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浒传》好汉的姓名,看隐藏在背后的含义(随笔)
从《水浒传》好汉的姓名,看隐藏在背后的含义(随笔)
提起四大名著,真是家喻户晓,一般人都知道这几部名著的大体故事内容。但真正浏览最多的还是《西游记》,因为那里边的猴子很顽皮,妖怪多很特别,加上故事情节精彩,一般爱看热闹的人和孩子们都喜欢。而《红楼梦》一般人都看不下去,因为一是太高雅,故事似乎特平淡,场面也不很热闹,就是那一点点爱情也不热烈,没有如今小说里的男女进入角色快。《三国演义》倒是有点好看,但是线索太多,内容庞杂,历史悠久,看多次了就生出一点厌烦。所以凭心而论,倒是《水浒传》既逗人看也看不厌,那梁山上的108个好汉,称兄道弟,喝酒吃肉,天罡地煞,拼斗疆场,热闹而侠义。所以看的人次数都是领先的。但是真正看懂在那《水浒》热闹非凡的故事背后,那些好汉姓名背后隐藏着深刻含义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无论读什么书,首先必须了解时代背景,结合时代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故事中的内核。《水浒传》里的故事流传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流传演变过程,施耐庵的成书是在明末清初。施耐庵在长期民间传说、和元杂剧水浒戏的基础上加工写成的《水浒传》,描写的是在宋徽宗宣和年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文学史上和一般人都认可《水浒传》是写的一次大规模地农民革命斗争。展示农民革命的宏伟壮丽、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活场面。《水浒传》小说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官逼民反”、“乱由上作”的历史真实,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在于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水浒传》写出了一支农民起义队伍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分散而汇合、由盲目行动而变为有明确的行动纲领,以及后来受招安、彻底失败的全过程。《水浒传》是一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农民革命斗争的兴亡史。还应该看到,《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生于苏州城外施家港,取名彦端,字子安,号耐庵。元代至顺年间与刘伯温同榜进士,曾在钱塘做过官。元朝末年,刘福通、徐寿辉、朱元璋、张士诚、郭子兴等领导农民起义后,施耐庵还被邀请到了张士诚的起义军中,参与谋划战事。后来施耐庵发现张士诚等首领日益骄奢淫逸,他便带着弟子罗贯中逃到淮安,隐居在一个朋友家,开始整理资料撰写小说。如此时代,如此人生经历,不难在《水浒传》小说里留下当时时代的影子,施耐庵对作品中的一些人物描写难免没有当时社会的“原形”。带着有对当时时代的观点去读水浒,带着对一些好汉的姓名去读水浒,就可以发现某些好汉的名字隐藏在《水浒传》小说中的深刻含义。
《水浒传》成书于明初,当朝的是洪武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生长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为朱世珍,母为陈氏。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家里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根据他自己写的《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朱元璋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江苏省句容),家住朱家巷,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做佃户的拖欠税款者,能过仅能糊口的生活。他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朱元璋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他二哥,家里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受到老和尚的斥责。不久当地出现饥荒,寺里也得不到施舍,主持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年仅17岁的朱元璋也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在这流浪的三年中,朱元璋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
