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前话北京(1)——《说起当年什刹海的河鲜儿》
绘画:张瑛 什刹海上满船的河鲜儿
老街坊们您要是能弄懂什么是河鲜儿,估计您也得是三、四十年代什刹海附近出生的人儿啦,最近(8月16日)在地安门外的新华书店搞了一个雅集聚谈,老街坊们见面就建了一个群儿,大家在一起回忆往事,谈到什刹海微波荡漾的水面儿,自然想到当年清爽可口的河鲜儿啦,请看各位老师是怎么回忆的。——编者
绘图:刘亚伏 少年时居住过的什刹海
《鸡头米的故事》
先說什么是鸡头米,那是水里面生长的一种植物,它的果实长的像鸡头,里面结的籽有大些的有硬皮的叫青豆,有小些的软皮黄色的叫黄米,鸡头米嘴尖尖的像鸡嘴,身体是圆的浑身是刺不能用手拿。
绘画:刘亚伏 鸡头米及啄鸡头米的工具
介绍完鸡头米接着讲咱的故事。我家门前就是什刹海的南河沿儿,应季里长着大片的菏花,绿绿的菏叶粉红色的荷花低垂的杨柳,微风吹来飘过清清的荷香,真能醉死人。
荷花的东面种的有鸡头米和菱角等植物。夏季开过花以后秋天就结了果实。农民大叔划着小船有时采摘莲蓬,把莲蓬摘掉,扎能一把一把的放到船里再送到什刹海大集上去卖。当鸡头米收割时,农民大叔就把它们连蔓带果一起拉到岸上用砍刀把鸡头米割下来收到筐里。这时也是我最高兴的时侯。每到这时我就会挎着小篮,拿着捡鸡头米的专用工具,一根小棍儿前面钉一枚钉子,用来啄鸡头米,当农民大叔把那些成熟的长的大的鸡头米收割后就留一些小的破了的就不要了。我就赶快过去捡。农民大叔见我很小也可能见我可爱(自己觉得吧)就帮我把那小些的也用砍刀帮我砍下来,有时还给我几个大的。我非常高兴的用我的小棍儿像鸡吃米似的把剩余的都啄进我的小篮子里。一会儿就装完了。我就高高兴兴的回到家里。
绘画:张瑛 小姑娘用工具在啄鸡头米
这时哥哥姐姐都上学了妈妈忙着照看妹妹。这时房东(杨修甫)的佣人刘妈(他们的故事以后单说)给我一个小板凳和一把小折刀还有一块小木板,教我怎样给鸡头米开膛破肚拿出里面的米。她让我先用一根棍儿啄一个鸡头来放在小木板上,然后用另一只手用小刀从上至下慢慢的把鸡头米剝开,以后就可以用手拿出里面的米了。里面的米还有一层软软的肉包着。把那层肉剝开里面的米就掉出来了。刘妈也帮我剝。里面有大的有硬皮的叫青豆,还有一种软皮的黄色的,我们就叫它为黄米。刘妈把它们放到锅里加上水煮,一股清清的香味就从锅里飘出来了。当煮熟后,哥哥姐姐们也就回来了,大家围在小飯桌边吃着新鲜的鸡头米,心里那个美呀,别人是体会不到的。——刘亚伏
《记忆中的河鲜儿》
一到夏天什刹海大堤两岸搭席棚,河里打桩,上面再铺木板,最上面用席搭棚,木板上放上八仙桌和椅子,每年什刹海的第一棚就是河鲜儿。前面摆的是二尺来大的青花瓷大盘。盘里摆着剝好的核桃仁、杏仁、菱角,清水里再放上从冰窖里刚取回的冰块。那几个大盘子一摆,人进了什刹海第一眼看見的就是河鲜,还有那新摘的莲蓬一把把的就透着那么誘人。您进了棚就有人问:您来点什么?来点新核桃仁。好哩!伙计用一个小青花瓷碗给您用小勺装好,问您要糖么?来点。一碗清凉可口的河鲜儿就摆在您桌上了。再剝个新摘的莲蓬,那叫一个滋润。——刘亚伏
绘画:张瑛 冰碗儿河鲜儿
