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记性不好了?!

全球技术地图

创新丨前沿丨科普丨资讯

1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记性不好了?!

1945年,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小玩意”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引爆;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让人类的脚步第一次踏上地球之外的星球。回顾科技史,我们会发现,人类早在很多年之前就完成了不少超乎想象的伟大探索,哦,我是指对外界的探索。毕竟,直到2003年,科学家才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这还只是现有技术下“最大限度地完成全部测序”,而非测定了所有序列。看来,探寻人类自身的秘密,可比探寻外界的秘密难上不少。

然而,科学家毕竟不同于普通人,越难的问题,他们研究起来越起劲。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技术为代表的生物科学发展迅猛,正是这群科学家们玩命搞出来的,现在他们又开始打人类记忆的主意了。最近,南加州大学科学家在华盛顿神经科学学会的会议上,展示了一台利用大脑植入物来改善人类记忆力的装置。研究人员利用该装置的电极刺激志愿者大脑后发现,一定的刺激能使短期记忆提高约 15%,工作记忆提高约 25%。研究人员还计划编写用于增强记忆功能的神经代码,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性能。在改善人类记忆这件事上,这些科学家看来是不打算停车了。

先不去想改善记忆的技术完全成熟后,到底有多恐怖。对愁眉苦脸记知识点的学生或者经常记不起别人名字的人来说,好的记忆实在是太有用了。有了这样的设备,或许在将来,妈妈们再也不用给孩子各种食补了,只要适当“电一电”,背下整本书so easy!

2

自带房子属性的未来列车

科幻电影里漫天飞来飞去的汽车,给我们一个暗示:未来的汽车就应该是这种“上天能在空中漫步,下水可在海里徜徉”的多功能代步工具,你只需讲出目的地,它就会自动驾驶将你安全送达。未来的列车是什么样子,你有想过吗?

德国联邦铁路公司近日在纽伦堡展览会上展出了一款超未来主义列车,这款列车不仅拥有能主动降噪的座椅,还配有平板电脑、体感游戏机,以及能提高乘坐感受的健身房、按摩椅等功能设备。需要在列车上工作的商务人士可以使用降噪座椅和平板电脑处理自己的工作;健身达人们则可以跟着人工智能驱动的电子健身教练锻炼身体;车上还配有专门的自行车保管设施,自行车爱好者将爱车带上列车也毫无问题。

看完是不是很失望,未来列车就算不是马斯克想象中时速上千公里的胶囊高铁,起码也该科技范儿十足,德国的未来列车为何满满的生活气息?先不说胶囊高铁那近似科幻的技术难度,只是以严谨务实闻名的德国人,向来脑洞不够大,让他们去提不太可能实现的点子,确实有些强人所难。而且德国这款未来列车对标的是自动驾驶汽车,他们希望当自动驾驶汽车满街跑的时候,这款列车也能载着人们悠闲地抵达目的地。当这一天到来,有机会坐上这款列车的你,是不是会狠狠地夸奖这群务实的德国人呢?

3

“头颅移植”不能当做儿戏来炒作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换头术如此奇特的想象只能在神话故事、科幻作品中看到。但近些年来,有关头颅移植手术的新闻不断引发讨论。那么,这项极为复杂的外科手术真的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吗?两年前,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塞尔吉·卡纳瓦罗宣布:2年内将完成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两年后,也就是11月17号,他在奥地利维也纳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世界首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已经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实施,实施的地点就在中国。参与此次手术的专家小组表示,目前他们可能已经成功找到头颅移植手术中重新连接脊椎、神经、血管的方式,这次手术共花费了18小时时间。而卡纳瓦罗教授也宣称他们很快将在申请参加实验的病人身上进行类似的手术尝试。

似乎我们离这个目标又进了一步。不过,“头部移植术”仍面临着天大的难题。不仅在临床技术上非常不成熟,而且在法律和伦理层面也根本无法达成社会共识。《新科学家》杂志曾经就此评论,先不谈“身首异处””后头部是否可能存活,“头部移植”手术势必引来极大的道德争议。比如说,如果病人康复后有了孩子,那孩子在生物上属于捐赠者,因为卵子或精子来自于新的身体。此外,一具全新的身体也可能给病人带来庞大的心理压力。正如有媒体所说,“头颅移植”不能当做儿戏来炒作。尽管它在理论上可以治愈脊髓损伤、癌症和肌肉萎缩性疾病,也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发展的进程。当严肃的、前卫的科学碰上人情,原本就会先“输”一局,但这也会更加督促科学家们能够更加客观地实验猜想、更加谨慎地维护生命。

4

无人驾驶在路上

作为钱多、人多、技术多的科技界“三多公司”,谷歌一直被誉为全球最懂人工智能的公司。2016年,谷歌正式宣布其发展战略由之前的“移动先行”转为“人工智能先行”,更加着力发展人工智能。曾打遍人类无敌手的阿尔法狗正是出自谷歌旗下Deepmind之手,如今谷歌旗下无人驾驶汽车公司Waymo又有新动作,已开始路测没有任何安全员和司机在驾驶位上的无人驾驶车辆。

无人驾驶技术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就是车辆可以自动驾驶的技术,业内比较认可的技术定义是:无人驾驶技术=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云技术。机器人技术除了刹车控制和转向控制等技术外,最重要的是汽车感知传感器技术,它可细分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摄像头图像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和激光扫描仪。人工智能技术又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由NVIDIA、Intel和IBM所引领,软件方面则以谷歌最为突出。云技术除了涉及地图采集和导航技术,还有互联技术V2X (vehicle to everything,车与外界互联)。

可见,无人驾驶技术是一项高难度、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技术。那为何美国在无人驾驶领域这么领先呢?因为,他们和变形金刚的汽车人是好朋友啊(大误)!当然,中国的企业也在努力追赶美国同行。百度计划在2018年7月底,与金龙客车合作率先实现小型无人驾驶客车的小规模量产及试运营。初创公司驭势科技致力于提供低成本的3D摄像头图形处理+人工智能技术,来替代昂贵的激光扫描仪+毫米波雷达。还有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纵目科技,自主开发车用激光扫描仪的Robosense公司等等。无人驾驶技术是当前世界科研领域的热点,诸多人才都在倾情研发,虽不知何时能够走进普罗大众的生活,但无人驾驶已经在路上。

5

用衣服给手机充电

对现代人来说,出门可以不带钱包,但不能不带手机!出门在外,最怕什么?手机没电!身在北方的朋友们肯定经历过,充满电的手机在凛冽寒风中电量迅速降至20%甚至关机。在冬日,如果出门不带上移动电源,那么你很可能带了个假手机。要是能用衣服给手机充电该多好?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最近研发出一种可以通过拉伸运动发电的纱线,该纱线由一种碳纳米管制成,比头发丝还要细10000倍。研究人员将大量纱线组成“螺旋管”状的弹性绳,拉伸弹性绳的过程中能产生电流。研究人员在试验中,仅使用家蝇一般重量的弹性绳,所发的电就可以点亮一盏小型 LED 灯。这种材料能用来制作可发电衣物。将这种材料缝入衣服,穿衣服的人每次呼吸引起胸部膨胀产生的拉伸力,可以带动材料发电,先用衣服上的特殊传感器收集转换的电能,再将收集的电能用来给手机等智能设备供电。这种材料还具备防水性,即使你“汗如雨下”,也不会发生“短路”。

看来,很快就可以扔下沉甸甸的移动电源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