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四百二十七首《逢入京使》(岑参)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逢入京使

     【中唐·岑参·七言绝句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拼音版:

gù yuán dōng wàng lù màn màn,shuāng xiù lóng zhōng lèi bù gàn。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mǎ shàng xiàng féng wú zhǐ bǐ,píng jūn chuán yǔ bào píng ān。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作品介绍]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注释]

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作者介绍]

岑参(公元715—770年,一说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有《岑嘉州诗》七卷。

赏析

壹/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文学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名家点评

钟惺评此诗:“只是真。”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

唐汝询评曰:“叙事真切,自是客中绝唱。”(《唐诗解》)

徐增评曰:“‘马上相逢无纸笔’,此句人人道好,惟在玉关故妙,若在近处则不为妙矣。”(《而庵说唐诗》)

吴昌棋评:“其情惨矣,乃不报客况而报平安,含蓄有味。”(《删订唐诗解》)

刘熙载评:“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艺概·诗概》)

沈德潜评:“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佚名

赏析

贰/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这多少有点夸张,但“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篇)。仍不失为真实,我们仍然可以说上句写的是实景,下句写的是实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如果将这四句诗比高下的话,我以为后两句诗更有味,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有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此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佚名

赏析

叁/

天宝八载(749) ,岑参受命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他在离开长安的家人,西行赴任途中遇到一位返京使者,于是写了这首诗。

这是一首传诵很广的名作。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写得自然、本色。岑参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过这样的说明:“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 因此从道理上讲,他是自愿的,情绪的基调当是昂扬乐观的。只是,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一回事。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今新疆库车县), 在通讯、交通都极不方便的唐代,对一个久居内陆的读书人来说,要离家数千里,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岂有不想家的道理?此诗首联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 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 示。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容易勾起“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一类的感触 来。首句只叙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第二句中的“龙钟”是沾湿的意思,全句说:揩眼泪巳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旧不干。这种写法虽有夸张,却极朴素、真切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想家想到极点的情态,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后两句说:途中遇到了入京使者,想写封家信又苦于没有纸笔,只好靠使者捎一句话去报个平安。“马上相逢”,自然是“无纸笔”的,这是人人都可能碰上的事,在这种情况下,谁也都会想到只能“凭君传语报平安”了。这首诗正是把一般人都可能经历过、都想说却又没有说出来的话,用朴素、 自然、通俗、流畅的诗句写了出来,因而能引起读者的普遍共鸣。正如钟惺 《唐诗归》所说:“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说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 久。”

我们说这首诗写得自然、本色,但也不是说它平淡无奇。恰恰相反,平中见奇,反倒是此诗的一大特色。比如第三句中的“马上”,虽是写实,然而我们于中可见作者跋涉的艰苦以及前程的遥远。第四句中的“报平安”是为了安慰家人,之所以要安慰,是因为作者从自己不可解脱的思乡情绪中体 会到,家人也同样地惦记着自己,而对于家人的安慰,又等于诗人在安慰自己——由己及人,再由人及己,要没有生花的妙笔,谁能在“报平安”这三 个最普通的字眼里写进如此丰富的曲折和宛转!

佚名

赏析

肆/

岑参诗《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据四部丛刊影明本《岑嘉州集》,下同)

岑诗好奇,这不仅表现在他早期与后来的许多写景、酬赠的作品中,在他的边塞诗里也显得十分突出。他的塞上诸作中本来就有为国安边的豪情壮志的抒发和对唐军将士英雄气概的赞颂,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无疑是他对西域的大漠、狂风、雪地、冰天、火山、热海等奇异景物的敏感与兴趣,以及对它精采的描绘与表现。其想象、气势、激情、造语等无不呈现出卓异奇瑰的色彩。这无疑是他对边塞诗、也是对唐诗发展的重要贡献。

天宝八年初冬,作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掌书记,因赴安西,于赴任途中写了《逢入京使》。这首诗所写不过是一个平凡而细小的生活片断,人们极熟悉的一点生活体验,语言又是那么不假雕饰和明朗自然,但却能传达出颇为丰富的内心活动和真切有味的诚挚感情。