《说河鲜儿》
看了汪汪老师(亚伏)的鸡头米故事,不禁使我想起四十年代荷花市场的河鲜儿。即荸荠,果藕,菱角,鸡头米,莲蓬等。市场货源主要来自京西六郎庄,部分为什刹海河地所产。经营规模较大的称之为藕局,当时较有名气的是郑记,景记,杨记藕局。
上市最早的当属荸荠,郑记独营的灯笼红大荸荠黑中透红,鲜嫩甜脆,直径达一寸半,七八个就达一斤。可谓绝品。
菱角采摘以后,商家用专用的弹簧剪切去角尖。再把菱角切成两片。遇有买者,一律用鲜荷叶包成菱形然后以马蔺草系好,让顾客提着走。手提河鲜儿也是逛荷花市场的标志。
农历六月,菱角、鸡头米陆续上市,最让人回味的是老鸡头上河时,一个个鸡头大如拳,黄绿色带钩状刺。顶带雪青色花芽,状如鸡嘴,其形状像个鸡头。从河中收获后一部分在菏花市场出售,大部分由小贩肩挑席篓沿街叫卖:老鸡头才上河哎!买来把刺皮剥开,内有,籽粒,除去籽粒外的包衣即是鸡头米。有酸枣大小,老的呈黑色,壳硬。谓之头仓。不老不嫩的呈土黄色,壳软。谓之二仓。头仓米须把硬壳砸升。因果仁己老,味道嚼口远不及二仓。二仓有一种独特的醇香味筋道爽口。遗憾的是已多年见不到老鸡头了。问及当今六十岁的老人竟大多不知何物,更不晓其味。 ——常寿春
绘画:张瑛 售卖河鲜儿
《再说河鲜儿》
旧的荷花市场,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开市,七月十五收市。适时,商贾云集,仕女如云。商家沿河高搭席棚,悬挂布幌,与古柳交辉掩映,别具一番景色。
售卖河鲜的商家在棚内设置若干个大木盆,内泡果藕荸荠含苞欲放的菏花等。木盆前设木案用蓝布覆盖,案下放成把儿的莲蓬,每把十个。案上的青花果盘内装鲜核桃仁,鲜杏仁,鲜菱角,鲜鸡头米等河鲜儿。
当时最有名也是价格较高的是冰碗儿。它是以去皮的鲜桃仁鲜杏仁,鲜榛子仁,果藕,鲜菱角,去芯鲜莲子,白甜瓜,蜜桃等用天然冰镇之。加入绵白糖,以青花或五彩细瓷碗盛之,一口咽下,食者无不称其鲜。冰碗如今己失传。如今电视曾有经营者介绍,与当初配料和做法谬之千里,竟说全经水煮然后冰镇。我想大概宥于原料不济,只好别出心裁,另寻山寨罢了。 ——常寿春
2019年8月28日
作者简介
刘亚伏,女,北京人,出生在1934年6月,童年和少年居住在什刹海南河沿儿。毕业于原河北省立女子职业学校(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校址在东官房的同仁堂。毕业后在外地工作,1993年离休后回京。热爱老北京传统文化,热心回忆叙写老故事。
作者简介
常寿春,男,1940年生人,北京人,满族,祖居旧鼓楼大街,后迁居鼓楼东大街。农机专业学历。文革期间支边到,后调入工一师五团中学任教。历任教导主任,副校长等职。1997年返京。
幼年家境较好,接触社会民俗活动较多。对老年间的婚喪嫁娶,商贾市井,花鸟鱼虫均有所了解和偏爱。曾应约写过《忆白塔寺庙会 》《忆旧荷花市场》《一九四八年冬的什刹海和广化寺》《北中轴线上的两家电影院》等多篇短文。奥运会期间,为筹办《什刹海历史展览》曾被聘为顾问。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