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一幅“假画”,为何如此珍贵?
▲ 《最后的晚餐》局部。
《最后的晚餐》,一幅靠戏剧性取胜的名作
▲ 二战时,意大利人保护《最后的晚餐》的措施。图/Wikipedia
▲ 《最后的晚餐》现场效果。图/Wikipedia
先天不足的佳作
▲ 电影中的最后的晚餐场景。图/《耶稣受难记》
▲ 米兰的卢多维科公爵,因资助达·芬奇及其他艺术家而闻名。图/Wikipedia
▲ 湿壁画《雅典学院》,是拉斐尔为梵蒂冈签字厅做的四幅湿壁画之一。图/《纸上美术馆:拉斐尔》
▲ (疑似)达·芬奇自画像。
▲ 米兰圣母恩宠大教堂(世界遗产)的后殿。图/Wikipedia
改来改去,面目全非
▲ 牛津莫德林学院礼拜堂中的一幅《最后的晚餐》,被怀疑是达·芬奇的一个学生对于老师画作的一次复制,但这个观点尚未被证实。图/Wikipedia
▲ 达·芬奇绘制的《犹大头像》习作,约1495年,英国皇家图书馆,温莎城堡。图/《成为达·芬奇》
▲ “猿人”圣安德烈(左一)与二次创作的圣雅阁(左二)。
▲ 1975年,最后一次大修前《最后的晚餐》的样子,破损很多,色彩也略显“艳俗”。图/Wikipedia
再怎么改,名画还是牛!
▲ 《最后的晚餐》,离远一点看,即使看不清细节,依然能体会到一种冲突与和谐完美交融的感觉。
▲ 创作于十三世纪的一幅《最后的晚餐》,看了这些几乎完全一样的人物后,我们不禁要疑问: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 卡斯塔诺绘制的《最后的晚餐》,早于达·芬奇半个世纪,画中的人物虽然更加鲜活,但他们的样子像是在摆拍,完全看不出内心活动。
▲ 激动地跳脚的巴多罗买(左一),一言不发的小雅各(左二),惊讶又急于自证清白的安德鲁(左三)。
▲ 愤怒到拔刀的彼得(左二),慌张后仰的犹大(左一),悲痛的约翰(左三)。
▲ 做出达·芬奇标志性指天动作的多马(左一),张开双臂急于保护耶稣的大雅各(左二),双手指心、情绪复杂的菲力(左三)。
▲ 私下讨论开来的马太(左一)、达太(左二)和西蒙(左三),他们的手指向耶稣,将人们的注意力再次引回到画面中心。
▲ 《最后的晚餐》习作,约1495 年,威尼斯学院美术馆。图/《成为达·芬奇》
▲ 《最后的晚餐》,这次注意看人群分布。
▲ 《最后的晚餐》局部,耶稣头、双手形成稳定的三角形,背后的窗户辅助他成为视觉焦点。
▲ 《最后的晚餐》的构图出世后,成为了人们争相模仿的经典,图为《敢死队2》的海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