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认知发展
一、儿童的语言发展
语言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儿童发屣其他高级认知活动(如抽象思维)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一旦儿童知道了代表事物的字词,他就可以用一种符号系统来代表周围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传达自己的需要、感情和想法,进而控制自己的生活。
远在儿童开始说话之前,他们就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话语的能力。例如,有研究表明,出生4天的嬰儿已经能够分辨不同长度的语言音节,能区分母语与非母语; 2月龄的婴儿能够区分音素;4月龄的婴儿已经表现出对语言刺激的编好;6月龄的婴儿开始学会保留母语的声音而放弃非母语的语音。对语音的正确感知是婴幼儿发展正常的口语理解与表达的重要基础,而这一发展又是与娶儿的大脑发育密切相关的。在儿童出生后,大脑发育经历着皮层专门化的过程,而大脑语言中枢的专门化是语言刺激与人脑相互作用的结果。迈尔斯等在一项研究中,让13~ 20月龄的婴)儿听一些他们能够理解的单词、不能理解的单词以及反向呈现的单词。ERP的结果表明,13~17月龄的婴儿可理解和不可理解单词引发的脑电图有显著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半球两侧化的;到20月龄时,这种差异出现了一侧化,即只出现在左半球的颞叶与项叶区域。而且1岁半左右的婴儿在听到词和非词时,在大脑额叶和颞叶也表现出不同的
脑电图变化(Posner 等,1996)。 这些证据表明,大脑的发育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一)语言获得的理论
前面曾经提到过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发展中都很重要,在语言发展的研究中,研究者强调其中某一因素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获得理论:学习理论或经验论强调后天学习和经验是语言获得的基础,而先天论则主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
1.行为主义学派是学习理论的典型代表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语言活动同其他任何技能一样,是对联结的获得,语言活动也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例如有人说“对不起”,而你说“没关系”,这一过程就是在两个词语之间建立联结。人类语言的获得是学习和强化的结果,这一学习过程与老鼠学习按压杠杆获得食物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过程更为复杂。儿童随意发出声音,而其中类似母语的声音得到母亲的称赞、拥抱和抚摸,因而得到增强。通过这种强化儿童逐步习得正常的语言。模仿理论是学习理论的另一个学派,模仿论认为婴儿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但是婴儿对成人的模仿不必是即时的,也不必是一对应的,婴儿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
许政援系统研究了汉语儿童语言的习得过程,她发现: 11~14 个月是婴儿自发发音和说出词并存的时期; 12~13个月中,自发发音急剧减少,模仿发音达到高峰,14个月时交际发音有很大增长;婴儿的语言材料取决于儿童所处的语言环境,成人的语言是婴儿语言获得的主要输入来源。这些结果支持了语言获得的模仿理论。但是,强化论或模仿论都难以解释婴儿为什么可以在短短两三年内掌握结构严密而复杂的语言;为什么处于不同语言环境的儿童能在同一时期以基本相同的程序获得语言;为什么错过了某些年龄阶段后语言的习得会异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2.乔姆斯基是先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乔姆斯基认为,人类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一种基本的语言形式,即普遍语法, 而且人类习得语言的时间和方式也存在普遍性。基于此,他假设人脑具有一种先天的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置”。外界提供给儿童原始的语言材料,经过语言获得装置进行加工,儿童由此获得语言中的句法规则,并转换生成他们的内在语法体系。乔姆斯基主张,婴儿具有充分的天赋去从原始语言材料中获得语法,正是由于LAD的存在,才能解释为什么婴儿只听到有限的句子,却能理解他们从未听到过的句子并创造出大量的新句子。但是先天论很难解释为什么儿童在语言获得中存在的显著的个别差异。
转换一生成理论与强化论或学习论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随着研究的增加以及思考的深入,对于先天因素与后天学习在语言获得中的作用,人们有了一些共识:①在儿童与成人的相互作用中,婴儿确实有许多可以模仿和得到强化的机会;②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互动是影响儿童语言获得的重要基础,社会环境在儿童的语言习得中有重要作用;③虽然LAD的存在目前还是一种假设, 没有得到神经生理学研究的证实。但是,语言作为人类与动物区别的最重要标志,存在其独特的脑机制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语言发展的阶段
虽然各种语言在性质上有差异,但是人类获得语言的过程却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在不同的民族之间,儿童掌握母语的阶段以及在各个阶段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相似的。
除了获得正常的口语之外,现在绝大多数的儿童也在适当的年龄开始学习书面语言一文字。一般而言, 文字的学习开始于儿童进入教育机构:幼儿园或小学。书面文字的学习扩展了儿童的词汇量,尤其是抽象性高的、在口语中较少使用的词汇;帮助儿童掌握更复杂的语法结构。儿童此时开始学习阅读理解和写作,并进一步完善阅读和写作技能。
(三)影响语言获得的因素
哪些因素决定了儿童获得语言的快慢和语言发展是否达到正常水平?我们又要再次探讨遗传与环境的问题。
父母的智力与儿童1岁前的沟通能力的发展速度存在显著的相关,而且这种关系甚至体现在被收养的儿童与其亲生父母之间,而不是在被收养的儿童与其养父母之间,这有力地支持了基因在语言获得中的作用。同样,一些与遗传或出生前因素有关的变量也在影响儿童语言的获得,例如,儿童是否有正常发育的大脑、正常的听力和视力等。
正常的语言环境对儿童的语言发展也非常重要,在家庭中父母的话语特征、父母与子女的社会性联结(亲子依恋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反应敏感性、反应性以及对儿童语言行为的鼓励性等)、儿童对父母话语的模仿能力等因素都对儿童语言获得有重要的影响。
同时,儿童语言的发展与其他认知活动(如思维、记忆)、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的相互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正如其他所有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一样,儿童语言获得也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语言获得的开始时间与速度上,也表现在语言获得的方式上。美国语言发展心理学家贝茨等认为,在语言获得方式上存在两种不同的儿童:分析型和整合型儿童。分析型儿童在语言获得中倾向于将语言分割成细小的单元,对这些单元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将这些单元整合起来;而整合型儿童一开始就使用更大的组块,然后才分解为更小的单元。
