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加献:操作能手是这样炼成的|散文

蒙琼英:尘封的记忆|散文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织布女工分三个工种:装纬工、挡车工和帮接工。
装纬工将小车上纱袋中的纬纱插进织梭里,然后放到自动补梭的梭箱;挡车工负责检查织造好的布面,因经纱或纬纱断了,造成了停台,要迅速地接好纱线,开起停台。
帮接工的主要职责是对布面织疵进行简单处理,特别是对轧梭造成的大量断纱,进行接头,保证继续织造。帮接工技术最好最全面,又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是生产小组的骨干力量。
这三个工种,曲俊枝都干过,由装纬工到挡车工,最后帮接工,一干就是20年。
曲俊枝来自库北的一个小山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靠自己的双手吃饭,解放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奶奶还在自己纺粗纱织土布,那架破旧的纺车直到曲俊枝参加了工作,还存放在家中的杂货间里。
曲俊枝一度对那架纺车产生了好奇,怎么就将一大团线织成了一块完整的布呢?她追问过奶奶,奶奶大多笑着说:“傻丫头,等你长大了,就用不着这个了!”
奶奶哄她睡觉,不是唱童谣,就是讲故事。奶奶轻声细语地哼唱,“风啊,你要轻轻地吹/鸟啊,你要静静地叫/我家小宝宝,快要睡着了”,听起来既舒服又助眠。而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黄道婆学艺的故事,听着,听着,曲俊枝在无边的想象中走进了梦乡。
当曲俊枝走出校门,走进纺纱厂的大门,她想着奶奶的纺车,想着奶奶的故事,当时就一个朴素的想法:“学一手好技术,当一个好工人。”
而纺织女工的“好”技术,就是打结接头。
这是一项纺织基本技术,双手配合,用食指和拇指将2根纱线对接在一起,以速度快、疙瘩小为最佳,行业要求一分钟打结24个为合格。
织布女工入厂接受基本技能培训就是练打结。
不要小看这一基本技术,新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培训、练习,很快就分出了优劣。
曲俊枝最短时间内就可以打36个/分钟了。
而好多女工勉强及格,有的还是练了好多日子才达到的。
分到工作岗位,曲俊枝也很快成为了佼佼者。
纺纱厂进入正常生产时期,就陆续开展了各种级别、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包括每年一届操作运动会、节棉能手、万米无次布、质量标兵、QC小组攻关等,曲俊枝几乎都是榜上有名。
而更高级别的是参加市纺织系统技能大赛。
曲俊枝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个去参赛的新工。
曲俊枝还是从基本功练起。她的打结技术在纺纱厂里已经是出类拔萃的,但去北京与强手如林的市纺织系统的优秀选手过招,还远远不够,她利用一切空余时间,从兜里拿出准备好的纱线,不厌其烦地练起来。
当时,正是田径“马家军”风头正劲的时候,有媒体报道,“马家军”的领军人物王军霞刻苦练长跑,把脚趾盖都练掉了,睡觉都不能把脚放进被子里。
曲俊枝为这个事迹所感动,流泪了。看看自己双手,有时候是血迹斑斑,好了练,练了再破,两个食指结了厚厚的茧子;流血结痂的时候,也不敢把手放进被子里。
当站在市纺织系统技能大赛比武台上,她信心满满:我来了,我准备好了!
然而,这是北京首都,这是纺织系统技能大赛的 “奥林匹克”。北京第二棉纺厂的优秀选手们都是曲俊枝的师傅的师傅,自然没有把这个从远郊区来的小丫头放在眼里。
而一些评委更是戴着“眼镜”,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这个不起眼的曲俊枝;曲俊枝感觉到了那些评委一副“你是谁?从哪里来的?”的审视表情。
结果让他们大跌眼镜,经过实操(包括打结、处理停台、拆布等)、理论考试激烈角逐,曲俊枝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站在了市纺织系统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
有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曲俊枝超越了她师傅的师傅。
喜报传回纺纱厂内,全厂一片欢腾,大家为之骄傲。厂领导为凯旋归来的曲俊枝专门召开了庆功会,号召全厂干部员工向她学习,以她为榜样,立足岗位,勇夺标兵,不断创造佳绩。
曲俊枝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
曲俊枝上台发言或接受采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在纺纱厂这些年,就做了织布这一件事”,说这话时她的笑容简单又欣慰,“一直安心干这件事,把它做得更好,真的挺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多年来,纺纱厂员工出席市县爱国立功劳动竞赛等各类先进个人上百名,有3名女工参加北京市轻工技术大赛,夺得第一名,7人/次进入前十名;有2名女员工因此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
1995年起,细纱挡车工冯银琪等4人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她本人还光荣地当选为全国工会十三大代表。
准备车间挡车工凌潇潇等3人荣获“首都劳动奖章”。
1998年,整理车间生产组长常溪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她还于2002年11月,荣获“第五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这是本届十大杰出青年中唯一的女性。
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她们虽然享受到了莫大的荣誉,但直到企业倒闭前,她们大多依然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为企业的生存默默奉献着。
通过“先进引领、全员参与”的各类劳动竞赛和师傅带徒弟、徒弟升师傅再带徒弟的“滚雪球”式培训,纺纱厂逐渐打造出一支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纺织队伍,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产品质量稳步提升。职工操作优一率保持在98%以上,出厂产品广受用户欢迎与赞誉。
【作者简介】郝加献,北京密云人,自由撰稿人。长期致力于文化散文的创作。长篇历史散文《旷世名园圆明园》荣获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大型征文优秀奖。
(0)

