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军 · 之道

这仅仅是一篇阅读笔记,内容严肃。谢谢

本文将围绕着以下两条中心来展开:

1. 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2. 产品经理要能在实践中理解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从而设计产品去促成更多交易,以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本文适合的读者为:在产品工作中遇到过需求冲突或资源冲突,有过权衡取舍困难的人;或在创业和业务发展中思考过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人;

产品体验的重要性让很多产品经理误以为,产品经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体验,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好的体验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交易成本,并不是产品的全部。产品经理应该为产品的市场结果负责。

◆◆我们的世界

现实世界是由物质、生命、意识组成的,产品经理研究的更多集中在意识层面。

人类文明的框架如下 :

◆◆企业、用户与产品的关系

对于企业来说,从经营的角度(长期来看,企业能获得利润),是不可能满足这些用户的所有需求的,即便能满足,也一定会亏本。想象一下腾讯付费购买了音乐版权,雇用员工付出成本研发手机音乐软件并租用服务器维护,然后完全免费提供给所有用户,这是一个铁定“亏本”的生意。(当然你可以质疑说,如果腾讯这么做,可以获得很多用户,长期来看可能可以通过获得的用户在其他产品上赢利。但当你这么质疑的时候,就需要清楚地指出“其他产品”是什么,你一定会发现,加入了这个要素后,整体来看,企业满足的一定不再是用户不加约束的所有的欲望。)

企业能做的,是在给定条件下,选择满足哪些用户需求,创造哪些用户价值,以更多地促成交换,让企业有最高的边际收益和ROI(投资回报率)。

企业以产品为媒介通过某种利益交换满足用户的需求。

◆◆如何理解用户

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某公司说自己有10个用户(注册用户)过亿的App,但注册用户不算真正的用户,有某类需求时他们是不是使用这些App来满足这类需求才是关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里说的10个注册用户过亿App,并不等于10个用户过亿的App。如果一定要说产品经理是研究人的,那也是从四个维度去研究:生物的人、社会的人、认知的人、情境的人。

用户有着可塑性,用户是可变的,其偏好和认知会随着外界不同的信息刺激发生变化和演化,具备可塑性。比如传销者的洗脑能力就很强,比如二战时日本军国主义者和德国纳粹把它们的大量国民洗脑成罪恶支持者,比如消费品营销领域和增长黑客领域都有很多技巧利用人性弱点去改变用户行为。用户有自利性,总是追求个人总效用最大化(效用是欲望的满足程度)。用户是有限理性的,即用户虽然追求理性,但他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判断经常出错,也经常被骗,所以只能做到有限的程度。这个概念是由图灵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的。

人脑思考的系统1与系统2: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表示,他认为人的大脑活动存在两种模式,他称之为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是快思考,代表人类的本能和习惯,可以快速且自动启动,耗费资源很少,经常为习惯、经验、刻板印象等认知偏见所支配。系统2是慢思考,代表人类的逻辑和理性,其启动是被动、缓慢、耗费资源的,存在意识控制。人的大脑进化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生存和传承。人脑遵循能量最小消耗原则,能不动脑就不动脑,默认使用系统1思考。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决策是由系统1做出的。

在产品研究的范围内,我们可以认为用户约等于“偏好和认知的函数”。

所以我们说的理解用户,是要从具体的个人去积累一个一个案例。所谓样本,就是在具体情境下的每一次使用、每一次反馈或者每一次投诉等。当案例积累足够多,就可根据一些数据,逐步形成用户分布模型,然后基于这个模型去设计产品,比如调整策略、改变沟通方式,在这个改变迭代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假设,不断地修正用户模型。

用户为了获取价值(效用)而使用某个产品。

价值最早的定义出现于经济学萌芽期,指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劳动决定的,这本质上是成本价值论或客观价值论。经过从19世纪70年代持续到20世纪初的边际革命,人们认识到边际效用的概念,认为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国际学术界和社会开始普遍接受价值的主观性,放弃了价值的客观性。

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有个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可见幸福与效用及欲望相关。人主观感知的效用越大(欲望满足程度越高),幸福度越高;效用不变,降低自己的欲望,也能提升幸福感,比如有些宗教教义或心灵鸡汤就是通过降低个人欲望的方式让人提升幸福感。

欲望具有无限性和约束性。无限性是指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价值最大化。

效用是满足欲望的程度。

比如,我喜欢橘子,那么橘子对我的效用比苹果对我的效用大,价值相应也大;又比如说我喜欢橘子,但1小时内吃完10个橘子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第11个橘子就远不如第1个橘子对我的效用大;而连续吃100天橘子后,吃1个苹果对我的效用也许就超过了吃1个橘子对我的效用。

人类的主观意识千差万别,还受情境变量的深度影响,所以,分析用户的粒度必须基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且必须有足够的样本量,用户是一种基于无数样本的分布模型。

产品的功能和属性本身都只是交换媒介。

用户感知到什么它就是什么,用户的主观认知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用户感知到的价值才是用户价值。

人做决策的约束条件是价值最大化。这个世界是永远在变的,尤其是技术。为什么技术能创造价值,尤其是一个新的技术的出现,可能会让世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因为它影响了很多要素的相对价格,改变了人(群体)的最优选择可能性,从而产生连锁反应。比如上网,如果网费降低,甚至包月免费,那么看视频、打游戏的人就会变多,这本质上也是相对价格的变化。

◆ ◆如何理解产品

什么是产品?前文提到,产品是一种价值交换的媒介,企业用产品与用户交换价值。产品是一些人加工过的与用户可交易的物品或服务。公司外部和内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提供一种产品。产品本质上是一种解决方案,所以每个团队本质上都是在提供产品。

卖产品是卖一种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组合。分析产品的重点是弄明白这个产品利从何来、利往何去,它创造了什么价值,价值是怎么分配的。

◆◆如何理解企业

产品经理是与企业交换价值。

企业本质在于两点:第一,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第二,生产效率高于市场。

企业用什么提高效率争夺市场?权威。

权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掌握专业知识的员工,各领域、各层级都可以,企业家本人、采购人员、人力资源人员、产品经理、研发工程师、公关人员、总代理、安全监督人员、法务、运营人员、行政人员等,自上而下,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各个岗位上做出超过市场平均水准的更优决策。这些专业知识,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它们分散在员工个人的头脑中,既包括用户、市场、行业、政策相关知识,也包括企业内部运行机制、文化价值观,以及企业内其他人的工作内容和个人能力风格偏好等属性。

员工在个人的工作中持续获得和积累的知识,起初都是个人专有的知识,但如果通过语言文字转换为显性知识,就可以被传播,成为企业的共同知识。企业把员工个体积累的默会知识不断转换成显性知识并变成企业共同知识的这个过程,是创新的常见过程。通过形成内部惯例和制度,一部分个人专有的默会知识也能转换成企业共同知识,后来者只要按惯例和制度行事就是利用了这些知识。

2019年8月19日,包括亚马逊的贝佐斯、苹果的库克等在内的181家美国顶尖企业的管理者发出了一份联合声明书,重新定义了一个公司运营的宗旨,他们宣称:股东利益不再是一个公司最重要的目标,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这算是一个标志性的结果和信号,它表明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太大了,其影响和控制的深度、广度使它们早已不适合继续用传统企业的经济人定位(即所追求的目标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与社会相处。

