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笔帖式街”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太古里、宽窄巷子、杜甫草堂、春熙路、笔帖式街……一提到成都,不禁会想到许多关键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笔帖式街”,来探索这条街的历史故事吧。
据说“笔帖式”一名大有来头。清朝规定,凡是重要文书均要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所以专门设立负责掌管满文与汉文翻译事务的官职,名为笔帖式。
清代福格《听雨丛谈》卷一中记载了笔帖式的缘起:“国初都沈阳时,未备文学翰林之职,凡制诰簿籍,皆笔帖式司之。
”
▲ 满译汉文本
最初,笔帖式只是文职的赐名,康熙时,各部院衙门都设有笔帖式,后来的各省督抚衙门也设立了此官。根据清代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笔帖式为满洲进身之一途,今各衙门皆有额,设候补者又盈千累万,视为不足重轻矣。”
▲ 笔帖式官名虽然笔帖式只是一个小官,但不仅许多重要机构设有该职,而且很多显要大官也是由此起家,比如清季内务府正黄旗人文丰,正白旗蒙古萨尔图克氏的纳延泰。
清朝前期,笔帖式的工作很重,凡是由当地送往中央的文书都要用满汉两种文字,中期以后,多数文书只用汉文,但仍要在笔帖式署签章。清朝灭亡后,该官职也废除了。
其实“笔帖式”只是满语的音译汉写,本意为“写字人”,汉义译为“书记人”。其办公的地方叫笔帖式署,所在街道叫笔帖式街,是成都唯一一条以满语译音为街名的街道,记载着清代成都的文韵风骚。
笔帖式街在东顺城南街和东糠市街交汇的地方,前半街是一条比较窄小的老巷子,巷子两边曾经是挨家挨户的民居,那就是现在所谓的笔帖式街老宅院。
作为传统川西民居的代表,旧时的笔帖式街老宅院不同于北方民居的厚重大气、江南民居的玲珑秀美、岭南民居的富丽堂皇。
它吸收了我国古代建筑和清代后建筑的精华,粉墙黛瓦,茅檐草舍,公馆洋房,自有一番朴实飘逸的风格。木质大门配上青石门槛,院门锁具雕龙画凤,窗棱木雕繁花盛开,川西民居的恬然静谧跃然于世。
在笔帖式街附近,还有很多知名地标和商圈,比如太古里、春熙路和大慈寺等。其中太古里保留了老成都建筑特色,古香古色别有风韵,这里奢侈品店、潮牌林立,在这里购物、打望美女两不误。
外地人来到成都,如果不逛逛“春熙路”,就好比到北京不去王府井,到上海不去南京路一样,难免会留遗憾。虽然有“百年春熙”一说,但春熙路是由军阀杨森于1924年建成。
最初,春熙路因杨森头衔“森威将军”而命名为“森威路”,后取老子《道德经》中的“众人熙熙,如登春台”,而改名为春熙路。现有大约700个商家,堪称成都老城区的三大商圈之一。
大圣慈寺是是成都著名的古寺,曾历经兴废,多次毁于兵火。现存诸殿系清代顺治后陆续重建。相传,寺庙始建于隋朝,唐时玄宗赐名 “敕建大圣慈寺”。寺内殿宇宏丽,院庭幽深,古木参天,与神像、佛像、画像等构成了一座珍稀的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