相关推荐

  • 忆乡邻(郝玉林曲赵玉武词)

    忆乡邻(郝玉林曲赵玉武词)

  • 你是谁(郝玉林曲宋继成词)

    你是谁(郝玉林曲宋继成词)

  • 遛一下丝吧?30年车工的我认为套不动,而且容易弯

    遛一下丝吧?30年车工的我认为套不动,而且容易弯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郝殿华作品】ll总第180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孙女的欢笑 文/郝殿华 儿子出生后,我一直在野外工作,是他妈妈和姥姥把他带大的.要说带小孩儿我真是个外行.退休前,与单位一些老同志聚会,在相互问候时,总会听到这样的话:"你 ...

  • 郝加献:“锤”炼基本功|散文

    <阅读悦读>2019年12月热文榜(附奖励办法和标准)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室外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室内温暖如春,热火朝天. 培训班分批为学员们安排了"钳工&qu ...

  • 郝加献:纺纱厂购棉被骗丑闻|纪实

    陈二虎:塞上传奇--芍药仙蕙风感癖客|故事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董事长付仲河去美国考察临行前,特意召开了全体副总参加的班子会,安排部署了一些重要工作,并着重强调生产安全问题,还开玩笑说 ...

  • 郝加献:公安局追查文学小册子|散文

    倪熊:苦楝花,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殿后煞尾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细纱车间有一个叫俞旦的,是文学爱好者,喜欢写诗.在北京培训班,他认识了在北京做建筑的M县人柴子枚,也喜欢写诗.1984年他们 ...

  • 郝加献:这个春天,想都不敢想 |诗歌

    李大奎:慈溪行|散文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原来以为 春节假期,永远一周 这个春天,想都不敢想 可以遥无尽头 . 原来以为 职场美事,总是双休 这个春天,想都不敢想 离开岗位,不知何求 ...

  • 郝加献:有病!|随笔

    郭广华:过日子(外一章) |散文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当前,中国大地正遭遇新冠肺疫,举国上下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一衣带水的日本国民,对中国人正遭遇到的困难表现出极大的善意,为中国支援 ...

  • 郝加献:幸运的红鞋子|小小说

    藜藿:马落在长安城的月亮里|诗歌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齐秀有一双红鞋子. 平底. 袢带.圆头.样式有些陈旧,看着有点笨拙,是她结婚时候妈妈陪送的.她非常喜欢,平时舍不得穿. 齐秀穿着这 ...

  • 郝加献:M县青年向往的地方|散文

    藜藿:回望中的故乡|组诗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大多为公有制,或全民或集体,对职工生活实行吃.喝.拉.撒.住.行等"全包",纺纱厂也没有 ...

  • ​郝加献:米方长的“精神城堡”|散文

    小鱼儿:写给雪的情书(外一首)|诗歌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在准备车间的南面,大食堂的东侧,有一块空地.在厂团委的倡导组织下,厂员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自己去厂外拣石子,自己肩扛手推,自己 ...

  • 郝加献:古人是怎样诗意度过漫长冬天惬意享受春天的|随笔

    藜藿:空于想象的手指|诗歌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从冬至逢壬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 古代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御寒保暖条件较后代简陋缺乏,不适合组织大型户外活动,室内活动也很有限,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