诗中没有什么连翩的浮想,其事其情全发生在途中偶遇入京使者的片刻之间。这位使者,看来是作者的故人,这时他正要回到作者家园所在的长安去。路遇这样一位故人,极易触动他的家园之思,这是不难想见的。何况“故园东望路漫漫”,此刻他已在东距长安很遥远的地方。离家愈远,乡思愈浓,加以故人的触引,遂一发而不可遏止,思念家人之情顿时倾涌而出,以至于“双袖龙钟泪不干”,双袖虽已沾湿,却仍泪流不住。别后的千言万语,尽付于泪中,把情绪推向高峰。随后,诗作转折,将冲撞奔突的感情之马勒住,稍作冷静,要写信向家人倾诉离愁别绪和途中景况,至此为一折;而马上相逢不只匆匆而遇,并且没有纸笔,为什么给予相遇的时间那么少? 为什么不事先带上纸和笔? 怨恨交加,实在令人没趣,至此又是一折。左思右想没办法,只好请故人带个口信回去:说一路平安。情绪由低落陡然又推向高潮,把千言万语凝成了一句,且把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倒转到家人对他的思念上去,至此又是一折。这样,通过感情波澜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的起伏变化和思念主体的转换,生动地写出了征夫遇故人还乡时的复杂情态,终于把日常生活中的这一刹那写成了千古绝唱。

吴昌祺曰:“其情惨矣,乃不报客况而报平安,含蓄有味。”(《删订唐诗解》卷十四)“报平安”三字,确实有味。不报旅途艰辛之状,内心凄苦之情,一则为释家人之念,同时也未始不微露出作者开阔豪迈的胸襟。作者在同期所作的《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诗中也曾写道:“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抑制住“离忧”,随即继续催马西行,决心“万里奉王事”,不是于“报平安”三字之外隐约可见么?

佚名
赏析

伍/

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少时隐居嵩阳,二十岁到长安献书阙下,天宝三年中进士,只任兵曹参军小官。天宝八年随高仙芝到了安西,在幕中掌书记。当时报国壮志正高,决心在戎马生涯中追求自己的前程。但在这里的十年生活并不顺利,于是由安西回到了长安。天宝十三年又随封常青出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很受封的赏识,此时岑参写了很多诗歌。安史之乱以后他到了凤翔,杜甫和房琯推荐他,任了右补阙,出为虢州长史、关西节度判官、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于成都。岑参诗以边塞诗见长。由于作者多次出塞,他对于边塞生活、地方景物十分熟悉,他以壮烈的感情歌颂了边防将士豪放精神,诗的格调雄浑,诗风奇峭,自成一家。

岑参长期在边塞生活,塞外黄沙莽莽,寒风夜吼,金戈铁甲,殊死征战,他都有直接经历,深切感受。在这种情景殊异的边远之地,在内乡人的感受中,真如同是“走马西来欲到天”,有时经历的是“平沙万里绝人烟”的境遇,就更感到人在此地是一种荒远、孤寒的寄居。远方征戍者乡思是深沉的,是人人胸臆中都饱积着的, 《逢入京使》就是在这种情境下产生的。戍守西疆,每天都是向西走,故园东抛,归路日益遥远。远行人思归时都有一种心理习惯,即在不得归时,总好望一望归路,从云天远处辨识家乡的方向。身在边塞的岑参也是这样做的,他常是东望故园,可是望的结果是可望而不可见,更不得归,这样,随着时间的延长,使遥远的归路就更显遥远了。所以此日向东望去,只见漫漫修远,一片茫然。因此,心中不禁悲戚起来,止不住泪水淋漓,沾湿了双袖。

然而这时诗人却意外地遇到了入京使,他从西向东,与岑参相向而行,这使思乡心切的岑参感到极大的慰藉,因为他正在向长安走去,他回到长安可以看到自己想见面却见不到的家人,如果能请他带一封长信,细说自己的情况,那固然是好;但由于事前无此准备,此刻又是途中意外相遇,那就只好捎句口信了:“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里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深切感受,可以说是经验的诗。我们今天也能体验到当时诗人的心情。他恨憾是“马上相逢”的,但又特别珍惜这难得的“马上相逢”;恨憾不能“纸笔”寄言,但又特别重视口头“传语”;无限地怀念“故园”,但却又不想教家中人得知这种心情;往家中捎信,什么是家中人最想听到的呢?——“平安!”还有比这两个字还重要的吗!这里是战事频繁的边塞地区,八月飞雪,碎石如斗,平沙茫茫,石随风走,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家中关怀这里的人,是不难想象的,而入京使把“平安”的消息带到家中,也不会不描述这路上的奇遇,那时节“平安”二字之后,不知能蕴藏多少浓情厚意!诗人早就立志:“万里牵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不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今日报得“平安”,就可以使妻子得有安慰了。

这首诗以路逢入京使为中心,组织诗情的层次,为了显示路逢的重要,先写故园望不可见,以致“双袖龙钟”;遇入京使虽是中心,但除了标题,诗行中却只写一个“君”字,其余文字全给了“逢”前和“逢”后,使他能承接前者,并继之而把诗情引向诗外。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