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盗墓贼太倒霉,和同伙内讧被封于唐代古墓中,墙角枯坐上千年
在考古活动中,考古专家经常能够发现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例如在某座古墓发现保存千年的美酒,又或者是在某座古墓发现保存数千年的鸡蛋。甚至在一座辽代古墓中,考古专家还曾发现过一桌丰盛酒席,而且墓中还有一幅很有意境的对联:“墓有重开日,人无再少颜”,仿佛墓主人早已料到时隔千年后墓门会再次打开。
对于常人来说,古墓是非常神秘的,有着种种神奇之处,是古代璀璨历史文化的见证。可是这些在常人眼中极其神秘的古墓,对于考古专家们来说却早已司空见惯,不要说古墓中的那些千年美酒和鸡蛋,甚至更加稀奇的事情考古专家也见过。例如在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的永泰公主墓中,考古专家还亲眼看到了古代盗墓者的残酷内讧,一个倒霉的盗墓贼,因分赃不均和同伙发生内讧,被封于唐代古墓中,在墙角枯坐等待了上千年。
1960年至1962年期间,考古专家对唐代永泰公主陵进行了发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专家挖掘的最大一座唐代陵墓。在永泰公主陵中,考古专家先后出土了1000余件珍贵文物,尤其是墓中陪葬的唐三彩,更是唐代陶瓷工艺的巅峰之作。这些唐三彩造型精致、色泽饱满,每一件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考古专家对此次的收获都感到十分满意。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考古专家们并没有想到会在永泰公主陵中有如此大的收获。因为永泰公主陵虽然名字中带个陵,实际上的规格与帝王陵墓还是相差甚远的,而且她生前的地位并不高,也没有获得公主的封号,这个公主的封号也是后来追封的。所以考古专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在永泰公主陵墓中发现这么多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是在陵墓被盗墓贼光顾之后。
考古专家在对永泰公主陵的第六天井进行发掘时,发现了一个年代久远的盗洞,保守估计也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当这个盗洞被发现时,考古专家感到十分惊讶,因为盗洞的出现意味着永泰公主陵可能已经被盗墓贼给盗掘一空了。而且从时间上判断,这个盗洞大约形成于五代时期,正是温韬大肆盗掘唐墓的时期。
温韬是五代时的梁国人,他曾经在担任耀州节度使期间大肆盗掘唐朝帝王陵墓,关中十八座唐朝帝王墓几乎被温韬盗掘一空,只剩下武则天与李治的乾陵幸免于难。乾陵能够幸免,并非是温韬良心发现,而是因为他曾令数万人盗掘乾陵,可一直找不到乾陵的地宫入口,再加上风雨大作,最后只得作罢。
在考古专家眼中看来,温韬是古代最危险的盗墓贼,他对唐代帝王陵墓的破坏,是文物保护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很多珍贵至极的文物都毁在他手中。比如温韬在盗掘李世民的昭陵时,从中盗出了许多珍贵的古代书法真迹,可温韬才疏学浅对这些名家字帖并不感兴趣,反而将外面用来装裱的金玉等材料抠下来卖掉,最珍贵的字帖反而如同废品一样被丢弃。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李世民临终前很有可能将千古名贴《兰亭序》陪葬进了昭陵,如果当初温韬盗掘昭陵时将此贴也一并盗出的话,那么《兰亭序》极有可能已经毁于温韬之手。不过,考古专家从温韬留下的盗掘文物名单中并未发现《兰亭序》,所以专家们还抱有一丝希望,也许《兰亭序》并非是陪葬在昭陵,或许是在武则天的乾陵也说不定。
温韬是五代时期的人物,他对唐代帝王墓的破坏,是最令考古专家心痛的一个历史事件。而永泰公主陵中出现的盗洞,也大约产生在五代时期,所以专家们都担心此墓已经遭到温韬的光顾。好在随着发掘工作的持续进行,专家们发现盗墓之人并非温韬,因为这个盗洞的规模较小,应该是属于小盗墓团体所为。如果是温韬的话,他都是动用数千上万士兵集体行动,根本不会留下如此小的盗洞。
随着挖掘工作的持续进行,考古专家终于有了新的发现,盗洞的底端直通墓室,在墓室的墙角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具枯骨。从地上散落的金玉饰品和锈迹斑斑的斧头来判断,此人正是盗墓者中的一个,而他独自被封在墓中千年的原因,恐怕是因为分赃不均的缘故。其他的盗墓贼为了少一个人分赃,就把最后一个从墓中出来的盗墓贼永远地封在了古墓中。
不得不说,这个盗墓贼真的是太倒霉了,在成功盗掘古墓后却因为和同伙内讧被封于唐代古墓中,最后只能在墙角枯坐上千年。不过,专家们对他却并没有一点同情,因为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谁让他要做做盗墓这样伤天害理的勾当呢?文物还是应该交给博物馆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这样普通人也才能欣赏到古代文化艺术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