在相当程度上,这些互联网企业已经在代行公共职能,通信、交易、教育、交通、饮食、娱乐、安全、信用、银行、邮递、社交、媒体、出版……既然是行使公共职能,就要在一定程度上按社会公器的标准与社会相处,找到新的平衡点,否则就难以持续。

用户购买或使用产品,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但企业做产品却是为了获取交换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交换价值要(通过产品)完成交易才能实现。

一切生产过程都可以理解为:投入劳动,把资源转化为更合乎人的需要的形式。

价值首先是由需求所驱动的,而不是劳动。没有背后对应的需求,劳动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没有了价值)。

分工创造价值:

分工创造价值的原理有四:

第一,熟能生巧——投入同等劳动时间能创造更多产出;

第二,减少工序切换成本——节约的时间能创造新价值;

第三,积累和创造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使企业更懂用户需求,或有更高生产效率;

第四,工作聚集后就有规模效益,就能激励使用和发明新技术、新工具——新技术、新工具替代和节约人类体力和脑力。

哈耶克说,分工社会的背后其实是技术知识的分工。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分工的出现、留存、演化,必然也取决于它能带来的生产知识的相对价值的变化。

对于消费市场上的用户来说,只有能被应用和普及的技术才能创造大量价值。技术本身(无论多高端)并不创造价值,技术必须被应用于产品,但产品(被生产出来)本身也不创造价值——只有产品被交易(此处的交易指购买和使用)后才实现了价值创造,只有交易量大才能创造大量新价值。

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诺斯在他的著名作品《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否定了通常把西方国家近代高速发展的原因归结为工业革命的观点,详细解释了是制度创新,是产权的不断明晰和保障不断加强,决定着知识、技术、商业和经济的增长和积累,最终工业革命水到渠成。诺斯后来凭制度变迁理论获得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按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工业革命注定只会起源于英国。根本原因在于,曾经有段时间,英国王室势弱,所以当王室需要支付大额战争费用时,只能跟国民谈判协商,于是被迫签下了丧失王权的条约,条约内容包括禁止国王自由加税、随意没收国民财产、随意剥夺国民人身自由等。这不难理解,国民以后挣的钱和财产真的都是自己的了,大家还不拼命干?这些产权保障激励了几代人的无数商业冒险和创新,最终工业革命在英国水到渠成。

所以,制度创新决定着知识和技术的增长,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和经济增长都只是结果。

◆ ◆ 如何更好地用产品进行“价值交换”

企业的收益,从广义来看,既可以是当前的现金收入,也可以是能增加未来交易和收入可能性的各方信任,如社会声望、品牌形象、政府关系。而企业的成本,则包含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生产成本容易理解,交易成本可以理解为一切为了促成交易达成付出的代价。

交易成本,是为了达成交易所付出的成本。

qq音乐的成本包括以下两部分。(1)生产成本:购买音乐内容的成本,QQ音乐公司员工的薪酬等。(2)交易成本:需要重点强调,因为它容易被大家忽略。QQ音乐不是一个自然被所有人知道的平台,“购买音乐”这个习惯也不是所有中国用户都有的,所以“购买音乐内容”这项交易,是不会自然发生的。QQ音乐公司为了促成交易发生,需要付出很多成本。例如在媒体上付费宣传,获取愿意购买音乐的用户。再例如,通过赠送优惠等方式,让用户养成付费购买音乐的习惯,这种让用户养成习惯的“补贴”成本,理论上也可以归为交易成本,因为它是为了后续更大规模、更有效率的交易的达成。

◆◆交易与交易模型

实际上每一次交换给双方都增加了新的价值。

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一个樵夫拥有一把小提琴,一个音乐家拥有一把斧子,他们两个交换一下,会发生什么?在这样的交换过程中,这个世界上的总物质没有增加,但是交换前后这两个产品给它们的所有人带来的价值完全不一样,他们对这两个产品的估值增加了,这个世界上的总价值增加了。产品通过交易转移到了一个更能创造价值的人手里,樵夫拿到斧子和音乐家拿到小提琴,他们就能创造比之前要大得多的价值。他们利用这两个物品创造新价值的能力也增加了,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的总物质没有增加,但这个世界上的人类创造新价值的能力增加了。

资产的合理配置,使得世界的总财富增加,这也是金融业存在的意义,他们直接创造价值了吗?没有。但是他们通过自己(或他们的组织)的判断来合理配置财富,从而帮助他人或企业创造比以前更大的价值,这是金融业间接创造价值的逻辑。

ps:

(交易通过资源的再分配创造价值。这个洞察简直就是经济世界的本质。因为我们个体的生活,基本以商品交易为主旋律,前面所述,无疑解答了这背后的根因。而且,大家这样做的原动力是,人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至此,现实世界中交易的线索便清晰可见了。)

这就是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交易的原因——交易创造价值。

世界上没有等价交换,只要不存在强迫和欺诈,一定是双方都主观判断自己会受益,才会完成交易。如果有一方亏本,他就不会愿意进行交易。产品即交易,作为产品经理,就要帮助用户创造这样的交换,产品设计要以终为始,一开始就奔着最后能成交去设计。所以,一个企业的核心最终目标就应该是创造交易,有交易才有用户,才算完成了价值创造,才有可能赚钱。发现市场机会,其实就是发现你能促成一个交易,让用户付出某种代价来买你的产品。这种代价可能是金钱,也可能是时间,或者是体力、精力、精神等。

交易模型是指产品经理发现和设计的合理机制,它能促成用户做出某种行为(即交易),且可持续(生态是平衡的)。交易模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商业模式,是多边关系平衡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模式。

如果拆解“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两个词语,交易模型的设计精髓就是“如何创造利益(利从何来)”及“如何分配利益(利往何去)”两个命题。这正是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两个方面(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的其中一个,即掌握现实社会中某领域的多边行为模型。这里的交易模型更多侧重的是多边平衡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设计,这里的利益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利益,这里的交易模型,也能用于解释一次搜索、一次通信、一次阅读、一次抖音等不涉及金钱的用户行为。

理解交易模型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切入点,比如损失厌恶、选择增加福利、激励相容。

产品经理用产品促成企业和用户间的价值交换,每一次交换都会创造价值。

产品经理最终要做的,是持续不断地发现市场上高于用户支付代价的用户价值,并设计合适的交易模型把它固化为产品。赫维茨凭机制设计理论获得2007年诺贝尔

经济学奖,他提出了“激励相容”:

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参与者都会按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策略行动,如果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企业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简单地说,就是让对方干得好要比干得不好时获得更多收入,这样对方才有上进的动力。做商业决策分短期和长期去考虑。

比如某些名声不好的医疗企业因为毛利高,获客意愿也强,因此对搜索引擎排名的参与意愿很高,如果放开搜索引擎排名的口子,那么企业的短期营收一定会变好。但长期呢?随着用户一次次被欺骗,甚至是极端舆论事件的一次次发酵,用户会逐步丧失对平台的信任,进而使用户和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增加,以致企业名下所有产品的商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持续降低。

长期价值的判断很重要。比如某些名声不好的医疗企业因为毛利高,获客意愿也强,因此对搜索引擎排名的参与意愿很高,如果放开搜索引擎排名的口子,那么企业的短期营收一定会变好。但长期呢?随着用户一次次被欺骗,甚至是极端舆论事件的一次次发酵,用户会逐步丧失对平台的信任,进而使用户和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增加,以致企业名下所有产品的商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持续降低。

