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茶必煮,任意投茶,大杂烩加料,细数秋冬煮茶时常踩的5大雷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清代有本《茶说》,写到煮茶时择水。
“雪水味清,然有土气,以洁瓮储之,经年可饮。”
风雅的古人,喜欢用雪水煮茶。
凡是没有落地的雪,都可以收集起来,煮上一回茶。
《红楼梦》里的妙玉,便是特意收藏了梅花上的雪,用坛子封好埋在树根底下。
直到五年之后,才用来煮茶。
烹雪煮茶,清雅脱俗,别有一番风味。
很早以前,身边有位朋友去了北京工作 。
等到冬天下雪时,她特意尝试了用雪水煮茶。
据她说,煮出来的茶味很奇怪,不爽口,有一股灰尘味。
看来此一时,彼一时。
现代环境受污染的当下,雪不再是纯净无暇的象征。
效仿前人的“化雪煮茶”,自然不可取。
现在的泡茶与煮茶,选山泉水,纯净水,矿泉水,更能为好茶的风味增益。
为了煮好一壶茶,要避开不少“雷区”。
除了水质选择,还有很多,很多……
《2》
第一,逢茶就煮。
秋冬之际,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一路翻山越岭,呼啸而过。
一场秋雨,一场凉。
一场降温,一场寒。
气温日渐转冷,煮上一壶热茶,喝上几杯热乎乎的茶汤,应时应景。
秋冬季是煮茶的流行季。
有很多茶友,热衷于煮茶。
其中,还有人热爱煮茶,到了逢茶就煮的状态。
之前有位邻省的茶友,特意过来咨询煮茶的问题。
她说 ,为什么是她最近煮出来的茶,味道都特别涩?
后来才知道,她是特意用养生壶,煮了一锅茉莉花茶。
但清香四溢的茉莉花茶,不建议大家煮茶喝。
茉莉花茶的独特风味,来源自鲜花窨制。
让茶坯吸附茉莉花的天然花香,从而形成花香馥郁,香气柔美的特点。
将这样以清雅花香为主导的茉莉花茶,放进煮茶壶内。
不仅会让煮出来的茶汤,香气减弱,清香受损。
同时,还会容易煮出苦涩感重的茶汤。
毕竟,茉莉花茶的茶坯大多以烘青绿茶为主,讲究趁鲜喝新茶,冲泡更佳。
用于高温的煮茶,反而容易释放出大量的苦涩物质,影响滋味。
归结看,市面上常见的茶叶里,并非所有的茶都适合煮啊。
《3》
第二,随意投茶
煮茶,既风雅,又流行。
与此同时,煮茶还特别“省茶叶”。
比泡茶相比,煮一壶茶只需放少量的茶叶,便能够煮出一大壶茶汤。
和冲泡一样,煮茶要想煮出一壶好喝的茶汤,茶水比例也很重要。
以白茶为例。
用盖碗冲泡时,茶水比例是1:20。
标准容量的100-110ml盖碗,投入干茶是5g。
但煮茶则不同,茶水比约为1:150。
当注入300-400ml水时,只需搭配干茶2-2.5g,可以按个人口味增减。
总之,煮茶时,投茶量不需太多。
不然在持续高温的煮茶下,投茶数量多,茶味浸出多,茶汤滋味容易变浓变苦。
之前认识一位朋友,他在上礼拜时煮了一次寿眉饼。
据他说,煮出来的茶汤滋味特别重,又浓又苦。
根据他的形容看,很显然是茶叶放太多了。
“因为投茶太多吗?可我感觉只是撬了片茶进去煮,不到半个巴掌大。”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白茶寿眉的散茶,经过压成茶饼后,内部的体积很紧实。
它像是块压缩饼干,看似只有轻巧的一片,但实际份量却不少。
所以,为了煮茶时,投茶不多也不少,建议先称重。
用蛋糕面点的克秤,称珠宝,称药材的小称,都可以。
不然,煮茶时投茶量太多。
不仅会让煮出来的茶汤变浓,发苦。
并且,实在是太浪费了。
《4》
第三,长时间反复煮
提到煮茶,很多人中了这样的毒。