二、认知发展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认知发展,广义而言就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像、学习和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极其有限。然而,随着研究方法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儿童认知能力的看法不断更新,儿童惊人的能力与潜能不断被揭示出来。
皮亚杰是20世纪最有影响和贡献最大的儿童心理学家,他强调儿童的思考并不是成人思考的初级形式,而是和成人不同类型的思考。随着成熟,儿童的思考会依照一定的序列发展和变化。皮亚杰主张发生认识论,其特点是用发生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人类认知(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发展顺序与阶段,探讨认知形成和发展的动因、过程、内在结构和机制等。
(一)发生认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婴儿通过对物体的抓取、摆弄等动作获得关于物体的知识,从而认识物体。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而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结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与顺应,同化指将新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而顺应指政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和信息。例如,儿童从吸吮母奶到学会吸吮塑料奶瓶的奶嘴时,就是一种同化现象; 而儿童发现塑料奶嘴需要不同的口舌活动并改变自己的吸吮行为以适应新环境时,这就是顺应行为。
(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这一阶段是婴儿的认知能力初步发展的时期,婴儿靠感觉与动作认识周围的世界,并逐渐认知到自己与他人(父母亲)、自己与物体的不同。在这一阶段中,婴儿发展起若干重要的认知概念,其中之一就是所谓的 “ 客体永存性”概念,即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现在看不见但仍然是存在的。一般认为,在4~6个月以前,婴儿是“眼不见,心不想”,只要物体从婴儿的视野中消失,婴儿就不再去追寻,好像物体已经不存在了。到6个月以后,婴儿开始用视线随着物体的移动方向而移动。接近2岁时,当物体消失或部分被掩藏时,婴儿会表现出凉奇并知道去寻找。
2.前运算阶段(2~7 岁)
这一阶段的显著发展特点是儿童的语言得到了飞速发展,他们开始学习并渐渐能够熟练地运用符号表征事物,并用符号从事简单的思考活动。皮亚杰把这种通过符号进行学习的能力称为符号功能。
在这一阶段中,儿童思维发展的两个典型局限性特点是思维的片面性和我向思维。
思维的片面性指儿童此时的思维有集中于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倾向。皮亚杰著名的“守恒”实验揭示了儿童的这一思维特点。实验者当着儿童的面将两杯同样多的液体中的一杯倒进一个细而长的杯子中,要求儿童说出这时哪一个杯子中的液体多些时,儿童不能意识到液体是“守恒” 的,因此多倾向于回答高杯于中的液体多些。儿童只注意到高杯中的液体比较高,却没有注意到高杯比较细。除了液体守恒实验,心理学家们还在体积、长度和数量方面测试了儿童的守恒概念的发展。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还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和进行思考,皮亚杰将这一思维称为 “我向思维”或“自我中心”的思考,即儿童认为别人的思考和运作方式应该与自己的思考完全一致。这时儿童还没有意识到别人可以有与自已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开始认识到这一点时,他们就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大约在5~7岁之间进入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发展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儿童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的思考活动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可以形成对事物的初步符号表征,但他们的认知活动还与身体经验密切相关。而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则在分类、数字处理、时间和空间概念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此时,儿童“自我中心”的程度下降,他们开始克服“片面性”而注意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发展了了解他入观点的能力,从而增进了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维的发展和完善。这时青少年不再将思维局限于具体的事物上,他们开始运用抽象的概念能提出合理可行的假设并进行验证,知道事物的发生有多种可能性,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具有更大的弹性和复杂性。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得到了心理学家的普遍承认,对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但是,近来的一些研究也对皮亚杰理论的一些观点提出了质疑,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皮亚杰是否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对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皮亚杰曾设:
计了著名的“三山实验”来测验儿童的“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在“三山实验”中,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意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边。 实验任务是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证明幼童无法想像他人的观点,他们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后来,人们对这个实验提出了两个问题:①儿童是否熟悉实验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大人很少要求儿童观察和描述山峰的不同侧面;②问题的难度是否适合于儿童。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们采用了一些变通的方法来研究儿童的“自我中心”思维。一个有趣的实验是“警察抓小偷”: 让儿童坐在一个四方形盘前面, 方盘被交叉的“十”字形隔板分为相同大小的四个部分;将一个玩具警察放在四个部分中的任一部分,然后将玩具小偷分别放在四个部分中的每一个部分,并问儿童:
警察此时是否可以看见小偷。对35名3岁半到5岁孩子的实验表明,他们回答问题的正确率达到了90%。其原因可能是“ 警察抓小偷”是儿童比较熟悉面具体的情景,任这种情景下,儿童的思维并不是“自我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