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一词乱弹(之一)------诗歌红楼梦
红楼梦一词乱弹(之一)
------诗歌红楼梦
天津大学 刘锋
刘锋 号听雨轩主、养心堂主,江苏省扬州市人。天津市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天津市楹联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红楼梦》初名《石头记》,作者姑且称为石头。以后空空道人易名为《情僧录》;吴玉峰题为《红楼梦》;东鲁孔梅溪题为《风月宝鉴》。曹雪芹题为《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第一回是这样说的: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这一段颇值得琢磨:《金陵十二钗》是有目录,分章回的,当属于章回小说。那么,原本的《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都是不分章回的吗?那么,体裁是否属于小说呢?是不是和张岱《陶庵梦忆》,冒襄《影梅庵忆语》相类呢?由于没有严谨的史实支撑,这些都无法回答
在早期流传的抄本中,此书都题为《石头记》。是不是曹雪芹最后确定的?不知道。《石头记》是记石头所见所闻?然而,石头又是谁呢?
是指作者在石头城的所见所闻?石头城是指南京,或称金陵,这在书中出现很多。写石头城的诗最有名的是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情僧”一词也是有诗典的。北宋诗人赵湘(959-993)《閒居书事寄逸人平上人》诗云:
“雨驱寒藓入衡门,颜子箪瓢近水濆。静话忽容幽鸟听,好诗长忌俗人闻。半帘松影和秋卷,一槛棋声与竹分。野客有情僧有意,相思时望过溪云。”
诗中佳句“半帘松影和秋卷,一槛棋声与竹分”其妙处须细细品味。
顺治皇帝出家的事,说得满城风雨。据说是因为所爱的董鄂妃青年早逝。可参见《清史稿·董鄂妃传》。顺治皇帝福临算不算“情僧”?
王子出家的事,前朝也有。据元代诗人张昱《临安访古·化成寺 (钱王第十九子出家为僧》诗云:
“王子能以身施佛,何异生居净梵宫。敝屣视他闲富贵,男儿到此是英雄。”
当然,王子出家未必为情耳。如果这是大号的情僧,那小号的自称的情僧又是谁呢?
红楼梦当是指看破红尘,玉峰或是指玉峰上人。吴玉峰可能是吴地的玉峰上人。历代都有玉峰上人。明安庆王有《赠别玉峰上人》诗:
“关山去迢递,飞锡有谁同。行苦三乘里,心开万法中。定回云满榻,偈后月低空。相忆听钟磬,泠然度晓风。”
明代香严和尚也有《送玉峰琳长老得戒还清泉》,其中云:
“越国吴门路几重,登高涉险访灵踪。未游东海观龙井,不到西天遇鹫峰。飞锡去回临水寺,雨花来赴上堂钟。相逢欲问杭州景,十里荷花九里松。”
“十二金釵”本来是形容美女头上金釵之多,以后又转意为众多的美女。杨冠卿《柳梢青》词云:
“红药翻阶。天香国艳,辉映楼台。解语浑如,三千粉黛,十二金钗。青鞋踏破苍苔。趁舞蝶、游蜂去来。宿粉偷香,也应难似,年少情怀。”
《金陵十二钗》源自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
“头上金釵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南宋诗人柴望(1212-1280)有《西施》一诗,诗云:
“十二金钗对对铺,三千粉黛腻如酥。君王莫道六宫丑,一个西施已坏吴”。
宋代诗人俞紫芝有《咏草》一诗,很难得地将“石头城”和“十二金钗”联系在一起。这是不是给曹雪芹以启发呢?诗云: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俞紫芝即俞秀老(?~1086),浙江金华人,寓居扬州,笃信佛教。是王安石晚年居江宁(南京)时的门下佳客。
那么,从什么时候起书名从“石头记”题为红楼梦的?说法既多,而质疑也不少。近年在山西发现了一部乾隆甲辰菊月出版的梦觉主人序本的《红楼梦》,这是最早将书名从《石头记》改题为“红楼梦”的。乾隆甲辰菊月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九月。以后,由程伟元、高鹗整理出版程高本,即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如程甲本(1791)、程乙本(1792)。以后,大都题作“红楼梦”。
