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二十章七情为病知识点内容总结请大家收好

七情为病-笔记

太湖精英18班-6组刘君华

一、 形气神

形气同调代表方:栝蒌瞿麦丸。形神同代表方:百合地黄汤

天地人鬼神,人神有先天元神-如呼吸、心跳、二便等,后天识神。如撒谎是识神,面红心跳即是元神。

人体有两个特殊器官与神有关——心和胃,心主神明,心为神之大主;胃有胃神,谷神不死。全身器官只有心、胃离体还能活动。

二、七情为病概论

1、惊狂、惊悸和奔豚。惊狂:其人发狂;惊悸:怕惊,稍有动静就心跳把手按心上捂住-桂枝甘草汤证。“三者皆从惊恐得之”。

2、谵语。

3、烦、躁:烦是自知,心中难受,躁是躁动,肢体躁动。

4、失眠和嗜睡:

5、百合病

6、狐惑病

7、梅核气

8、脏躁

9、梦交

10、喜忘

11、悲忧

三阳为病

1、太阳病:太阳蓄水、蓄血皆可能出现精神症状。亡阳(伤阳:大汗或火攻后伤了阳气)后出现三个典型症状:惊狂、惊悸、奔豚。

2、蓄水,如痰饮病,一种表现为情绪烦躁、目光强射(如胶质瘤,与痰邪相关的肿瘤),偏热,属痰火,温胆汤之类,一种表现为目光迷离,偏寒,痰湿

3、治疗太阳蓄水的代表方:五苓散-“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三条分别讲口渴、失眠、水逆,都有烦躁。

4、蓄血,瘀血可以导致情志异常,膀胱蓄血其人如狂,用桃核承气汤,其人发狂,用抵当汤(脉沉腑实,抵当汤的脉不是沉而无力的脉,这要与附子证的脉相区别)。

5、蓄血三大证:膀胱蓄血如狂和发狂(程度不一样),阳明蓄血为喜忘,血室蓄血为谵语。

6、误汗亡阳,1)惊狂:两个代表性处方:桂枝甘草龙牡蛎汤(烦躁)和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牡救逆汤(症状比较严重,是惊狂导致卧起不安,脉浮表证未解故用姜枣治其表,亡阳,当急温心阳,故无芍药,凡急温心阳都不用芍药)。2)惊悸,“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用桂枝甘草汤。“邪哭使魂魄不得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伤寒论》里的惊悸、惊狂是心阳虚所致,区别于后世的“阴盛则癫,阳盛则狂”(阳明病)。3)奔豚主要是神经官能症状,“发作欲死”,一会儿就缓过来。“欲作奔豚”,“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欲发未发),苓桂甘枣汤。“必(已)发奔豚”,桂枝加桂汤,桂枝能泻奔豚气,温阳平冲。

7、少阳病:1小柴胡汤证:“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2兼腑实是大柴胡汤-阳盛则狂。3奔豚证,“奔豚气上冲胸痛,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黄芩汤加半夏生姜去大枣,加当归、川芎、葛根、李根皮)。心气虚则畏,胆气虚则惊,奔豚汤-清胆火,桂枝甘草汤温心阳。有气上冲黄芩汤加半夏生姜去大枣,养血当归川芎。葛根李根皮(桑白皮川楝替代)疏肝平冲。4热入血室。“妇人中风,七八日 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多见于经期感染。“其血必结,小柴胡汤主之”。“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因为热在血室,属阴分有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治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因为血室属下焦。“当刺期门,随其虚实而取之”。

8、阳明病:阳明经证、虚热证、腑证、蓄血证、痰湿证和寒热错杂证,都可以有七情为病。

9、1)阳明经证,白虎汤证,竹皮大丸“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茹、膏、薇、桂、草、枣)”产后烦闷、更年期、女性术后都可,与防已地黄汤,一是阳明用竹茹石膏,一个是太阳经用防已防风。2)虚(胃中空虚没有燥屎)烦证-栀子豉汤“反复颠倒,心中懊恼”,食道反流、女性更年期,豆豉大豆甾酮,可以补充雌激素,葛根更多,葛根汤更适合丰胸丰乳美容。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腹满者栀子厚朴枳实;便溏者栀子干姜汤。3)腑实证大承气汤,特点是谵语,一定是有燥屎才会发谵语,二者并见就是大承气汤证,“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栀干姜汤,初硬用栀子,后溏用干姜),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甚则“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主之”“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言语止,更莫复服”,大便硬当在乙状结肠的大承气汤,但如有肠麻痹肠鸣音消失,用大承气的芒硝就出问题,芒硝是渗透性泻药,导致大量的肠液分泌,肠麻痹者不能排出,腹压增加,导致肠粘膜充血水肿与细菌异位,病情加重。故“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勿更与之”就是用小承气汤一升,如果出现排气肠鸣就再吃一升,把大便通下来,这里不用大承气汤,会加重患者病情。4)蓄血证特点是喜忘,抵当汤“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大便黑有三种情况:阳明燥屎,硬色黑不好解,大承气汤证;消化道出血,便稀溏,柏油样便;阳明蓄血,屎硬、色黑、反易解;5)痰湿证:生姜半夏汤,寒证,“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栀子豉汤,热证,“心烦懊恼,反复颠倒,不可名状”。半夏厚朴汤“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半夏一升生姜五两(30-50克)。6)寒热错杂证,甘草泻心汤,狐感,“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情绪不好”“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蚀于上部(喉)甘草泻心汤主之。