不过对于长期价值,很多时候并不容易直接计算和判断。这时候,一个产品经理或企业决策者的判断力,以及企业价值观的作用就会逐步凸显出来。

我们观察到很多优秀的企业其实都有一个共性:对外的表现是用户体验好,背后的关键点其实是重视长期收益的价值观。

对于搜索引擎和很多工具类产品,价格和供给都难影响用户行为,使用体验和先发优势的影响权重较高,产品经理在市场竞争早中期的价值权重也就较高。

对于打车产品,供给和价格都比App交互体验更影响用户行为。在有些情境下,政府态度和安全感也更影响供给、价格和用户行为。

某些应该更重视供给或经营的产品,在过往强调使用体验尤其是追求极致交互体验的产品文化潮流中,其供给或经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算被带歪了。

◆ ◆ 效用

情绪也是一个最基本的用户需求起源,满足情绪能够给用户带来效用

认知的效用主要体现为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尊取向,即维护正面的自我形象;社会认知取向,即正确了解世界的需求。

但是社会认知取向有时候和自尊取向是冲突的:一个人要正确认知世界,结果发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其实是错误的和坏的。这个时候,只有少数人在少数时候能够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改变,多数人的习惯做法是在心理上寻找自我安慰甚至扭曲认知,以营造这件事其实“不算坏”甚至是“好的”的感觉,继续假装自己是正确的,自己是好人,归因于别人有偏见或无知,或者归因于这是别人和环境造成的问题。

如果你认可一个产品带来的某种效用,且这个效用大于你愿意支付的代价,这种效用的交易就能成立,世界上就多了一笔消费、一次交易,同时也为交易双方创造了两组新价值。

所以我们说其实用户不是人,是需求的集合。某个人可能在A情境下,是某个产品的用户,但在B情境下却又不是这个产品的用户了,因为这个产品在A情境下可以提供最大效用满足他的需求,但在B情境下却又不能了。如赶时间时打车,不赶时间坐公交地铁;急用商品时用京东,不急用时用淘宝、拼多多。

希夫曼曾提出一个脸书用户使用动机的汇总表,说明脸书的效用、满足的用户也是非常多样的。

· 分享信息:提供信息,分享对他人有用的信息,传递新闻。

· 便利与休闲:感到愉快,同他人联系简单快捷,仅仅因为喜欢。

· 打发时间:对抗厌倦、无聊感,其他人都在做。

· 人际效用:遇到背景相似的人,遇到趣味相同的人。

· 控制:想让别人为自己做些事情,告诉别人做什么。

· 推广工作:推广自己所在的组织机构,推广个人工作。

同样一个产品,可以叠加很多效用。卖同样一批橘子,可能卖的是“低价”,也可能卖的是“有机”“安全”,又或者是卖“甜度”、卖“水分”、卖“产地”、卖“保障”、卖“新鲜”、卖“方便”、卖“包装”、卖“归属”、卖“爱心”、卖“反季节”的稀缺性等等,卖的其实是效用(或效用组合),而不是具有相近物理属性的橘子本身。

底线需求

有时候用户期望的效用是“不能低于什么样的底线”。比如说网约出租车司机不能有犯罪记录;再比如夏天想喝冷饮时,希望冷饮的温度不高于某个温度。对于这类效用,用户更在乎的是相对门槛的满足,它是一个“一票否决”式的效用,如果得不到满足,用户就不会来了。

因此,一般来说,用户量大的服务型产品,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应该追求的极致体验往往不是尽可能优质地满足用户需求,而是bad case数量最小化。

比如手机的防水功能,即使手机防水功能做到极致,实际上用户对此效用的需求并没有那么高,而且用户也无法感知到防水级别高这一功能,因此不能给用户带来体验上的提升。而对企业来说,花费巨大费用来提升此功能,造成资源消耗,边际效用极低。企业如果提前认识到这一点,则不会在手机防水级别上一直投入。

有一类需求,对其满足程度的增加所产生的用户效用是边际递减的。你可能花了很大代价把技术指标做到比原来好了5倍,但用户感知的效用可能没增加什么。对这类需求,只需够用就好。 有一类需求,对其满足程度的增加所产生的用户效用是边际递减的。你可能花了很大代价把技术指标做到比原来好了5倍,但用户感知的效用可能没增加什么。对这类需求,只需够用就好。 我们前面提到企业要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结合上述对需求的分类,我们对创造什么样的用户价值及做到什么程度或许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所以分析产品的用户价值时,我们不要把产品当成一个整体来看,而是要拆成用户视角中的各种效用,然后来分析各种产品属性迭代对一个(或一组)效用可能的影响,进而分析预判这个效用变化对应的用户行为变化。

拆解用户行为背后的需求。

比如,用户打车这样一个行为,结合我们上述提到的效用的多样性,我们可以将它拆解为:满足从A点到B点的需求,还可以是满足遮挡冷暖空气或风雨的需求、省时间的需求、省钱的需求、节约体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其中一个很关键、很基本的需求就是安全。而安全还可以细分为隐私安全、交通安全、支付安全、财物安全、人身安全等。

◆◆边际

传统经济学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额外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额外增量。

比如制造业企业,其生产的时候一开始有规模效应,边际成本是逐步降低的。但到了某一个临界点后,其边际成本反而有可能会变高。

但是生产数量越多,边际成本就一定越低吗?也不一定。举个极端的例子,假设有个汽车厂需要一年造1亿辆汽车,其边际成本曲线到了某一点之后是会逐步抬升的。首先,如果需要生产1亿辆汽车,其原料供应会成问题,因为需求量巨大,可能导致原材料供小于求,工厂不得不加价采购某些原材料。其次,为了实现年产1亿辆的目标,其组织也要非常庞大,需要短时间内招聘极大量的员工,并进行分工、培训、管理,这里的边际组织成本递增会高得吓人。当然,为了能把这1亿辆车都销售出去,销售人员还要去寻找新渠道、新用户,而获客成本一般也是边际递增的。

边际利润是指在一个给定约束条件下,再多做一笔交易,增加的额外利润。

这个概念对产品很重要。比如网约车出行行业,它的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其实是比较固定的。以全职司机模式为例,对企业来说,无论是100万的司机基数还是10万的司机基数,成交一单,17~18元都是要给司机的边际成本,企业只能拿到3元左右的边际收入(其中还有相当比例会以补贴形式发给司机)。

但是有些行业可能不太一样,比如说航空业及共享单车业。以共享单车为例,单车投放后,它的成本是相对固定的,无论你骑还是不骑,其固定折旧成本、资金成本等基本都是一样的。而它每多增加一单的边际成本很低,只有少量因使用而带来的边际运维成本,所以只要新的边际用车越多,边际利润就越高。

饭店行业也是类似的模型。饭店最怕碰到下雨天,因为下雨天会少来10%~20%的顾客,看起来数量减少不多,但净利润差别非常大。因为对于饭店而言,有很多无论有没有顾客都需要支付的成本(房租、水电费、设备折旧、生鲜过期、员工薪酬等),可能需要来280个顾客才能维持收支平衡。所以如果来了300人,那么多出来的20个人的边际收入减去边际成本(菜的原料成本一般仅两三成)就是净利润。而如果来了340个人的话,那么多出来的60个人的边际收入减去边际成本就是净利润了,是来300人时的3倍。

