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丨张福录 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图文/张福录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万里长城,金山独秀。”身临其境,深感不负盛名。
今年四月,期盼已久的金山岭长城之旅终于成行,携妻来到了金山岭脚下。从东门进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爬,到达东五眼楼。在敌楼上环望城墙内外,群山叠翠,横岭侧峰,密集布置的敌楼在连绵的城墙上时隐时现,把高大的城墙串联在一起。雄伟的长城似一条长龙卧伏在群山峻岭之上,龙头在东,龙尾在西,风起时,有随时腾飞之势。四月的金山岭,景色优美,气候怡人,这气势壮观的美丽,每移动一步,都是另一番震撼和惊喜。
曾经登上过八达岭,也去过山海关,嘉峪关长城,但金山岭长城的美,确有特色。如果说八达岭长城,曲线优美,四通八达,那可以说金山岭长城,身躯魁梧,经天纬地。八达岭长城精致、典雅、浪漫,金山岭长城粗旷、朴素、无奇。在八达岭上,长城演奏的是交响乐,在金山岭上,长城播放的是协奏曲。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境内,与密云相邻,距北京市区130公里。系明朝爱国将领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官时期(1567-1586)主持修筑,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2017年6月1日起,金山岭长城已经封闭,开始修缮,何时重开,修成何样,现在还不得而知。能在修缮前一睹其残缺优美的身姿,实乃万幸。
在残迹斑斑的马道上行走,仿佛穿梭在历史的长河中,那种窒息的沧桑, 让我浮想联翩,暂新的敌楼与城墙,还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满身盔甲的士兵艰难的抬石登山造城的情景,各种旗帜在漫天风沙里飘舞,不绝于耳的喊叫声在山中回响。敌楼、烽火台、城墙就是在这呐喊声中醒来,矗立在我们这些后人的面前,只不过砖石已经碎裂、风化、剥落,这就是凝固在城墙上的历史,在时空中旋转、流淌、沉淀。
从东门进入,登上五眼楼之前,就被金山岭的壮丽景色所吸引,真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长城真面目,只缘身在金山中”。 五眼楼上,眺望长城内外, 嵯峨黛绿的群山环抱着秀丽壮美的长城,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融为一体,长城蜿蜒曲折,笔走龙蛇,像一条银白色的缎带从远处的群山中伸展过来。
时值春夏交替,游人们五颜六色的服饰就如一个个小彩点,零零星星散布在这缎带上,缓缓地上下移动着。几缕淡淡的云在天空中,优雅地飘着,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美景。
东五眼楼向东依次是麒麟楼、大弧顶楼、碾子沟楼、三眼楼......五眼楼是金山岭长城的最高点,向东望去,金山岭长城尽收眼底。且司马台长城也在视线之中,司马台长城的望京楼清晰的出现在镜头中。游客外国人居多,国人较少,这和八达岭完全不同,外国人登山设备配置较为齐全,男男女女,花花绿绿,给画面增添了不少色彩。
五眼楼向西,其与后川楼之间有三眼楼,黑楼子,无名楼,拐角楼,花楼子(将军楼)
无名楼通往拐角楼,从无名楼到拐角楼、花楼子(将军楼)之间的城墙毁损极其严重,而且敌楼之间的高度很大,马道的坡度应该在45度以上,垛口大部已经剥落,人在上面无法站立,只能是扶着残缺的跺口一步一步往下挪。由于背了照相器材和食品,只好坐在台阶上往下移,其难度可想而知。
卧伏在金山岭上的巨龙,如同一条缎带,蜿蜒多姿,仪态万千。
沧桑巨变,历史留痕。
后川口,有一券门,可直接步行下山,通往金山岭长城西门。后川口,建于1368年,是金山岭长城的重要关隘,是进出关内外的重要通道之一,曾设重兵把守。
高尖楼。位于金山岭重要关口后川口西侧山顶的制高点上,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建筑形式为砖木结构,分上下两层,一层与顶层用木梯连接,现已坍塌,仅剩四周墙体。
第一天下午,我们在后川口回到西门。第二天余兴未消,又坐缆车上山,到达了高尖楼的另一侧,并登上了高尖楼。回首俯望,大小金山楼与远处的将军楼遥相呼应,在群山的怀抱中威严屹立,仿佛告诉世人,我们见证了金山岭长城的来龙去脉,我们的传说就是长城的历史。
金山岭长城在深涧陡崖中起伏,在险峰峻岭上行走,沿线的67座敌楼把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一道铜墙铁壁,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长城上两个半天的时间,面对金山岭的壮丽美景,真是激情澎湃,心旷神怡,在马道上留恋往返,久久不愿离去。
美哉,金山岭!壮哉,长城!
点亮文末的大拇指、分享文章是对作者的鼓励!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