为什么书名用“红楼梦”?梦觉主人在序中说:
“辞传闺秀而涉于幻者,故是书以“梦”名也。夫梦曰“红楼”,乃巨家大室儿女之情,事有真、不真耳。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悟幻庄周,梦归蝴蝶:作是书者藉以命名,为之“红楼梦”焉。”
“红楼”一词,梦觉主人是受白居易启发。所谓“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秦中吟》第一篇《议婚》中曾写过“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至于“梦”是受庄子启发,所谓“悟幻庄周,梦归蝴蝶”是指庄周梦蝶的故事。
蒋瑞藻《 小说考证拾遗》引赵烈文《能静居笔记》云:谒宋于庭文翔凤於葑溪精舍,于翁言“曹雪芹《红楼梦》高庙末年,和珅以呈上.然不知所指。高庙阅而然之,曰:“此盖为明珠家作也。”
这一段话是赵烈文听宋翔凤说的。高庙指清高宗乾隆皇帝。在乾隆末年,和珅将《红楼梦》上呈乾隆,乾隆看后很肯定地说,这是写明珠家的事。明珠是纳兰性德的父亲。
赵烈文是曾国藩的主要幕僚。赵烈文最厉害的地方是提前几十年预言了清朝的灭亡,而且是对曾国藩说的。宋翔凤字于庭是苏州人,生于乾隆四十一年,嘉庆五年乡试举人,是常州公羊学派的重要人物,
我个人觉得,《红楼梦》中的贾府与纳兰家要比与曹(寅)家要匹配得多。或者说,贾家有纳兰家的影子,甄家可以与曹家相类。因为曹家的政治地位实在太低了。纳兰明珠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武英殿大学士,其妻子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阿济格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多尔衮之胞兄。这样的家世当然比得上宁国府荣国府。
另外,我有一个揣想,纳兰和他入宫的表妹的故事被天才的小说家曹雪芹一分为二:一个是入宫的贵妃姐姐,一个是两小无猜的黛玉。
纳兰性德(1655~ 1685),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18岁中举,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还精通骑射,授一等侍卫衔,多次随康熙皇帝出巡。纳兰性德以词名世,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侧帽集》、《饮水词》。
纳兰性德其实有自己的红楼,也有自己的红楼梦。其《减字木兰花·新月》,我最感慨其中的一句“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全词云:
“晚妆欲罢,更把纤眉临镜画。准待分明,和雨和烟两不胜。
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
既写到“红楼”又写到“梦”的诗词,纳兰有三首。其一是《于中好》词: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我喜欢纳兰词,曾集纳兰词句为联,约20副。记得有二副是:
· 尚暖檀痕,犹寒翠影,须知秋叶春花促 ; (百字令 采桑子)
休孤密约,鉴取深盟,却忆红楼半夜灯 。 (红窗月 鹧鸪天)
· 风絮已化萍,魂是柳绵吹欲碎; (山花子1 山花子2)
芳菲都惹恨,天将愁味酿多情。 (唐多令 鹧鸪天)
其二是《饮水诗·别意》六首之三。诗云:
“独拥余香冷不胜,残更数尽思腾腾。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此红楼是彼红楼吗?
离红楼梦最近的是“梦里红楼”,出自纳兰《雨霖铃·种柳》。词云:
“横塘如练,日迟帘幕,烟丝斜卷。却从何处移得,章台仿佛,乍舒娇眼。恰带一痕残照,锁黄昏庭院。断肠处、又惹相思,碧雾蒙蒙度双燕。
回阑恰就轻阴转,背风花、不解春深浅。托根幸自天土,曾试把、霓裳舞遍。百尺垂垂,早是酒醒,莺语如剪。只休隔、望个人儿见。”
红楼院最大的看点是红楼院里住和尚。---这是不是给《红楼梦(石头记)》以启发呢?贾宝玉住怡红院,贾宝玉出家当和尚是从这里找到灵感的吗?