所以经营饭店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但主要是租金、员工工资之类的固定成本,每一个增加的新订单的边际成本(主要是菜的原料)不过两三成。而网约车企业,如滴滴的边际成本占总成交额极高的比例(需要支付给司机)。因此这两者的经营模式是差别很大的。

◆ ◆ 成本

交易成本的本质是,所有用户(买方)付出的但企业(卖方)没收到的成本,以及所有企业(卖方)付出但用户(买方)没收到的成本。

而交易成本的数值之高往往被人忽略。有种说法是,香港目前的交易费用占比可能高达70%。律师、法官、银行、公安、经纪、经理、公务员等职业,实质上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易费用(主要是保障类交易费用)的体现。

“交易是所有权的转移。”在康芒斯看来,交易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质的所有权的让与和取得。康芒斯之所以如此重视所有权的转移问题,是由于他认为所有权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不先取得合法的控制权,生产和消费就不能进行”。

投机主义(opportunism):参与交易的各方,为寻求自我利益而采取欺诈手法,同时增强彼此的不信任与怀疑,因而导致交易过程监督成本增加而经济效率降低。

很多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就是利益交换系统的设计,其实就是市场设计。

而市场型交易成本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搜寻(商品和交易对象)成本和度量(交易对象和商品的属性)成本;

(2)寻价(议价比价)成本和决策(决策和订立契约)成本;

(3)实施成本和保障(权利、违约、意外、监督等)成本。

度量是手段,解决交易中的信任问题。

直播的本质是,用主播推荐这种方式,解决了交易中的信任问题。因为我们往往默认为,主播已经试用过而且觉得好用才推荐,而且她推荐假货对她没有好处,因此我们信任她的推荐。

对用户来说,这种方式极大的降低了用户决策成本,试想,如果没有主播推荐,用户购买前,需要搜寻,需要比价,需要看评价(都是为了应对不信任产品而付出的成本)。

自古以来,交易对象和商品质量的度量成本常常很高,一旦有新的有效度量方法问世,往往能大幅降低交易费用,促成无数新交易,使市场扩大。互联网时代广泛应用的用户评价,如淘宝店铺评价、大众点评餐厅评价、豆瓣书评影评、携程酒店评价等等,就降低了很多交易的度量成本,也因此促成很多新增交易。

把供给品尽量变成标准品,降低了度量成本,降低了不确定性带来的决策成本和保障成本。现在我们在某些业务上比较强调追求“确定性”,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其实就是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

链家真房源在房产交易中,中介为了获取流量,会虚假标注房源信息及价格。而房源的不确定性会极大增加消费者的交易成本,比如为了甄选真正的房源及判断其对应的价格,用户可能需要多次拜访中介和看房,与中介多次沟通才能获得自己所需的交易信息。

链家及贝壳的解决办法是采用较大的人力去保证房源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包括真实存在、真实图片、真实在售、真实价格),由专门的线下人员去搭建和定期维护楼盘信息的真实性,耗费近6亿元搭建起“楼盘字典”体系,并且做出“假一赔百”的服务承诺。在某种意义上,链家及贝壳的措施帮助用户在选房购房决策过程中减少了很多交易成本,帮助平台增加了更多原来不可能发生的交易。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链家为了保障房源的真实性,也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并产生了另一些新的交易成本,从内部的治理体系及团队的搭建,到线下查勘验真的人员及机制筹备,再到发生问题后的定责及赔偿,这些从某种意义说算是为了完成真房源交易付出的实施成本和保障(权利、违约、意外、监督等)成本。当然,提供真房源后,消费者最初其实是不理解、不接受的,因为链家的房子比其他“非真房源”平台的房子要贵。且消费者最初并不相信这个市场是有真房源的,不少人认为链家在卖的是贵一点的假房源,因此链家的流量迅速大幅下降。但一段时间后,消费者发现,选择链家能节省自己极大的交易成本,出于理性,消费者最终还是会回归链家。并且这样的交易成本节省也逐步转化成了链家的口碑,而这样的口碑又帮助链家节省了大量获取用户的交易成本。品牌和口碑在某种意义上对企业及消费者而言就是对交易成本的巨大节省。

滴滴目前常用的结算制度是抽成制度,那么是否有可能尝试采用工资制或者买断制呢?还是可以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做一定程度的分析。如果采用工资制,司机多劳未必多得。滴滴的订单不同于客运等较规律的出行方式,在时空上有较大的分散性,因此平台需要负担较大的监督成本,如司机可能会减慢开车速度以减少接单数量,或停留在订单较少的冷门区域以减少接单等。平台为了监督规避此类问题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的交易成本。而如果采取买断制,即支付一大笔费用后平台便不在交易中抽成,又会怎样呢?首先,因为采用买断制会先支出一大笔费用,且司机对订单的获取没有100%的把控力,因此交易双方会在订单数量不及预期时付出很多因议价、谈判、平息不满带来的交易成本。而未买断的司机会担心和怀疑平台偏袒买断了的司机,也会引发新的交易成本。其次,因为买断制是一次性付费,之后持续履约,一旦已经有一批人签署了买断合约,平台如果想进行价格调整和促销的话,也会付出很大的用于沟通的交易成本。

最后,买断合约的价格很难确定,因为这样的价格会导致逆向选择。往往只有自身跑单能力远超买断合约的定价所对应的流水基数时,司机才会选择购买。但这样的购买实际上对其他司机更不利,业务逻辑更复杂。目前较大范围采用的抽成方案虽然不完美,但对网约车行业来说,相较于另外两种分润模式,似乎交易成本更低些。当然,网约车场景其实复杂且多元,每个城市的生态都有差别,在不同的商业模式及不同的司机生态下,诉求是多元的,交易成本也会有差距,因此还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  理性决策

人类最大的理性,是理性地理解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除此无他。

我们应保持对当前目标的反思:我的目标(或任务)理性吗?为什么不能是其他目标呢?从确定这个目标到现在,有什么关键变量(约束条件)已发生变化或将会发生变化?

没有刻意训练过的产品经理,大多数人都仅徘徊于第三项:寻找最优解决方案。但前两项更重要,如果第三项有所成就,决策的边际收益更依赖前两项。目标如果错了,在错误的目标下得到的最优解,跑得越快,也只是错得更多。如果对相关问题的认知缺陷很严重,就只能定出自以为理性,实际却谬以千里的目标。

决策就是选择,是在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所以我们需要训练模拟推演各种可能性的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在多个方案中做复杂价值判断的能力。

产品经理是做权衡的,不是做“设计”或“创意”的。

广义的设计,是对整个系统加以改变。无论什么领域,建筑、消费品、在线服务,设计都是要放在系统背景下考虑的。如果把“设计”狭义地定义成好创意、自我表达、好审美等等,其实是只选择去满足一小部分用户的诉求,只能在小众市场成功。而互联网产品做大后都是平台,就不适合运用创意思维和设计师思维了,需要适当引入经济学思维,习惯于权衡取舍,追求整个系统的效率。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