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都铤而走险。1351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接着,徐寿辉起于蕲州,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几个月之间,各地纷纷响应。第二年正月十一日,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会的首领。二月二十七日,起义军攻下濠州后,郭子兴自称元帅。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于是25岁的朱元璋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
朱元璋作战勇敢,救出小明王韩林儿立下功劳,加上头脑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正式取名元璋。后来朱元璋得到徐达,汤和、常遇春等武将,又得到李擅长,刘基等文人助力,不断兼并各路起义军。到1638年在南京建立大明朝。国号“洪武。”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爱面子,怕人揭他出身寒微的老底,更怕人讥笑喊他“和尚”。于是就杀功臣,对读书人感到厌恶,施耐庵也被他下到大牢。所以后来施耐庵在写水浒时,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法,多处对朱皇帝进行影射。且看这些地方:
水浒好汉刘唐,外号“赤发鬼”,实际就是用“赤发鬼”象征“红巾军”。“唐”和“通”也谐音。刘唐就是红巾军头目刘福通。林冲在梁山地位较高,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因为他就是起义军首领韩林儿的化身。含义是说你朱元璋是靠投奔红巾军得势的,是靠小明王韩林儿起家的……
朱元璋曽做过“太尉”。国号“洪武”,所以水浒传开头就有“洪太尉”放出妖魔来搅乱社会的故事。洪太尉到“龙虎山”寺院进香,遇到刻有“遇洪而开”的地窟。于是依仗权势揭开石头盖子,放出几股黑气,纵使“天罡地煞”在各地占据山头,称王称霸……。这里水浒作者是分明告诉读者:一切都是“乱自上作”,是上面放纵坏人来給人民制造祸端……为了更加明白这点,水浒接着写高俅的发迹和弄权害人。所以看《水浒传》先要看明这一点。
后来洪太尉转化为朱武。朱武号“神机军师”,暗示明朝有“神机营”,朱武是头领之一。朱武聚众少华山,有陈达,杨春。暗示朱元璋有武将徐达,常遇春。还有后来的好汉“金钱豹子”汤隆,暗示那就是朱元璋另一大将汤和。
水浒中写了几个和尚。好点的和尚就是“花和尚鲁智深”,可是老鲁不守纪律,吃狗肉喝酒打架杀人都干。还有坏和尚裴如海,与表妹潘巧云连连偷情,被潘巧云丈夫杨雄杀死。还大骂和尚是“色中饿鬼”。骂和尚“不秃不毒,不毒不秃;转秃转毒。转毒转秃。”骂得淋漓尽致。骂和尚就是骂朱元璋。
水浒好汉打虎将李忠,名气惊人,可本是不大。原来他的原形就是朱元璋的同乡李文忠。与李忠一起在二龙山的搭档周通也有原型人物,就是朱元璋的水军将领俞通海。周通在桃花山抢占民女,被花和尚暴打。
在梁山泊,还有老资格的头领,杜迁、宋万、朱富、朱贵。杜迁外号“摸着天”,宋万外号“云里金刚”,名气根大,实际没什么本事。笑面虎朱富,意思是要致富就要善于装笑脸,善于用笑脸去骗取别人信任,才能发财致富。朱贵外号“干地忽律”其实就狡猾的狐狸一般的人才有当上“贵人”的机会。“忽律”的谐音就是“狐狸”。把这四个人的名字连起来读就是:杜迁宋万朱富贵。结果这几个好汉都战死在征讨方腊的战场上,什么“富贵”都没得到。
还有一个白胜,跟着干事很早,但是名列倒数第二。因为本事不算大,原来朱元璋手下有冯胜这个将军,冯胜跟着朱元璋时间很长,但是没什么战功,白白占个好汉位置而已。
水浒中还有一个女将,脚大手粗的顾大嫂,外号“母大虫”。其实就是暗示朱元璋的老婆马皇后,马皇后就是“大脚”,做事风风火火的,与顾大嫂一个模样。只要结合朱元璋和明朝建立的时代去读,真的还可以发现好多隐藏在《水浒传》背后的含义。施耐庵在小说里变着戏法嘲笑朱元璋。作者施耐庵,因为被朱元璋下到大牢。他在写作水浒时难免就有影射朱皇帝的嫌疑。所以成书后《水浒传》也被朱元璋封杀了许多年。
