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暴倾向越是严重的男人,往往骨子里越自卑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暴力倾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一般被分为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家暴现象,很多男人习惯用武力解决问题。这类人极度容易暴躁,能动手就不动口。暴力倾向通常和这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关,在日积月累下造成这样的性格和个性。暴力现象多在男人身上发生,因为它能满足男人身上的征服欲和发泄欲。

25岁打破世界纪录的长跑女将艾格尼丝·蒂洛普,被黑人丈夫杀害;乐观积极的藏族姑娘拉姆直播时被前夫泼汽油烧死。笔者最近看到太多这样的新闻。让人心痛的同时不得不反思:家暴背后的故事是什么,为什么家暴现象越来越多了?

联合国药物和犯罪问题办公室( UNODC )曾发过一个报告,在被伴侣杀害的人中,被(前)丈夫/男朋友/同居者杀害的女性高达82%,被(前)妻子/女朋友/同居者杀害的男性仅有18%。这不禁掀起了一波恐婚热潮,女人都在想,婚姻带给我们什么。与其惧怕婚姻,不如提早预防家暴男!

有家暴倾向的男人往往有以下特征:极度自卑,善于伪装且控制欲强

研究表明,大部分有暴力倾向的男人,童年都目睹或遭受过家庭暴力,他们往往有一个不幸的童年,经常目睹父母打架。
比如,在酗酒后,又或许是在意见发生争执时,父亲都会采取暴力解决问题,殴打母亲,小时候的他们虽然很害怕,心疼母亲,但没有能力与父亲抗衡,只能目睹母亲“狼狈”的样子。
而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孩子要么通过学习强势的一方成为主动型攻击者,要么学习弱势一方,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充当“被动受害者”。
男孩一般属于前者,他们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树立起一个价值观:婚姻就是如此,女人在婚姻中是受欺负的。
在他们长大后,慢慢接触到了正确与女性相处的方式,也看到周围人谈恋爱结婚,他们也愿意去改正。但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潜意识里,他们依然不尊重女性,人的潜意识是很难改变,这导致他们婚后家暴的概率增大。
还有另外一层因素,遭受过家庭暴力的男孩,也经常被沦为出气筒,小时候肯定遭受过父亲的殴打,那时的他们没有反抗能力,所有的委屈和不满只能压藏在心底,这导致他们自尊心严重受挫,这份不安全感会伴随着年龄长大,在成长交友过程中,一旦是遇到不满,或者威胁,就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他们无意识地与朋友形成敌意、攻击的交往模式。这导致周围同龄人都远离他。
总而言之,家暴倾向越严重的男人,骨子里越自卑。这类男人非常善于伪装,表面上看起来很自信,甚至是优秀的,但骨子里,他们是自卑的。
他们总喜欢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外人,把最压抑的一面埋藏在心底,我们之前讲过,人是有攻击本能的,善良的人选择对内,而“坏”人选择对外,家暴男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殴打别人,就是释放自己,压抑自卑的一个过程。
他们不去正面面对自己的问题,而是通过暴力的形式让别人去承担,这类人说白了还是自私。而妻子作为自己最亲密的人,男人就把真实的“兽”面展现出来了,妻子成为了他的出气筒。
人在极度自卑时,会做出很多疯狂的事情,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反向形成,指的是人在极度自卑后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性格”,比如突然变得非常自信,从以前懦弱突然变得雄心满满。
我们看见那些被渣男伤害的女孩,突然有一天变身大美女去报复这些渣男。家暴男也是同样的心理,由于极度的自卑,他们对这个社会充满仇恨。
这种前兆一般是:总是对人爆粗口,用暴力解决问题,虐待小动物等等。
比如前面谈到的两则新闻:格尼丝·蒂洛普和拉姆被丈夫杀害,他们的丈夫就是出于报复心理,两位女性都是在事业有成,发展越来越好后被丈夫杀害的,他们觉得自己还不如一个女人,感到自尊心受挫,科学家发现,男人具有比女人更强的报复心理,并且,男人趋向于体验体罚,都说女人的嫉妒心可怕,其实男人的嫉妒心也很可怕。在现实生活,大多数男人能够通过冷静的分析,理智的思考抑制报复行为。而有的人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不能自已。
自卑心还会催生可怕的控制欲,有暴力倾向的人,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控制欲极强,这和报复心理类似,它是一种不自信产生的个体无安全感。
正常男人的都有控制欲,比如不准妻子穿太暴露的衣服等一些细节。有家暴倾向的男人则不同,他们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按自己的想象来,一旦偏离他们想象的轨道,就会用极端暴力的倾向来威胁你,让你顺着自己来。
拥有潜在暴力倾向的人,平时都很会伪装,他们看起来和常人无异,也有一定控制力,一旦兽面被拆穿,他们就会不可控制,受伤害的必定是他们的至友或爱人。所以,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及时识别这种有家暴倾向的男人,尽可能保持距离。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泡菜加蛋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ollins, N. L., &Miller, L. C. (1994). Self-disclosure and lik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3), 45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