认为茶汤要煮浓点、熬浓些,药用价值更高。
或者,直接将煮茶当成了煎药。
要按三碗水煎成一碗汤的古方,长时间反复熬煮。
停停停,这样的做法统统是错的。
煮茶,不需要长时间去煮。
基本上,如果是直接煮干茶,那先等一壶水烧沸后,投入茶叶。
等到连茶带汤,再度沸腾时,就可以停止加热。
这一前一后,不过是数分钟的时间。
以煮老白茶为例,用玻璃壶煮茶时,大家可以按茶汤颜色的深浅变化,来调整煮茶时间。
基本当一壶茶接近沸腾,汤色呈现为赤金色、浅琥珀色时,就可以停止加热了。
这时, 壶内的茶汤还在咕噜噜的冒泡,余沸为止,茶叶内部的滋味仍在不断浸出。
等过一会,汤面平复,变得平静之后。
将茶汤倒入公道杯内,或是将煮茶壶的内胆移出,避免茶与水的长时间接触,再继续释放滋味。
总之,煮茶的时间并不需要很长。
煮茶也并非是煮越久,熬越久,越有利。
不论任何时候,喝多了浓茶,都对身体没有好处。
煮出浓淡适中,滋味适宜的茶汤,更能享用一款好茶的美妙茶味。
喝茶,品茶,没有必要将茶当成苦药。
闷太浓,煮太浓,都不是好事!
《5》
第四,大杂烩加料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
为了“补身”御寒,许多人会尝试在煮茶时, 再加入其它的料。
比如,加陈皮、甘草、牛蒡、枸杞;
比如,加玫瑰,菊花,茉莉,金银花;
又比如,加红枣,白梨,桃子,柚子……
总之,很多人在煮茶时,将其视为大杂烩。
但这样加料煮茶的方式,并不提倡。
茶圣陆羽,早已经有过提醒:“杂以卉莽,饮之成疾。”
不同性味,不同风味的材料,掺杂起来一同煮开,未必适合。
药材的配方配伍,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指导。
而对大部分茶友而言,煮茶时盲目大杂烩,可是不理性的做法。
更何况,从品茶的角度看,好茶清饮为上。
纯正的茶本味,已经足够精彩。
再加入其它东西同煮,反倒成了画蛇添足。
对完整,独立的喝茶品茶过程而言,完全就是干扰。
《6》
第五,煮一壶茶,喝一整天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煮茶的意境,饮茶的画面,充满美好。
但秋冬季煮茶,喝热茶暖身,建议是将煮出来的茶汤,及时饮用完毕为好。
和冲泡相比,煮茶的过程解放了双手。
在煮茶的过程中,丝毫不耽误手头的工作。
可以临字帖,看闲书,侍弄花草……
等到一壶茶煮好,倒出茶汤,慢慢饮用。
临一帖字,喝一杯茶,优哉游哉。
但在煮茶时,很多茶友的习惯是,煮好一壶茶后,放在那大半天。
有的时候,早上七八点煮出来的茶,放到晚上继续回来喝。
隔了近半天的时光后,一直留在壶里的茶,本质与“隔夜茶”并无差别。
这样放太久,变得不新鲜的茶汤,不建议大家饮用。
同时, 秋冬季节气温低,热茶的温度下降很快。
如果煮茶壶内没有保温功能,那么煮出来的热茶在没有及时饮用时,容易放凉。
等到后面喝茶时,只能再次重新加热。
一壶茶反复加热,反复煮开多次后,茶味会越煮越浓,变得滋味不佳。
可见,有花堪折直须折。
煮出来的好茶,及时饮用,方是上选。
当一人喝茶时,不建议用大壶煮上满满的一大壶茶。
一次性煮出来的茶汤,足够一人饮用,更为妥当。
《7》
秋冬之际,围炉煮茶。
茶汤微沸,缕缕茶香,慢慢升起。
偷得浮生半日闲,饮茶,慢品,静消半日。
煮茶,暖身。
窗外寒风瑟瑟,而手心有一杯热茶。
这是属于深秋与冬日的情趣!
然而,煮好一壶茶,它的讲究有不少。
至少,避开煮茶喝茶的雷区。
更能让你体会到秋冬煮茶的美妙。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