朱元璋姓朱,号洪武。水泊梁山里就有四个姓朱的好汉,其中最先出场的就是朱武。朱武定远人氏,能使两口双刀,精通阵法,很有谋略。因被官司逼迫,同陈达、杨春,一起在少华山落草聚义,身边有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为帮手。而恰巧朱元璋当老大时,身边也有大将徐达和常遇春。朱武和朱元璋都是濠州人,朱武之名可能影射的是朱元璋,暗示你朱元璋先前也不过是一山大王而已。这个巧合真是纯属巧合吗?真有点意思。
朱武还有刘伯温的影子。朱武外号“神机军师”,《阴符经》解释说:“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神机谓神妙莫测之机也。”“神机不测兮造化工”。明初设神机营。朱武投奔梁山后,才华比吴用还强,但他成了个被排挤到名列地煞星的军师,有才华而不得大用。直到受招安后才作为卢俊义一方的军师,多次协助卢俊义破敌。征缴方腊后得生还,封为武奕郎兼诸路都统领,辞官而去找公孙胜学道去了。刘伯温帮朱元璋打下天下,一同谋取富贵。成功后封为“诚意伯”,但一直被冷落,最后也是辞官归隐。看来刘伯温没有与朱元璋一同享受富贵。
朱仝是济州郓城县人氏,出身富户,生得红面长须,酷似三国名将关羽,人称“美髯公”。原为县马兵都头,心地善良,对朋友真诚,疏财仗义,武艺超群,一直在利用手里权力救人,救他认识的人。曾先后义释晁盖、宋江等人。后改任当牢节级,又义释雷横,被刺配沧州。因失却沧州府小衙内,被迫上梁山落草。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二位,上应天满星,担任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后授保定府都统制,最终官至太平军节度使结局有好报,被封官了。看来为人善良,做好事是有福报的。
《水浒传》小说中还有朱富和朱贵二人。朱富是小说《水浒传》中朱贵的弟弟,沂州(今山东临沂)沂水县人,在县城西门外开酒店,为人外表和善,笑口常开,但心思缜密,机智多谋,人送外号笑面虎。绰号“笑面虎,”与李逵同乡。开酒店之余,拜青眼虎李云为师,舞枪弄棒,最善使暗器。为营救李逵,迫使师傅李云一起上梁山。受天文排座次时朱富被封为地藏星,排在92位,这个称号很容易让人想到地藏菩萨,但他笑面虎的绰号又跟弥勒佛很相近,也许他跟佛教有缘吧?朱富在梁山负责监造、供应酒醋。排梁山第九十三条好汉,征讨方腊时病死在路途中。看来开个酒店就可以发财,学点武艺可以护身,对人一脸笑就可以“富”起来。最后得病而死,富得不长久。
朱贵是朱富的哥哥,梁山泊元老之一,林冲上梁山时,在梁山脚下一酒店里遇到朱贵。朱贵是梁山王伦手下的耳目,朱贵以开酒店为名,专门探听往来客商的消息。凡有上梁山之人,朱贵便向湖对面的港湾里射一枝响箭,对面便摇出一艘快船过来。江湖上叫"旱地忽律"。"忽律"指一种有剧毒的四脚蛇,它生性喜食乌龟,将猎物吃剩一个空壳后钻入其中,冒充乌龟,有人不知捡起它后,便发出夺命一击,直接致人死命。这个绰号,和他弟弟朱富的绰号"笑面虎"异曲同工,真不愧是兄弟俩。王伦被林冲杀死后,朱贵依旧替梁山开酒店打探消息,和鬼脸儿杜兴一起负责梁山酒店。一直就是开酒店,虽然没有饿死,但是怎么也没有“贵”起来。梁山大聚义时,上应:地囚星排名第九十二位。最终打方腊,成为炮灰,也在杭州病死。弟兄二人没有得到富贵。看来名字上有“富贵”的不见得有长久富贵。口喊“富贵”的也不见得真得“富贵”。
梁山108将,四个姓朱,是最多的姓氏。三人成众,四人更是表示人多了。把这四个人的名字联去来读。就是朱武同(仝)富贵。意思就是:我朱洪武与诸位弟兄一同富贵。可是结果呢?朱武去修道,朱富朱贵都病死于战争中,富贵没有得到富贵,更没有双全。朱仝呢,因为做好事多,独自得到保全善终,也并没有一同富贵。看来人生要“一同富贵”很难很难,梦想难以成真,还是各自去凭命运吧!
“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这是名著《红楼梦》的艺术手法之一,《 红楼梦》贾府里有的四个春姑娘,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名字中间也可构成“元、应、叹、息”,如此手法不能说《水浒传》里没有。只要带着当时时代和社会观点来细细品读施耐庵写这本《水浒传》时设计的一些好汉姓名,就可以发现其中的映射含义也是意味深长的,也更能帮助我们深刻的理解到《水浒传》小说的社会价值。阅读中,偶有联想,写下此文,聊作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