性失败。
什么意思呢?就像你按照这种方式去进行,不停地over,问题是你还不进行任何改进,就是这样重复地尝试。那么甭说10000小时,再加10倍,连入门的槛也许都摸不到。
书中提到了日本一哥们参加美国的大胃王比赛,吃热狗。他作为一个身材纤瘦的男生,居然把当时的记录提高了将近一倍。原因是什么?别人是想着如何吃更多的热狗,他想的是如何能够更快地吃热狗。
嗯?不是一样吗?好像有点不一样。有些人参加比赛就是不停的塞,到中后期就慢了。他是前期快,中期缓,后期再冲刺。原因就是他自己改进了吃热狗的方式,从而能够让自己更快地吃下整根热狗。
而在第一部分我提到的那种瓶颈学生,我不敢保证他们都是只能停留在这一步;但肯定会有部分学生,就是需要老师更新教学计划了。拿着当初他40分的教学方式去教,怎么可能让现在89分的他再度进步呢?
当然,或许更可悲的是,这时候的老师和学生,并不是看着这个89分,而是还把时光停留在那40分的刹那。
【结语】
对于某个常见问题的解决,根据环境和人的不同,或许会有多样有效的方法。今天看书的时候,看到所谓“极限”,就想到了自己所使用的三步,至少是可以应付目前自己遇到的此类问题。
其实,如果真的要突破自我极限,就和前天进行自我提问是类似的:自己的极限到底是什么?需要下一步做到怎样?而不是心急火燎地就嚷嚷着突破自己。毕竟,前99%和最后的1%,所耗费的精力或许是天壤之别。
(0)

相关推荐

  • 运动和位置

    <运动和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 ...

  • 你最大的学习漏洞是什么

    从学习方法这门科学的角度,"找出最大的漏洞"是一个极端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的因素太多了.就像"宇宙的起源"一样,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 这几年我接触的很多 ...

  • 百变热狗

    展开

  • 魔鬼经济学笔记(1)-这本书看什么?

    阅读第1293天 这本书是在看<海底捞你学不会>的时候,看到了其中的某个案例,然后去查询,发现出现了一本书,<魔鬼经济学>,然后毫不犹豫地买下了.   这本书的名字很炸.虽然我 ...

  • 魔鬼经济学笔记(2)-惩罚与激励

    阅读第1294天 公司的各项管理中,其中有一项我相信很多人遇见过,那就是考勤的问题.   有的员工容易迟到,或者旷工,打卡了但是人不在,这种人处理起来很棘手.   不是简单地开除或者处罚就可以,因为这 ...

  • 魔鬼经济学笔记(3)-探究AB面

    阅读第1295天 朋友看到我有这本书,很好奇为什么.我回忆了一下,当时是因为看到了一个饼干的事例,让我对此产生了兴趣.   因为这件事情最终的研究结果让我觉得比较诧异,或者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   而 ...

  • 魔鬼经济学笔记(4)-信息差

    阅读第1296天 这一章的内容,其实阐述的观点,在近两年的职场成长文章中经常出现,那就是信息差的不对称.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加上云计算,大数据这些以我的智商看不懂的内容出现,信息就显得更是弥足 ...

  • 魔鬼经济学笔记(5)-观念崩塌

    阅读第1297天 当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说喝白粥不健康的时候,我是很诧异的.这种诧异倒不是想抬杠,而是想听听是什么原理.   毕竟,对于我这样一个江西人.从小早餐基本上就是稀饭(好吧,这和粥不一样).我很 ...

  • 魔鬼经济学笔记(6)-传统观念真的传统吗?

    阅读第1298天 其实,有时候做一个简单的人是一件应该很快乐的事情.至少,你不用遇见太多纠结. 我想成长,同时扩充视野,那就已经决定了我需要不停地打破自己的三观,或者重塑自己的三观. 其实,昨天谈到的 ...

  • 魔鬼经济学笔记(7)-孩子的先天影响

    阅读第1299天 看到第二本<魔鬼经济学>的时候,其实更能体会作者的心情.第一本的主题确实较为混乱,因为各个题目之间都能感觉到作者的随性.   前面讨论作弊,中间讨论犯罪,最后讨论家庭教育 ...

  • 魔鬼经济学笔记(8)-利益驱动并非唯一

    阅读第1301天 记得好像是在2012年,西欧的一个小国,举行了一场噱头很大的国际性会议.当时打出来的招牌是: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   没错,这场会议是在哥本哈根举行,关于全球环境气候研讨,中国派 ...

  • 魔鬼经济学笔记(9)-优秀的共性

    阅读第1302天 今天突然想探讨所谓优秀与努力.先天的某些联系.   这倒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看到第二章提到的某些优秀运动员的共同特征,让我回忆起格拉德威尔<异类>一书中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