一旦成为A搜索引擎的完美新用户,他下次再有机会用上B搜索引擎时,用户价值的感知是以A搜索引擎的旧体验为参照系的

“完美新用户”概念带给产品发展路径的一个方法是:一种全新种类的产品出现早期,不一定只能做首创发明者,即使是模仿者、后来者也会有机会。一旦产品的用户价值被验证(不要追求大版本和完美功能),应该最快速地提高市场渗透率,把所有“完美新用户”的新体验都变成旧体验,之后竞品再想抢市场就很难了,因为它会面临把“新体验与旧体验之差”做到大于“替换成本”的问题。

不确定性决策:尊重和敬畏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很多决策的结果取决于无数个体和群体的未来决策或超越已知规律的未来变化。

◆◆  常见的决策方法和误区

数据对于做产品的价值,一般是作为做正确决策和达成共识的最低成本工具。生活中的策略或设计,往往都是事前定的(基于推理做决策),但有了AB测试,就可以事后选择已验证的更优策略。对于适合它的题型来说,进行AB测试就是在偷看答案后解题,它简直就是产品经理的“作弊”利器。

产品经理需要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事实,你所认为的事实,只是你所认为的事实。另一个人是否理解和接受这个事实,是受他的认知结构的刚性约束的。你只能在对方的认知约束内让他理解和接受他认为的事实,你只能按照对方的认知结构去设计沟通目标、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

著名经济学家奈特在他的名篇《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中提出,员工对不确定世界的预判能力差别很大,企业家的超额利润都来自识别任用判断力更优的员工。

在做决策的时候,因为信息不足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你无法预知未来。因此,你需要进行假设性推理:在脑中创建一个临时的模拟世界模型,并在这个模拟世界中推演各种行为导致的变化过程和结果,对结果做价值判断和风险概率判断,比较多个模拟推演结果(复杂价值的权衡取舍)之后选择一个最优解,将其作为决策结果。

在用主观判断做决策时,我们建议的思考习惯是:有一个想法后,把它记下来,用过往所有经验去证伪,如果无法证伪,那就假设它成立,存储起来。以后有新的信息或思考时,随时将它提取出来匹配一下,就可能有所得,从而产生新的结论。

判断与决策的偏误也可能是由动机导致,例如信念受到一厢情愿的想法扭曲。 维基百科词条“认知偏误列表”列举了近两百种认知偏误 归因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都是高频行为,但人们常常有归因偏误。如评价自己时,把良好行为或成功归因于自身,把不良行为或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或他人;而在评价他人时则相反,归因良好行为或成功时高估外因,归因不良行为或失败时高估内因。

>> 自利偏误:将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环境。把集体行动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多过其他人会归因的程度。 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评价喜欢的人的行为时,把他们做好事归因于内在本质,而把他们做坏事归因于环境因素。评价不喜欢的人的行为时,把他们做好事归因于环境因素,而把他们做坏事归因于内在本质。

>>群体归因偏误:把个体的特质当作其所属群体的特质,或把个体的行为当作其所属群体的偏好。

>>终极归因偏误:把问题归因于整个群体,而非群体中的个体。

>>基本归因偏误:解释他人行为时,过度归因于内在特质(一定是他有这样的人格,才做出这样的行为),而非外在情境(也许是情势所迫,或这个场所有特殊的潜规则)。

>> 幸存者偏差:过度关注在某些经历后幸存下来的人事物,忽略那些没有幸存的(沉默的数据),造成结论偏离实际情况。

>> 峰终定律:我们对一项事物进行体验之后,印象最深的是在峰值与结束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影响很小。高峰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越深刻。

>> 框架效应:同一资讯以不同方式呈现会使得人的想法不同,例如告知公众有一个做法将会“导致三分之一的人死亡”和“保护三分之二的人活下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为个人决策制定者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

要弄明白决策背后的因果关系,或试图影响决策,只靠分析组织特征是很难接近真相的。要想解决问题,姑且不论难度,至少在方向上,应该遵循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去找到具体的决策人和决策流程,各决策人个人的真实想法,这些想法受什么外部信息、个人信念、情境和历史因素影响,决策过程又可能怎样影响结果。如此决策,可减少大量不必要的错误。

世界上不存在一个叫用户的人,也不存在一个叫用户的群体,只有无数人的具有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的购买和使用产品的行为。产品经理需要理解的“用户”,应该不是一个具体的群体或具体的人,而是一个特定情境下的需求组合。

例如,我们经常听见这样的说法,“用户怎样怎样”。每当这种时刻,我们可以按照发言者的语境推演一下他说的“用户”是指什么。除了经过系统训练的产品经理,其他职业的大部分人口中的“用户”定义令人失望,也就不用指望后面的讨论质量有多高了。

◆ ◆  能落地的决策才有价值

不能落地实现的优质判断和决策,只对个人成长有价值,对业务的价值可能是零。能落地的决策才有价值,推动能力的强弱也是关键变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力,主要来自对另一个人创造价值或造成伤害的能力,这个能力有多大,影响力就有多大,能力很小就几乎没有影响力。所以,要提高自己的推动能力,关键是提高自己为他人创造价值的能力,并能充分分析各方诉求,寻找有较多共同利益的方案和视角,然后让对方理解推动这事能给他创造的价值,或这事推不动会带给他的伤害。

◆ ◆ 权衡决策问题举例

这个场景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供需失衡:司机因为拥堵,不愿去需求热区;打车需求量巨大且没有足够的司机,乘客打车很难。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最初行业普遍使用的策略是动态调价。通过在高峰期临时调整乘客打车价格去抑制打车需求。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随着价格在需求方的自由竞争中逐渐上升,总能筛选出最愿意为当次交易付出更高价格来买单的人,本质上是每个人对于价格和价值的权衡。这个措施看似无可挑剔。

但随着滴滴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社会责任随之提升。极端场景下价格不断上升的倍数,已经突破了作为感性人可接受的范围,所以后来平台将调价倍数限制在2倍以内。但这样一来,愿意接受议价的人变多,司机同样会对收入和付出成本进行权衡,这个倍数限制难以调动更多司机,所以运力供给并没有大量提升。结果就出现了大量用户接受临时调价,但依然无法出行的情况,用户更为不满,从而出现了大范围关于“动态调价”的投诉。

经过在特定环境下对公平和效率的权衡,滴滴最终选择了以排队作为供需紧张场景下的主要解决方案。

新模式的出现,往往是一个后验的过程,特别是在旧模式已经广泛应用的前提下,所以排队就从一个供需最为紧张的场景切入——企业集中下班的场景。在北京中关村进行的MVP(最小可行产品)实验,验证了用户对于公平的感知和接受度的同时,也验证了排队模式通过拉长一点匹配时间(用户更愿意等待了),提升了打车需求的整体满足程度。

排队模式的诞生,是为了通过先到先得逻辑来解决供需失衡问题。但随着覆盖面持续提升,场景的复杂性也有了变化。

约束条件下求相对最优解

滴滴运营中,若供大于求,缺乘客,价值分配向乘客倾斜。首先,从经济学规律来讲,供大于求时,需要在乘客端降价以刺激需求,同时司机的收入单价也可以降低(因为机会成本是没单,空闲收入为零)。这个案例同样也验证了感知价值才是真正的用户价值。

一种权责判定方法:

