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羽《茶经》探寻唐代茶道的历史源流

在当今社会中,有饮茶风尚的国度遍布世界各地。然则,最先开始饮茶的国家,毫无争议是中国,作为茶文化的起源地,沉淀了厚重的饮茶文化与茶道礼仪。《旧唐书·李珏传》曾记载:“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天闾之间,嗜好尤甚。”由此可见,饮茶风气在唐代时期尤为兴盛,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或不可缺的食物之一,占据重要的地位。

茶兴于唐”并非空穴来风,是具有一定史学依据和经济因素。唐代在当时社会环境中属于世界性的大国,其综合国力、经济实力、文化繁荣程度都占据世界前列,并将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输出,向世界各地传播。根据史料表述,世界各地最初饮用的茶叶、所种植的茶叶、饮用方式以及茶道文化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由中国向外输出。茶文化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孕育而生,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茶文化高潮,形成特色而源远流长。

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对高度发展,社会的安定性让饮茶文化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饮茶文化经历东晋至南北朝的积淀也为唐代的各种茶道类型的形成,建立的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茶道类型

“道”是古代思辨哲学的重要概念,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的提出是古人对世界本源的认识以及对天地万物发生规律的一种抽象概括。关于“茶道”一词的最早记载,始见于唐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脑。”此诗将茶分为:生理的解渴、审美的愉悦以及哲理的顿悟三个层面,生动阐释茶道的境界。

茶道也可简言论之是一种烹茶煮茶的艺术形式,是以茶为媒介的生活礼仪,同时茶道也是古人用以修养身心的方式。茶道,是中国大唐茶文化的精魂所在。

了解茶道文化,首先要熟知其茶道类型,在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文化影响下,中国唐代的茶道文化开始初步形成,根据茶道的活动目的、特点以及茶道思想的分析,唐代茶道类型,可分为:

1、以释皎然、卢仝为代表的修行类茶道

修行类茶道的代表人物是释皎然、卢仝、赵州和尚等。此类茶道类型主要是通过饮茶来提升自我的思想,使精神超然物外,以此达到羽化而登仙或者是参禅修行的美妙境界。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清净的饮茶环境,独自品茗而引发的思想启迪,将饮茶作为参禅、修行、得道的途径。同时随着饮茶数量的叠加,将饮茶所得所思,从表层的物质体验到深层次的心理升华,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代表人物之一的释皎然,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第一次出现“茶道”的概念,由此诗可知,诗人释皎然“三饮”得道的法则,是通过细腻地品茶描绘出茶的色、香、味后,从而在饮茶的过程中生动地抒发其感受。其“道”可以理解为隐居修行,寄情山水的道。

修行类的茶道还有一种解释是“得道成仙”。此种“道”主要是由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衍生而来,根据《抱朴子》载:“上士得道,成天官。中士得道,栖集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间。”把饮茶作为一种修行手段,由凡人的境界上升到仙人般的境界,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修道方式。

倡导以饮茶“得道成仙”的还有卢仝,他在茶诗中提到:“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注重的是独自品茶而思考人生,以“六碗通仙灵”来净化肉体和灵魂,从而达到“仙人合一”的灵境,以此释道。

无论是皎然的“三饮”得道,亦或是卢仝的“六碗通仙灵”,二者虽然饮茶数量不同,算法不一,茶的种类有异,但其所揭示的茶道思想都是相同的,他们把饮茶活动当做修行悟道的捷径,借助饮茶活动以达到物我两忘的精神感悟,使之达到仙人的精神境界。

2、以陆羽为代表的茶艺类茶道

以陆羽为代表的茶艺类茶道,则特点是注重的是茶汤形成的过程,探究一切影响茶汤品质的因素,寻求茶汤品质最大效用的发挥,从中感悟到人生哲理,体现人文精神,表达对世界事物的发展理解与洞察知悉的能力。

陆羽是中国茶叶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茶艺类茶道家,他的著作《茶经》也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系统阐述茶的书籍,基本可以定论为一本古代茶叶的百科全书。陆羽结合前人的经验的基础和自身的实践,系统地考察了唐代冲泡茶叶的诸多环节,从用具、鉴水、选茶、煮茶等一应俱全,全方位再现唐代的煮茶工艺。以泡茶的用具来说,唐代的茶具小巧精致,造型优美,富有审美情趣,《茶经》一书中详细介绍的茶具共计24种。除了别具匠心的茶具之外,泡茶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有诸多的讲究,尤其是泡茶的水。陆羽《茶经·五之煮》:“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充分表明水质的好坏关乎茶水的品质,泡茶的用水是影响唐代茶艺的关键之处。煮茶用水使用活水,不得使用不可流动的死水,其甘甜清冽的山泉水是最好的水质,用山泉水煮茶可以达到最佳的饮茶效果。

