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俞思义︱句子的歧义现象

咬文嚼字

句子的歧义现象

文/俞思义

微信中传来两句话:一个是乒乓球队,一个是男足队。前者是“谁也赢不了!”,后者是“谁也赢不了!”最佩服的也是这两支球队,乒乓球队和男足。一支是“谁也打不过”,另一支是“谁也打不过”,

这两句话在不同场合有不同含义,正是句子的歧义现象。

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曾经举了一个有名的例句“鸡不吃了”,说明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如果是在喂鸡时说这句话,那是表明“鸡子不吃食了”;如果是在酒席上,那么它的意思是“我不吃鸡了”。这就是语句的歧义现象。句子产生歧义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因为一词多义而产生歧义,如“山上有很多杜鹃”,指的可能是鸟也可能是花;有的可能因断句不同而产生歧义,如“来了三个学校的代表”,可以是“来了三个——学校的代表”,即这三个人是代表学校的;也可以是“来了三个学校的——代表”,那么代表的人数就可能是一个人代表三个学校,也可能是三个学校的许多代表。一个句子的逻辑重音不同,所表达的判断也就不同。如“这本书是我买的”,如果重音在“这”字上,表示“我买的不是别的书,而是这一本”;如果重音在“书”上,表示“我买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书”;如果重音落在“我”字上,表示“买这本书的不是别人,而是我”;如果重音在“买”字上,表示“这本书不是我借的或偷的或人家送的,而是买的”。当然语境的不同也会产生歧义,像上面所说的“鸡不吃了”就是这样。

那么开头列举的两句话该则么理解呢?

我国乒乓球队在国际上是著名的战无不胜的梦之队。因此当有人讲我国乒乓球队“谁也赢不了”,当然是没有人能赢得了中国乒乓球队。而我国足球队一直翻不了身,所以当有人说“谁也赢不了”时,自然理解为“我国足球队赢不了任何其他足球队”。“谁也打不过” 也是同理。其含义是特定的语言环境决定的。

我们平时对话,因为语境是唯一的,而且说话人的逻辑重音及语句的停顿是很清楚的,所以产生歧义的概率不高。但是在书面语言中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周总理去世后,有家报纸的一篇文章用了这样的标题:“热爱人民的好总理”。这是有歧义的:可以理解为“热爱人民的——好总理”,那么这篇文章写的是“周总理如何热爱人民”;也可以理解为“热爱——人民的好总理”,那么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们热爱周总理”。再如,有家报纸有条标题:“(某某)电影院让人们看好电影”,这可以理解为“让人们看——好(重读)电影”,意思是不让人们看坏电影;也可以理解为“让人们看好(轻读)——电影”,意思是让人们在干净的、安静的环境里舒舒服服地看电影。从题目上竟看不出文章的主旨,需要读了内容才能读懂题目,这题目还成题目吗?

有个笑话: 老师在讲课时,发现一位学生王刚看窗户外边没有听课。老师说“王刚,你站起来!”接着老师问他“我刚才讲了什么?”调皮的王刚愣了一会,突然回答说:“老师!你刚才说‘王刚,你站起来!’”话音刚落,引起哄堂大笑。老师的问题是有歧义的:可以指讲课内容,也可指刚才讲的其它的话语。尽管这问题在那样语境中显然是问讲课的内容,但是如果问得更明确,就不会被学生钻了空子。

作者简介

俞思义,1933年生,在中学教学语文21年,在高等院校教学普通逻辑等21年。从南京晓庄学院退休。

我的昵称是集义所生。六岁时读私塾,先生为我起了“集生”为“字”。这个“字”源于《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时,孟子所说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是(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意思是,浩然之气必须积善,做任何事都要合乎义才能生成,而不只是行一事偶合于义,便可取得的。我用“集义所生”作为昵称,也是一种纪念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