B<PL,当某当事人避免意外所付的成本(B)低于意外发生的概率(P)乘以意外发生以后的预计损失(L)时,该当事人就应该承担责任。用经济学家科斯的社会成本理论来看,乘客避免遗失物品意外的成本(注意检查自己的东西),和司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成本(反复提醒乘客,下车后检查车厢等)相比,也显然前者小得多。

做服务策略,是不可能把“看起来不好解决的问题”都甩给客服的。因为客服并不是全能的决策者,他们只是策略的执行者,如果一件事情没有权责判定、处理流程,面临纠纷的时候,客服也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滴滴客服团队有近9 000名客服,7×24小时提供服务,日均处理30万进线,涵盖了超过2 600个不同场景的问题。面对大量的服务纠纷,平台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快速、准确的判责能力,这是网约车平台的常见难题。

但即便如此,产品团队还是会收到大量司机“未收到车费”的抱怨。经分析,未垫付比例虽然降到很低了,但考虑到滴滴每个月有天文数字般的7亿订单,仍有大量司机在一个月内会碰到未垫付订单。此时,平台有两种选择:一是要求更多乘客在订单前支付,虽影响乘客体验,但可以大幅降低坏账风险;二是升级垫付标准,只要司机没有问题,即使订单已被明确识别为作弊订单,平台也将车费垫付给司机,由平台承担坏账。

ps:根据经济学权责判定的方式来思考一下新的解决办法,坏账风险,实际是可以完全避免的,即必须当面支付,因此,如果出现坏账因归责于司机。让司机没单都采取当面支付,其成本是很低的,主要是时间成本和用户的一点体验成本,即用户会有不被信任感。

既然让司机为坏账风险担责,则在支付环节,由司机控制是否当面交易。

比如,APP提供扫码支付后才能结束行程的选项,即行程结束时,这样,嫌麻烦司机自己会设置为传统的方式,弊端是,用户可能下车了不会主动支付甚至产生坏账,此时坏账由司机承担。

而对于没有安全感也不愿意承担坏账风险的司机,司机设置支付方式为当面扫码支付,或者用户扫码支付后才可结束行程,这样用户就必须当面支付,从而有效避免产生坏账,而且是由司机主动去除坏账风险。

平台未能在乘客发单前识别坏账风险,属于“判责不清”的范畴,所以平台未及时拦截,导致司机承担后果。按照“判责不清,平台承担”的价值导向,最终由平台先承担这部分成本,再通过优化识别策略、模型,逐渐降低成本。从平台角度来看,这种价值观虽然为平台增加了成本,但如果司机长期抱怨连天,一定会导致更多司机流失。所以,这个问题最后还是可以转化为效率、经济层面的权衡。

◆ ◆ 产品经理的选拔与成长

掌握了科学方法又经过充分实践历练,也够了。因为,对于大多数产品经理来说,创造成功产品的主要瓶颈还是机遇,如果能够抓住好的时代机遇,时代会推着你走。

缺乏职业热爱,期望工作朝九晚五和休闲生活,不爱加班的人,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因为这个职业需要持续积累大量用户样本,不花大量时间是不可能合格的。

用户的体验也好,用户的自私程度和认知局限也好,各种正式非正式的制度习俗也好,各种技术、收入、成本、时间和组织因素也好,都只是互相冲突的约束条件。而产品经理最核心的能力修炼内容之一,就是掌握每一个约束条件的属性和弹性。只有在无数产品迭代和情境下应用、挑战和验证这些约束条件,才能逐渐理解它们的边界和弹性,然后在未来的新产品上熟练使用这些约束条件,以更高概率地实现创新和突破。

好的产品经理在很多情况下能为企业创造很高价值,但创造这些价值却也依赖岗位提供的资源和时代提供的市场机会。好产品经理也不可能独立成长起来,而是要依赖好的实践机会,依赖其他合作团队、市场机会。一个成功产品是培养出一个好产品经理的必要条件,反之却不一定。

理性属于方法,只能保证提高决策质量,不能保证得到正确的结果。这是因为,你的当前决策只基于过往信息,哪怕你基于过往信息的决策是完美的,也不能决定未来结果。因为未来结果还取决于未来其他人的行为和世界的变化,对于这些未来的行为和变化,你最多能预知具有规律性的大部分,却一定无法预知所有小概率事件和不确定性变化。所以,如果把“通过理性推理得出正确的个人选择”定义为保证未来结果正确,除非你对未来的信息也能完美预知,你的当前决策才能决定未来结果,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的问题和讨论应该为真实的人服务,就要先把“理性”定义限制在人的能力范围内。

在人的能力范围内,怎么才算“通过理性推理得出正确的个人选择”?一个人做出决策或选择时,人们是无法判断这个选择是否理性的。要等多年以后,人们意识到他当初的选择带来的结果已经是最好的,其他选择的结果更差,而且他当初做选择时的判断逻辑已经抓住了这件事的关键变量,人们没再发现其他关键变量,这样的结果才能算是通过理性推理得出的,而不是侥幸命中的。所以,“通过理性推理得出正确的个人选择”,需要定义为:多年以后,人们未能发现更好的选择,且当时的判断逻辑已包含做这个决策所需的所有关键变量。

综上所述,在复杂的历史进程中,通过理性推理得出正确的个人选择,在特殊条件下是可能的。这些特殊条件包括:首先,这件事必须是适合理性决策的;其次,你确信自己已掌握了决策所需的所有关键变量;多年以后,结果自证你现在的选择是正确的,推理已包含决策所需的所有关键变量。

面试一个产品经理,主要问两方面问题:一是围绕他过去做过的某件事(一般是某个产品或某个功能,也可以是其他)进行深入提问。你开始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你是怎么想到的?针对以后的情况你考虑了哪些方面和做了些什么?开始做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发现了什么?什么东西和原来理解的不一样了?又发现了哪些相关的洞察,你和外部市场上的其他人对其认知不一样?在迭代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你现在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有什么变化?如果再回到当初,你还会做什么?

人一旦会自省,就有了进化能力,跟起点相近但不会自省的人相比,十年后的差别可能非常大。正确认识自己也是最艰难的事之一。任何产品做到最后,决定其上限的都是决策者的认知进化能力。在工作中,会自省的产品经理成长总是很快。所以,建议产品经理们要习惯于反思自己的认知、思考、行为,从发现的问题中正确认识自己的短处,然后通过学习、合作、雇用、回避等方法去改变。

◆◆ 产品经理的成长

用户模型

掌握用户模型,需要大量的用户案例积累,经过亲自体验、用户反馈、bad case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大量的预判和迭代验证等环节,直到预判上线后的用户行为有高准确率。掌握用户模型这条路没有捷径。

交易模型交易模型是以交易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掌握交易模型的关键是对某领域交易成本的充分理解,以及对多边利益博弈演化过程的充分理解。

如果产品经理要只学一个东西来获取最大成长,那一定是批判性思维。从应试教育中长大的缺少批判性思维的人,如果转变成有较强批判性思维的人,就是最显著的成长。

刚入行时别想着找大机遇一飞冲天,而是要看哪里有大量迭代,能从无数的实践中学习和积累经验。因为产品经理的学习必然是阅读、思考、实践三位一体的,其中最短板决定你的上限。产品新人要多做事,多思考,要在迭代中验证和反思,没有充分思考过的经历只是经历,不等于经验。