当然,煮茶之水的优良是好茶是必备条件之一,煮茶得法,茶叶的投放时机也决定茶汤的品质。《茶经》对煮水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此可看出,古代对茶汤品质的要求更多从自然和人文方面出发,而现代的茶叶研究多以茶叶的品质论天下,如何培育优秀的茶种、加工、储藏等先进的科学手段,却忽视了中国传统的泡茶技艺和饮茶的心境。

陆羽在技艺方面的考究之外,分外注重美学意义上的茶审美文化。唐代以前对茶叶的使用多是在药用、食用和饮用的功能层面上。陆羽《茶经》的出现升华了精神文化,把日常的饮茶转化为审美的艺术。陆羽系统地把泡茶的整个过程融会贯通,形成一套以赏茶、鉴水、列具、烹煮、品饮等环节的茶道艺术。同时在每个环节融入艺术的想象和情感的体验,追求内心无功利的精神愉悦。陆羽把茶艺当做文学作品来创作,给茶注入浓厚的文化,丰富了审美内涵,将平平无奇的茶艺点缀成生活的艺术。

陆羽的茶艺类茶道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他总结和丰富了茶学茶事的传统,为茶艺类茶道和风雅类茶道的成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基调,使两者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石。

3、以杜育、常伯熊为代表的风雅类茶道

风雅类茶道的开拓者是杜育,而常伯熊是将风雅类和表演型茶道真正定型的人物。风雅类茶道的特点与茶艺类茶道有相似的地方,但风雅类茶道注重的是物质文化的享受,把饮茶活动作为一种观赏性的表演来诠释,把物质文化的享受和饮茶文化中的艺术欣赏融汇在一起,使之成为富含文化艺术气息的饮茶活动。

风雅类茶道是真实反映中国古代茶道的原貌,也是现代茶道表演的雏形。早在陆羽《茶经》中已经有了煎茶活动的出现,但陆羽的煎茶更是从自身出发,注重个人的享受,但风雅类茶道则体现的是他人对泡茶之人茶道艺术的欣赏,简而言之,风雅类茶道更像是现代的茶道表演,是一种具有观赏性的泡茶行为。

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从该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陆羽和常伯熊曾经有一段茶艺的比拼,且陆羽本人的煎茶之艺远远没有达到具有观赏性表演的境界层次,没有人认同陆羽的表演,虽然陆羽在《茶经》中用二十四种茶具煎茶以及说茶的功效,却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陆羽应该是其忽视了对茶道表演的动作优美以及服饰的选用。如同现代表演一样,需要妆发、服饰、表演性动作等艺术形式。

但常伯熊在陆羽的《茶经》上“广润色之”,赋予煎茶艺术表演形式,所以茶道开始盛行,王公贵族都开始追捧这项活动。追根究底,陆羽和常伯熊的比拼不在于茶汤的好坏,而在泡茶的过程就已然见了分晓。常伯熊还未煎好茶汤便有观众对其赞不绝口,李季卿还未品尝陆羽的茶汤,在观看陆羽煎茶的过程就已经产生了抵触心理。在《封氏闻见记》中并未记载陆羽或是常伯熊茶汤的品相、味道、药用或者是饮茶感受,所以说陆羽在煎茶的过程中就已经输了。

可见,常伯熊为代表的风雅类茶道并未以解渴、药用或者健身目的作为评判标准,也非以选水、茶具、置茶等方式沏泡美味的茶汤作为茶道,而是通过对品饮茶的形式、内容与过程,给予人感官上的享受和文雅文化的感悟才是茶道。常伯熊之所以被称之为茶道大家,是在于他丰富发展了《茶经》的煎茶之道,在煎茶的每个过程中多加以润色,使煎茶活动增添了艺术情趣和文化品位,让煎茶活动给人以感官上艺术美感的享受,这也就是封演所承认的茶道,润色使之美,润色使之更具有观赏性。可以说,常伯熊的风雅类茶道已经十分类似现代的茶道表演了。

常伯熊不仅在煎茶上添加了艺术手段,在饮茶环境上也有了艺术布置,服饰、茶具组合也有讲究,辅之以美感的口头表达,让整体的表演更具有主题艺术性。比如谈吐自如、语调沉稳、顿挫有力、举止优雅等独特的语言感染力,在煎茶过程中运用优雅大气的肢体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煎茶工艺,为此常伯熊运用了现代人的娱乐“包装”效果,这些场景与现代各地的茶艺表演极为相似,也因此让他得到了观众的认同。