10、太阳、少阳、阳明三阳合病:“伤寒八九日 ,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牡汤主之。”,非常经典的神志病处方。小柴胡汤半剂去甘草,加桂枝茯苓,温阳化饮,龙牡,潜阳,铅丹、大黄,“阳盛则狂,”后下使其通腑,铅丹,可用磁石、礞石、代赭石代替。方中没有甘草,用大黄酸来溶出茯苓有效成分,代替甘草酸。

三阴为病

1、太阴经情志三个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小建中汤证;带下证。

2、太阴为开,易感受秽浊之邪-阴阳交。1)桂枝加龙牡汤:”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梦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 汤主之”。2)小建中汤:“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甚者积年,轻者百日 ,渐至瘦弱,五脏气竭,则难可复常”(千金方)——男子失精,女子梦交。多见肿瘤患者,有的一闭眠就是死人,鬼交,表现为阴毒寒毒。3)带下证:“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医生则站在医学角度,非有鬼神,太阴阳明主运化水谷,多湿,湿的特点是秽浊,太阴阳明容易感受秽浊之气,芳香辟垢。从太阴治效不好,就转从阳明去治,秽浊之邪。干姜茯术汤,肾着汤

3、少阴:特点是寒化热化、阴阳失衡,多发阳阳易: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4、“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两大症状:烦和悲。

5、少阴热化的夜烦:晚上心烦失眠在少阴心有热:1)黄连阿胶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 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2)夹饮邪:猪苓汤:“少阴病,下利六七日 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3)在少阴肾:“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要用知母滋肾水”,偏重于调气,黄连阿胶汤重于调神.

6、少阴寒化的日烦:1)白天烦多在心,可从太阳病入手,如太阳病惊狂、惊悸、奔豚和亡阳,伤少阴心阳所致,桂枝甘草龙牡汤、苓桂术甘汤。2)烦在少阴肾的,如附子干姜汤证,“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3)少阴肾烦而夹饮的是茯苓四逆汤:“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附子干姜汤没有甘草,因为没有茯苓;茯苓四逆汤,茯苓可拮抗甘草的皮质激素样兴奋作用,甘草又能促进茯苓酸的溶出。

7、悲忧善哭-甘麦大枣汤-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喜欠作,精神不振,或善太息,都可以用甘麦大枣汤治疗。

8、厥阴:特点是易龙雷火动,如乌梅丸的心中痛热失眠,阴阳毒。乌梅丸可治疗后半夜失眠,里面的黄连、桂枝入少阴心的,体现了厥阴与少阴的相互影响。还有个代表厥阴处方是吴茱萸汤,也有烦躁“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少阳病的奔豚就是气上撞心,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可用吴茱萸汤。

9、少阴主神 :心为神之大主,神明失守大多要责之于心,各经者可以影响到少阴经。

10、太阳少阴同病:嗜睡,麻黄附子甘草汤;妄行独语,防己地黄汤证;其他疾病影响到少阴经,热化的用地黄(肾)、黄连(心);寒化的用桂枝、附子。

11、少阳少阴同病:三物黄芩汤。不安腿综合征和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的患者,“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方主之”,三物黄芩汤证有“烦”的症状。

12、太阴少阴同病:百合地黄汤。百合:太阴,地黄: 少阴,“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 ,或有不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吐利,如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其脉微数”,少阴阴虚,防已地黄汤是其脉浮,麻附甘草汤是脉沉。欲食不能食,肿瘤科常见,苔腻有湿加滑石。本证在有个特点,头痛,小便不利,小便时头痛,头痛用百合强天门,小便不利用地黄填地户。百合病的主方是百合地黄汤,发汗后用知母,下之后用滑石代赭汤,吐之后用鸡子黄,变成渴用洗方,变发热用百合滑石散主之。

13、厥阴与少阴同病,乌梅丸。“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 肤冷,其人躁,无暂时安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闻食臭出,其人常 自吐蛔。吐蛔者,乌梅丸主之。”方中有桂枝黄连,都是少阴经药,三阴递进故。

阳明影响少阴同病:白虎汤证,小青龙有烦躁即加石膏,知母-养少阴肾水除烦。

小结

三阳病情志异常 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太阳蓄水、蓄血、亡阳。亡阳则发狂、惊悸、奔豚。

少阳本证为小柴胡汤证,兼阳明腑为大柴胡汤证,以及奔豚汤、热入血室。

阳明有阳明经证、虚烦证、腑证、蓄血证、痰显证、寒热错杂证。

太阴为开,又为带脉所主,所以由阳明传太阴,感受秽浊之气和至阴之邪。

少阴有烦和悲,烦有日烦和夜烦,分为阳虚、阴虚、在心、在肾、夹饮、不夹饮。

厥阴是龙雷火动,吴茱萸汤、乌梅丸。

单纯太阳伤寒中风不会出现情志异常,太阳与少阴同病则容易出现。少阳少阴同病用三物黄芩汤,阳明少阴同病白虎汤加味,太阴少阴同病,百合地黄汤类方,表现为如有神灵。

太湖中医学堂:专注中医传承,发扬国粹,守护生命,传承文明,太湖宏愿,医道永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