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发展,以前可以围绕“用户模型”,但以后越来越侧重于发展自己的“交易模型”能力,即不再是仅仅追求创造用户价值,而是追求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推荐阅读:《不确定性、演化和经济理论》

>> “世界的不确定性越大,利润由那些风险型、幸运型的个人获得的可能性就越大,往往成功者不是那些逻辑型的、细心的、务实的个人。”

一般来说,天赋优秀的产品经理不适合选择做新产品。思考能力强大、同理心超常的优秀产品经理机会成本太高,更应该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率产品,加入C轮或D轮融资业务,把业务从价值十亿美元做到价值百亿美元,而不是选择从价值为零做到价值几亿美元。越优秀的产品经理越应该找后期业务,和需要升级的企业双方各取所需。而觉得自己优势平平的产品经理,机会成本低,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率产品的性价比更高,可以考虑去A轮、B轮融资的早期业务冒险。

产品经理要解决的是现实世界的问题,这往往不是靠知识和确定性就能解决的。在现实世界中,产品经理只能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去做判断、做预测,而且你可能并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该解决的,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式。所以,擅长具有确定性的理工科逻辑是必须,但也是不够的,良好的产品文化还要能容纳基于不确定性的逻辑和理性思维。

你要做一个产品或者改变一个策略时,你要思考产品影响链上所有关联方的利益变化,提前预判谁会反对,谁会赞成,这样就容易推动规则调整和利益分配。

数据

数据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产品引擎,数据能力之于产品经理,正如医疗分析仪器之于医生。

如果你有自我认知的可能,最优选择是个人禀赋偏好与市场机会相匹配,使双方总体效用最大化。所以最优选择只有自己能选,这取决于你对自己和对市场的认知。因为别人就算更懂市场,也不会更懂你的禀赋和偏好。而且即使别人恰好给了你一个最优选择,但你的自我认知或市场认知不够的话,也不一定能认可和接受这个最优选择。所以还是取决于你自己的认知。

决定价格(交换价值)的三要素是有效用、被认知、稀缺性。这个规律是通用的,无论对物品、服务,还是产品经理来说,都一样。

一个东西没效用就没人买,有效用才有人买,才会成交和有价格。但仅仅有效用还不够,还要看买方的认知。比如,石油有价值,但在人类认识到石油能提炼汽车燃料和有机化合物之前,石油就不值钱,还会被嫌弃污染环境、难清理。(当然,被认知不仅能增加价值,也能降低价值,比如中国奶粉,当年即使其他条件不变,仅仅被认识到可能含有三聚氰胺,其用户评价的价值就普遍降低了。)最后是稀缺性,在竞争性市场中,价格主要是由供需稀缺性决定的,产品经理如果没有发展出自己的优势或者遇到市场需求爆发,就没有稀缺性,就不值钱。

产品岗位的价值

产品经理找工作,需要预判产品岗位的价值,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是:产品岗位价值 = 有价值(事)×成功率(团队)× 成功后回报大小

一般来说,优先选“事”,因事成人对产品经理是必要条件,如果碰到高成长产品,其他条件都可以放宽一点。“有价值”的另一个含义是“这个产品对用户是有益的”,因为人都有自我美化的本能,一般都期望自己是好人,如果你做的产品没意义或欺骗用户,你是不会愉快的。

其次看成功率,影响成功率的关键是团队的人才质量,以及是否有产品心。最后看成功后的回报大小

一辈子平均只有七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能抓住两三次,跃迁两三次就会达到很高的人生高度。努力提升自己,是为了那两三次机会到来时抓得住。建议优先选择好的锻炼机会,大多数普通机会不值得计较一时得失,不要纠结薪酬待遇。

能力弱的产品经理怎么找好工作

能力弱的产品经理可以按以下方向找工作。

· 大公司,新产品,但不能是独立落地的新产品,必须是核心产品的衍生式寄生产品,这样可以不受人才因素制约,仍有成功概率。

· 一两年内很难验证结果的高大上的PPT产品。

·大公司内主要靠核心产品导流的产品。

· 其他产品经理认为不重要的产品。

·没有竞争和对比的产品。如果有参照系,就强弱立现了。

· 在新团队快速膨胀的早期加入更好,因为快速膨胀有混乱期,后来者有仰视期。

· 找能力弱的上司(会招能力弱的人,你才有生存率),如果他还有强后台,那就完美了。

组织领导或部门领导主要决定了长期结果。产品经理如果计划在一个企业长期工作,那么就要谨慎选择领导。

以一两年的短期规划为目标的选增长(使用量、收入、效率任一要素较快增长即可,本质上是选择最激烈的战场);以三五年的中期规划为目标的选行业(本质上是选择自己能创造最大用户价值的领域);以十年以上长期规划为目标则选老板(长期而言,只要企业活下去,机遇和危机都少不了,不会每次都运气好或运气差,老板的能力、性格、价值观就是主要决定因素)。

从某个视角来说,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本来就是在改造传统行业,上述“产品经理去改造传统行业”的说法的认识太狭窄,本质上是认为掌握了一些互联网新工具、新方法的新人就能比原来的产业经营者做得更好。这是不现实的,大多数充分竞争领域的企业,要么利润很薄,要么领先企业的经营者作为竞争幸存者已经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他们已经长期处于被互联网改造的影响中了

目标和代价

进入产品经理这个行列,你有怎样的目标?愿意付出什么代价?希望以下几个故事对你有所启发。

有一次面试新人时被问:“什么是好的产品?”

我反问:“你说的产品,指产品还是产品经理?”

对方答:“是产品经理。”

我说:“是能为企业赚最多钱的。当然,是从可持续的长期角度来说。产品经理与企业交换劳动和报酬,产品经理的服务对象是企业。”

对方说:“我是想做有点情怀的产品经理,做用户体验特别好的产品。”

我其实很想问问他:“你愿意为你的情怀付出什么代价?你觉得别人(企业、同事)应该为你的情怀付出什么代价?”

但我最终没问。年轻产品经理有情怀也挺好,慢慢认识世界吧。

我那几年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当年初见谷歌便惊为天人,深入研究搜索技巧后,从此只有一个目标“做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普及中文搜索,推动社会进步”,其他的一切都是可以被我放弃和支付的代价(名、利、权、休假、健康、社交……)。

三年前回国加入滴滴时,我也想过自己付出这么大代价,要交换什么才值得?于是定了两个小目标:三年内,给滴滴一个优秀的产品团队;把人类对产品经理的理解往前突破一步。

目标不见得总能达成,甚至也不见得总是正确的,这很正常。但有了明确的长远目标,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平时的大量工作决策和生活决策中,权衡取舍之间就会更省力,也更自信。而如果无目标,或目标短浅,或有很多目标,即使每年工作5 200小时,可能也只有苦劳而难有成果。

最后一个建议是,每次找工作前,先问问自己:我究竟想要什么?我愿意为此付出多大代价(直接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

代价是自己的事,别人没有义务为你的情怀或目标付出代价,除非恰好有共同利益。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应该想清楚和不时反思,自己的短期(1年)、中期(3~5年)、长期(10年)目标是什么?目标的方向和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的样子。

◆◆ 俞军产品经理十二条

1.产品经理首先是用户。

2.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3.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4.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5.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6.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7.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8.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9.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10. 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11. 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12. 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而言都是一种伤害。

◆ 百度的成功归因

百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那个时候,如果没有百度,也一定会有另一个中文搜索引擎兴起,而百度在这个最佳的时机选择了这个领域,且做得最好,所以这种成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的必然。

◆ 什么是用户体验,如何评价用户体验的好坏

我理解的用户体验是,让用户付出最小成本满足需求。

◆ 深度对话俞军:关于产品经理的价值、天赋、能力、成长及未来

—黄海均:你现在的目标是什么?