红楼院第二的看点是和尚与诗人一起作诗。---《红楼梦(石头记)》中也大量地作诗,或许是见样学样吧。
红楼院的典故是出自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五·寺塔记上》:“长乐坊安国寺红楼,(唐)睿宗在藩时舞榭。” 段成式还有《游长安诸寺联句·长乐坊安国寺·红楼联句》。诗云:
重叠碎晴空,余霞更照红。蝉踪近鳷鹊,鸟道接相风。(张希复)
苔静金轮路,云轻白日宫。壁诗传谢客,门榜占休公。(段成式)
唐睿宗李旦(662~ 716),唐朝第五位皇帝,武则天第四子,嗣圣元年(684年)登基。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建立武周,李旦被废。神龙元年(705年)因为支持神龙政变被加号安国相王。景云元年(710年),因唐隆政变而再次成为皇帝。庙号睿宗。
睿宗即位后,将原来的住宅立为佛寺,并用 “安国相王”的封号将寺名命名为“大安国寺”。大安国寺位于大唐长安城东北角的长乐坊。但睿宗本宅的 “红楼院”保留了下来,简称“红楼”。 红楼---这个歌楼舞榭,始终是文人的雅集之所。在唐元和(806~820)年间唐宪宗将红楼院赐给诗僧广宣上人。
据《全唐诗》卷822·广宣诗集记载:广宣,姓廖氏,蜀中人。与刘禹锡最善,元和、长庆两朝,并为内供奉,赐居安国寺红楼院,有《红楼集》。今存诗十七首,编为一卷。
广宣有《红楼院应制》,诗云:“红楼疑见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唐。支遁爱山情谩切,昙摩泛海路空长。经声夜息闻天语,炉气晨飘接御香。谁谓此中难可到,自怜深院得徊翔。”此诗亦有人认为是沈佺期诗。沈佺期(约656年— 约715年)河南内黄人,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按时间推,应不是。
也可作为旁证的是白居易(772~846)《广宣上人以应制诗见示因以赠》一诗。诗云:
“道林谈论惠休诗,一到人天便作师。香积筵承紫泥诏,昭阳歌唱碧云词。红楼许住请银钥,翠辇陪行蹋玉墀。惆怅甘泉曾侍从,与君前后不同时。”
著名的乐府诗人王建(767.—830 )在《宫词一百首》中说:
“禁寺红楼内里通,笙歌引驾夹城东。裹头宫监堂前立,手把牙鞘竹弹弓。”
中唐著名边塞诗人李益(约750—约830)是大历四年(769)进士。他有《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诗云: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隔窗爱竹有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唐代诗人杨巨源(约755~?),贞元五年(789)进士。亦有《送定法师归蜀,法师即红楼院供奉广宣上人兄》诗云:
“凤城初日照红楼,禁寺公卿识惠休。诗引棣华沾一雨,经分贝叶向双流。孤猿学定前山夕,远雁伤离几地秋。空性碧云无处所,约公曾许剡溪游。”
广宣和李益等人曾在红楼下联句,这给红楼梦中大观园中联句作诗是多好的启迪呀。《红楼下联句》云:
佛刹接重城,红楼切太清。紫云连照耀,丹槛郁峥嵘。[广宣]
榱栋烟虹入,轩窗日月平。参差五陵晚,分背八川明。[李益]······
(待续)
步莲诗钟社,以诗钟为主,兼修诗词联赋。社内组织结构严谨、分工明确。多次组织全国性诗钟大赛,并社员多次在全国赛事中夺殿抡元。本集为步莲学员习作,方家多提宝贵意见,以兹鼓励!
加入步莲诗钟社的两种方式:
一、在全国诗钟赛中上过榜的吟友,发过来链接证明一下即可入社。
二、1小时内对出10个句子,11人评审6人通过即可入社。
本社立足天津,着眼全国,有志于此的文字爱好者可加微信15102231223,共臻乐事!
【社 长】王柏松
【执行社长】杨庆栗
【常务副社长】王善全
【副 社 长】刘士杰 樊玮鑫
【秘 书 长】陈红辉
【副秘书长】王 莉 于凤铃 赵 婧 王洁
【常务理事】范克明 李永强 崔振生 吉长虹
【理 事】高小梅 张建军 胡建国 杨风雨 汪永新 洪东 张金利 刘国强 林鑫 杜烜 王东兵
【研究员】(待添加)
王柏松 王善全 陈红辉 王 莉 于凤铃 樊玮鑫 高小梅 张建军 胡建国 杨风雨 汪永新 洪东 张金利 刘国强 林鑫 杜烜 崔振生 王东兵 赵成茹
【本期编辑】王善全 陈红辉 樊玮鑫 于凤铃
【图文编排 】于凤铃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请告知,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归作者/版权方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平台仅提供参考、学习、交流之用。
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