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战功看似一般,为何55年却能被授予大将军衔,还高居第7位?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1952期。1955年9月27日,有一位我军高级将领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并且高居第7位。比较奇怪的是,这位获封者总体战功一般,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都不显山露水,似乎无法和粟司令、陈赓等人并列。大将重在指挥才能和战功战绩,既然如此,为何他还能评上大将军衔呢?

此人就是张云逸大将。张云逸1892年出生,曾领导我军早期的百色起义,是人民军队创建者之一,资历极深。虽然具体战功方面确实不太突出,但其资历在大将中绝对排在前列,连大将中名列第一的粟司令也不能与之相比。

在十位开国大将中,张云逸是最年长者,徐海东是1900年出生,比张云逸足足小8岁,在大将中年龄第二大。不要以为年龄大不代表什么,参加革命越早,履历越深厚。张云逸1909年就是同盟会成员了,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这些经历在我军开国将帅中极其罕见,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不说在大将中,即便是元帅里面也没有几人有过这样的早期革命履历。张云逸参加黄花岗起义时,很多开国元帅都还没有开始军事生涯。

而红军时的张云逸已经是军长级别的高级指挥员,担任过红七军军长。抗战时期张云逸成为新四军参谋长、副军长,这样高的职位建国后评为大将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张云逸看似战功不多,但资历接近元帅级别,如果是在红一军或者八路军担任同等职务,完全有可能被授予元帅军衔。

大将虽为将官,但和上将、中将、少将有所区别。不光看战场表现和战功战绩,同时要参考革命资历以及各方面军的平衡因素。大将只有十个名额,像张云逸这种对早期革命军队创建有重要影响的元老级将领,自然要被优先对待。

张云逸大将除了资历太深厚之外,组织后勤和谈判功夫才是他的真正强项,我军在革命中处于弱势的时候,张云逸是少数能够和国军高层牵上线,并得到对方以礼相待的将领。张云逸去广西办事,桂系首领李宗仁、白崇禧等人都是热情接待,主席对于张云逸的特殊履历及谈判沟通能力十分看重,给予很高的评价。

之所以张云逸军事战绩不很突出,和组织的具体工作安排也有很大关联,并非将军不能带兵打仗。1947年后张云逸就在华东战区处理二线工作,发挥它的后勤管理特长。众所周知淮海战役有数百万华东地区的民夫助阵,后勤物资、粮肉弹药源源不断运往前线,我军得以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持续打击国军主力:战场进展顺利不仅有陈粟等将帅指挥之功,显然张云逸大将的后勤保障工作也堪称完美,确保了华东战事的节节胜利。

一般来说战功出众的将领名声更大,张云逸显得十分低调。虽然这位大将较少被提及,但他的真实贡献并不比其他大将低。1974年,张云逸大将因病在北京病逝,时年82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