—俞军:目标是把滴滴的产品团队带到行业一流水平,培养出一批优秀产品经理,希望他们未来都有自己的成功作品,在时代的画卷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书籍推荐:

>> · 《社会心理学》(插图第7版,埃略特·阿伦森):适合成为“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科学方法、人文关怀、实践精神浸透字里行间,这些恰好是产品经理的三类核心素质。书中还介绍了大量心理学实验和人性常识。

>> · 《第一本经济学》(罗伯特·墨菲):经济学帮助人们洞察世事,这一本相对简单,写作目标是让高中生也能读。

>> · 《学会提问》 (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介绍批判性思维,学习辨别信息和言论的真假对错。

>> ·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约翰·安德森):阐释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本机制。

>> ·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讲人如何有偏见、有缺陷地思考。

>> · 《超越智商》(基思·斯坦诺维奇):教人如何克服缺陷做理性决策。

>> · 《思维与决策》(第四版,乔纳森·巴伦):系统介绍思维与决策领域的研究。>> 产品经理来说,最有学习价值的三个方向是行为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

>> ·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曼昆):这是最通用的大学经济学入门教材。

>> · 《“错误”的行为》(理查德·泰勒):行为经济学离产品经理最近,通过这本书可以理解学科起源。

>> ·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学习交易费用,思考商业模式。

>> · 《现代制度经济学》(盛洪):把历史上很多制度经济学名家的经典文章选编在一起,对于学习新制度经济学比较方便。

>> ·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薛兆丰):薛兆丰是中国成功的经济学普及者,他是当代中国人,也很接地气,使得这本书更易读,适合中国人学经济学入门知识。除了看,还可以在“得到”App上听他讲。>> 下面这几本书,也是很好的。

>> · 《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用一种全新视角再次解答了人类永恒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 · 《消费者行为学》(利昂·希夫曼):研究人在消费产品过程中的行为,并应用于营销战略,内容非常适合产品经理。

>> · 《组织行为学》(斯蒂芬·罗宾斯):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内容比较适合产品经理。

>> ·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罗纳德·B. 阿德勒):人际沟通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既重要又令人困扰。本书兼具深度、广度和完整性,非常适合产品经理学习人际沟通。

>> · 《进化心理学》(戴维·巴斯):进化心理学是进化生物学和现代心理学相融合的新理论,解释人类的很多心理机制(人性)是怎样的以及为什么会这样。

>> ·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戴维·谢弗):通过考察从胎儿期到青年期的人是怎样发展的,我们会更加了解自己,更加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决定因素。

(全文完 · 愿君安好)

End

最浪漫的英雄主义是看清生命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vx:ljyspenser)

佳耀历史文章
黄峥公众号文章合集(深度长文)
世界需要: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佳耀25岁时的人生观!
(0)

相关推荐

  • 六西格玛管理的意义

    六西格玛管理的意义 1.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商业战略和哲学 六西格玛管理拓宽了质量的含义.无论是顾客还是企业,质量都应包括经济利益和实际效用.六西格玛管理的理念告诉我们,供求双方被赋予了能对交易关系的任 ...

  • 痛点、痒点、爽点与产品设计

    最近在群里讨论一个话题,引到了产品经理一定要解决痛点这个点,之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后来觉得这个思考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就产生了一些延伸思考. 首先,任何思维方式或者方法论,都有它的边界和适用范围 ...

  • 《俞军产品方法论》

    第540天 这本书是真的好,我竟然也读懂了,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去做产品或者做产品经理,但是做产品和人生也有些类似,都是不断成长的过程. 这本书围绕产品其实就是以经济学.心理学为基本,深度剖析产品的意 ...

  • 分享五个提高工作效率的产品模板

    产品经理日常工作内容大同小异,比如需求分析.需求评估.输出方案.数据验收等.针对每一项工作,如果每次都靠记忆从头开始开展,效率会比较低而且容易遗漏. 从工作中抽象出来模板,每次开展工作时参考模板,就可 ...

  •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闲云谷 峰下闲云云上松,珍兰奇蕙伴节丛:不忍移爱进瓦罐,卷书抱坛迁谷中. 99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文化 儒家倡导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道 ...

  • 布朗山普洱茶怎么样?一芽一叶均采自于布朗山茶产区,劲道霸气!

    布朗山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境内,靠近中缅边境,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也是古茶园保留得最多的地区之一,布朗山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 布朗山乡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龙等村寨,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 ...

  • 易经:当你有这3种感觉时,就是上道了

    <易经>运用之实战篇:当你有这3种感觉时,就是上道了. <易经>的门户,为乾.坤两卦,代表纯阳和纯阴.64卦,除去乾坤两卦,其余62卦,皆是阴和阳互变,而得出来的卦象. < ...

  • 唐至量(香港)诗《朝迎千禧年第一道曙光》丨胡金全书诵

    诗歌作者唐至量,现为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理事长,香港文联理事长,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书诵者胡金全,香港文联副理事长.美中文化艺术中心名誉主席.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等.

  • 生爆甲鱼,青椒鹅掌,椒麻肺片,香辣甲鱼,啤酒卤鱼,水豆豉鱼,泡椒火爆双脆...11道下酒下饭,餐店酒...

    川味家常风味菜肴,虽不比大酒店那般精致,但胜在价格实惠,好吃下饭下酒,为食客呈现出了一种热闹的真实和一道道接地气的口味.下面就选取一组各餐店酒楼中,好吃下饭下酒.大众喜爱的川味家常菜肴分享给大家.   ...

  • 辣椒炒猪肉,紫苏爆美蛙,​酸辣海参,一品梅香肉,老长沙炒牛肉...11道简约而大气的热卖湘菜~

    新芙蓉是长沙热门湘菜馆,目前有10家直营店.装修以剁椒红.青椒绿两种最能代表湘人饮食特点的颜色为主,品牌标识简约而大气,突出国风的古典美,非常适合朋友聚会和家庭聚餐.菜品方面尽量去掉过多的辅料,减少重 ...

  • 针道之论 | 第10章 扁鹊仓公医案解码(2)

    原创 姚志军 腔调中医 4月16日 栏主:  姚志军,寻灯人,居下馆馆主. 第10章 扁鹊仓公医案解码(2) 医案5:仓公断齐中御府长信病 齐王太后病,召臣意入诊脉,曰:"风瘅客脬,难於大小 ...

  • 中国史学名著《贞观政要》原文·注释及译文 卷一·论君道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 ...

  • 冷菜八道 创意新颖

    马哈鱼子酱配有机野菜 原料: 面条菜500克,鱼子酱20克. 做法: 1.面条菜洗干净,焯水,切碎,拌入花生碎.白芝麻. 2.鸡蛋2个.生粉10克煎鸡蛋皮2张. 3.鸡蛋皮卷入切好的野菜,放入打好的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