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半年的一天,一个朋友打电话来,在家里打扫卫生,突然腰不好动了,坐在椅子上直不起身。朋友不便过来,怎么办?想了想,就让她一手中指按住头顶百会穴,一手中指按住腹部神阙穴,边做边轻轻活动腰部。不一会儿,朋友说腰部松了,可以坐直了。前后大约4分钟左右,朋友腰部不适症状很快缓解,恢复正常。接下来几个月,只要干活腰酸了,她都会用这个方法,慢慢地也不感觉腰酸了,身体感觉越来越好,饭量还增大,觉得这个方法还蛮神奇的。
有次参加一个线下交流,现场有位男士说腰部酸痛,坐不住了,问有没有办法改善。我还是介绍这个简单的小方法,不到两分钟,他说腰部不适缓解了。后来他微信我,坐车回家将近6个小时,这么长时间居然没事,整个人很轻松,换作平时,一定是躺倒起不来了。他说,每次感觉症状起来,她就会用这个方法。还有一次,笔者吃完早餐,然后感觉有点昏昏沉沉,身体不是很舒服,头部两侧也有点疼。吃了白芷头不怎么疼了,但是整体还是不舒服。于是运用这个方法,不到三十秒钟,头脑还是清醒,整个身体舒服了,还放了几个响屁,明显是滞涩的气机顺畅了。另外一位女士的闺蜜57岁,更年期盗汗严重,半夜常会大汗淋漓,每夜醒来好几次,再次入睡会很难。汗出的时候,常常还伴有心慌现象。每次出汗,她就拿起扇子狂扇一阵,前后会持续大约20分钟左右。这个女士听了这个方法,回去就跟闺蜜说,如果夜里出现出汗现象,不要动,静静地按住百会穴和肚脐眼(神阙穴)。第二天,闺蜜激动地对她说,太神奇了!夜里出汗时依言操作,仅仅几分钟,热感就减轻,汗止,再次入睡也特别快,而且没有出现心脏不适现象。更意外的是,早上起床大便,感觉几乎从未有的通畅和舒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联系脑部: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脱肛等。神阙(shén què),经穴名。出《外台秘要》。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在脐中部,脐中央。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有个朋友感冒了,鼻塞、咽部不适,也让他照此方法,很快,鼻塞缓解了,咽部变得清清凉凉,不适感明显减轻。有个朋友的父亲,七十五岁了,平时有胳膊酸痛、肠胃不适、皮肤痒等症状,跑去医院检查吃药是常事,用了这个方法后,就很少再去医院配药了。朋友的父亲说,这个动作像“通关”,挺好。还有朋友跟我反馈,做这个“小动作”,感觉一下子可以把人的心神收回来,睡眠质量明显提高,梦变少了,睡得沉了。有的干脆说,晚上睡前做这个,简直是秒睡。每每朋友遇有不适,一时不便帮忙,我常会用这个方法“应急”,效果也往往比较明显。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此法始终没离开“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这一根本。百会穴高居巅顶,不仅在头部诸阳总汇之所,也是“阳脉之海”督脉以及厥阴经的循行之处,涉及5条经脉。任督二脉是人体最大一对阴阳,百会穴、神阙穴也是调阴阳、致中和的理想之地。韦老讲的人体趋序力,就是儒家讲的中道,道家讲的清静,回归到本源状态。为什么中医讲究左病右治,上病下治,其实就是某个地方走偏了,因此要回到这个“中”上面来。人的身体疾病,其实最根本的就是思想是否走偏。如果思维错了,就容易导致疾病。上述案例中,腰背部不适涉及太阳经、督脉,鼻部不适涉及督脉、阳明经等;咽喉部不适涉及任脉、阳明经、厥阴经、少阴经等;更年期出汗以及肠胃不适等症状,也多涉及这些循行经络,以此施治当然有效。按照这个思路去延展和应用,其经络所过之处,除了上述一些症状,其他如痔疮、痛经、腹泻、便秘、小腹寒凉等导致的不适,从原理上看,都可用此法进行按揉。这个方法的好处是简单、易学,没有中医基础也可学、可用。而且,按揉的两个地方很容易辨识,合适居家保健或用于一些辅助治疗。
平心静气,身心放松,一手中指点按或点揉头顶百会穴附近,一手中指点按或点揉腹部肚脐眼(神阙穴)附近,按揉同时可闭上眼睛,静静观察和体会患处变化。若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也可用于日常保健。按上述方法按揉的同时,闭眼放松,保持自然呼吸,静静观察和体会身心变化。治病如治水,从巅顶到腹地,从任督二脉、三阳经到厥阴经,这个小动作普通平常,却可疏通人体这个“江海”的多条经络,触动上下、前后、表里等阴阳,很有些“通江达海”的味道。静静观察和体会患处或身心变化,同时又是一个自我导引、调中归一的过程。
任督二脉 按照《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所述 “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任督二脉出于人体胞中(少腹),在体表以人体腹部的曲骨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曲骨穴向后沿着人体后背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任督二脉在中医诊脉与道家导引养生上相当重要,同时也因武侠小说里渲染与夸张的描述,如可藉由武功高强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等,任督二脉一旦被贯通,武功即突飞猛进,故也成为一般人最为熟知的气脉名称。
这个穴位点压的原理,也能适用于站桩。以下文字描述的状态很好,但是很难达到。这时可以运用穴位点压原理,一只手掌放在头部百会穴位置,另一只手放在肚脐眼上,静静地站一会。等待全身舒服筋骨打开以后,下面的站桩状态就比较容易达到,而且气感也会更好。站桩最重要是要有功态,如果没有,站的久也只能算是腿部肌肉锻炼,跟站桩没啥关系。
多数人在没有站桩之前,肩部是很僵硬的。肩部松开时,感觉胳膊好像掉下去了似的,肩背部会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再举个例子大家小时候都玩过拨浪鼓,肩部松开就像两个小鼓槌挂在鼓身上一样,摇动时鼓槌随鼓身而动,藕断丝连的感觉。也不知道表达清楚没有,文字就是这样,不可说,不可说!
人的体腔包括胸腔和腹腔,中间由横膈膜隔开,心肺|/脾胃/肝、肾、肠等,这些脏器都垂悬在体腔内。一般情况下,人体在静止状态时,这些脏器是自然悬垂的,当我们运动时,人体为了避免五脏之间互相碰撞,身体会自然收缩腰腹肌肉来保护五脏六腑,从而使身体处于一种紧张状态。
站桩过程中要求要松开体腔,真正松开时,好像是感觉所有的脏器一下子都掉下去了,自然悬垂在体腔内部,胸部似乎都空了,腹部充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虚胸实腹。身体似乎有沉甸甸的感觉,脚底感觉特别实,就像一个巨人脚踩入地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