常伯熊可以说是明确了风雅茶道是一种具有广泛观赏性的美学和艺术文化的饮茶活动名称,这是茶道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在修行茶道中“茶道”还未形成固有名词,仅仅是把茶作为得道的工具,而陆羽《茶经》奠定了茶文化的基础,是茶文化的精魂,而常伯熊是吧饮茶活动提升为富有文化韵味的茶道艺术,把单纯的饮茶手段转化提升为具有观赏性的茶道艺术表演,即覆盖了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也把品茶的审美意趣作为修养涵育的过程,开创了以饮茶为物质基础,为世人提供精神文化需求的表演类型的茶道艺术,让茶道能够大行发展。

二、茶道思想

1、人格的自我完善

茶道把儒家思想中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深入贯彻,在陆羽的《茶经》中开篇明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一生都严格按照茶道中的德行准则来要求自己,心系天下百姓,不把功名利禄作为发展的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力求达到“慎独”的境界。

儒家以“仁义”为中心,构建了庞大复杂的道德体系,茶道把四维、五常、八德都纳入其中,通过茶道而传达儒家对人格自我完善的要求。在《茶圣陆羽》中,塑造出众多重情重义的名士形象,如秉性正直、至死不渝的刘长卿。肝胆忠义、为民请命的颜真卿等,他们都有一个共性便是酷爱茶文化,通过茶道来完成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塑造独立的人格,向往精神文化的自由。他们在茶文化的熏陶下,道德品行不断升华,与陆羽的情谊如何淡雅幽香的茶叶,不沾染一丝凡尘的浊气。

2、中正和谐的品质

茶叶不如酒的甘冽,却性情平和。唐人裴汶《茶述》中曾论述道:“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效和。”《中庸》也云:“和者,天下之大道也。”因此中正和谐成为茶道文化重要的品格之一,他不单单体现在茶叶的品性、煮茶的水、煎茶的火候的茶艺层面,更多是体现在中国茶道融合儒、释、道三家之长,将三家文化精髓融合统一。

中正源于儒家文化,他体现为人处世要自然适度,不偏不倚,不骄不躁,才能达到内外的和谐统一,使事物处于最佳的状态,正是完美的体现儒家的中庸之道。在道家中“天人合一”由庄子最早提出,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由于体制的规范束缚,人丧失了自然的本性,只有将主题融入天地自然的法则中,才可以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茶道正是汲取道家中的天人合一的精髓,注重茶艺和自然环境的融会贯通。佛教认为万物皆有佛性,法相众生心性本净,但俗事众多,从而蒙蔽了心性。而坐禅可以摒弃杂念,饮茶可以祛除心中的火气,是提神、解毒等功效,有助于安神。所以自古以来,茶道与佛学是为一体,在大唐时期的茶禅文化就是具体的表现方式。

3、哲学意蕴的人文精神

陆羽《茶经》“三之造”中“伊公羹、陆氏茶”和五行相克的思想内涵,彰显了中国文人的人文精神,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思想,揭示了中国古代朴素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陆羽把“陆氏茶”喻作“伊公羹”,虽然说茶艺类似与烹饪,还包含了艺茶精研事物至理,将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用以调配,以此可以煎出上好的茶汤,与治理国家中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有同等的道理,阐述治理国家与煎茶一样,需要运用各种人才,如同正确处理五行相克的关系妥善协调人、阶级的关系,才能治理好国家。

对八卦和五行相克的认识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粹,揭示了世界万物和宇宙变化的哲学思想,各个事物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清晰地认识到自然的规律,正确利用自然规律,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茶道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来研修茶艺,达到修身养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三、总结

茶道之风兴盛是同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互相关联。当人们社会安定、城市发展,人口增加,加速了茶道的普及。茶道是我国浩瀚历史长河中灿烂的文化之星,茶道文化所蕴含的内涵和哲学思想,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决定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石,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发展,对于文化的传承是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尤其对于拥有五千多年的中国而言,沉淀了几百年的茶道文化是重要的文化内容之一,它贯穿中国文化历史进程的大半。

茶道文化在唐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茶道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诗歌也和谐交融,为中国的诗歌事业占据了一部分重要的题材。唐代是一个文化素养较为丰富的时代,茶诗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研究唐代茶诗的文学价值,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史学价值,在挖掘茶道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也可以探寻唐代的历史,都是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文化需要传承,在追寻茶道文化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对茶道文化的传承的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