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课 | 茹志鹃:文学写作的要诀

原标题:这篇三十年后才发现面世的访问记里,有作家茹志鹃文学写作的要诀
近期,香港作家、出版家潘耀明(笔名彦火)著《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本书精选了他与巴金、钱锺书、沈从文等现代文学名家的交往研究文章,同时配以书信、手稿、照片等珍贵资料。这些文章中,作家茹志鹃与他深入交谈的文字曾遗失已久,三十余年后失而复得首次面世,在这篇访问记中,茹志鹃讲述了自己走上写作道路的过程,并透露了写好短篇小说的要诀。

小说家茹志鹃

1978年,王安忆和父亲王啸平、母亲茹志鹃在家中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文坛有一颗闪烁的文化之星——茹志鹃。茹志鹃是闻名遐迩的小说家王安忆的母亲。那个时候,王安忆还未蹿红,所以传媒提到王安忆时,往往称“茹志鹃的女儿”,后来王安忆声名鹊起,青出于蓝胜于蓝,传媒笔下的茹志鹃写成“王安忆的母亲”。

当时茹志鹃写了一个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轰动了中国文坛,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聂华苓读了这篇小说,大为激赏,并于1983年邀请了茹志鹃、王安忆母女到美国爱荷华参加“爱荷华写作计划”。当年王安忆还是作为茹志鹃女儿的名义参加。

笔者也是这届受邀的香港作家,同一届的华人作家之中,还有内陆的吴祖光、台湾地区的陈映真和七等生。

“爱荷华写作计划”活动长达三个月,我们这些华人作家相处融洽无间,茹大姐——我们对她的昵称,对我这个形单影只的香港年轻人,更是多所眷顾。我在这一期间,曾对茹志鹃做了一次深入访问。返港后,根据录音整理了一篇访问记。这篇访问记后来一直找不到。1998年10月7日,茹女士逝世,我曾翻遍了所有抽屉,兀自找不到。

三十二年过去了。最近搬了一次家,赫然在我的一个旧公文包内发现了,喜出望外。原来我当时郑重其事地放在公文包的内层。

后来我把这篇访问细读一次,觉得个中不乏过去不少未所闻见的珍贵资料。

茹志鹃(1925—1998),笔名阿如、初旭等,祖籍浙江杭州市,1925年9月13日生于上海市。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1959,上海文艺出版社)、《静静的产院》(1962,中国青年出版社)、《爱的权利》(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等。

《剪辑错了的故事》荣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好评如潮。聂华苓在一篇题为《中国大陆小说在技巧上的突破——谈剪辑错了的故事》的文章中指出:“它在结构、人物刻画和观点上都是创新的;而且,整篇小说充满了温柔敦厚的讽意和诙谐。”

茹志鹃是内陆具影响力的作家,她擅于从生活中提炼有意义的主题,并加以深化,加上她特有的细腻笔触、巧妙的构思、严谨的结构、鲜明的人物性格,使她的作品充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感染力。

以下是访问记——

彦火(以下简称“彦”):您只念了四年书,怎样从自学走上文学道路的?

茹志鹃(以下简称“茹”):我还是从童年时代谈起。我还未进入过正式的学校念书。七八岁时,生活比较艰苦,开始认识几个字以后,我便很喜欢看书。在书里面我得到另外一个世界。开始的时候什么书都有,很多字我不认识,我就跳过去,我那时大概十岁左右,看《水浒传》《七侠五义》⋯⋯

彦:您这样早培养读书的兴趣,跟您家庭背景有没有关系?

茹:我的父母老早便逝世了,我当时跟我祖母,生活很艰苦,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住,有时跟我祖母到杭州的亲戚家里,有时到上海的亲戚家里,这样不断来回走,一方面是接受亲戚对我们的接济帮助,另一方面找些手工做。由于生活很困苦,我只好在书里找另外一个世界,而忘记我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忧虑。我自小就得为家里的柴米油盐发愁。我是这样开始接近文学的。到我稍为长大一点,大概十二岁的时候,接触到《红楼梦》,我曾经有篇文章讲到我在杭州住的那个地方,题目是《紫阳山下看红楼》,这个大杂院各式人等都有,都是很底层的一些人,做火柴匣子的,也有失业的。有个米业的老先生,古文底子很好,字也写得很漂亮。我们这个大杂院里,就只他的女儿能上小学。别的青年,譬如做鞋底的,就没有机会上学。这个能上学的女孩子很骄傲,我就感到她很自以为了不起。但是我心里面也很不服气,上学念书有什么大不了,念书嘛,不就是念,我在家里也可以念,我读《红楼梦》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一本教科书来念,把《红楼梦》里的诗词都背熟,背的时候我不一定理解它,但背了后我在生活中逐渐慢慢地了解。

彦:您曾进过孤儿院,是吗?

茹:十三岁时祖母死掉以后,我因为没有家,只有一个哥哥,后来哥哥自己也没办法生活,把我送到上海一个基督教办的孤儿院。我记得我进孤儿院的时候,我什么财产也没有,我只带了一本书。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带的书是《爱的教育》,这本书对我也起很大的影响。我念《爱的教育》的时候,读了就哭,我没有机会进学校念书,我就自己读,我自己写毛笔字,背这些书,到现在有些我还记得,这是我在孤儿院的情况,说明我当时已十分喜爱文学。

从孤儿院跑出来

茹志鹃是靠刻苦自学而幡然成为大家的。以下是关于茹志鹃的自学和踏上作家之路的答问——

彦:您不是念了四年书吗?

茹:我后来去念四年书是这样的,大概在我十岁时,读过一年小学——非常巧的,我就住在小学校的楼上,那个小学是当时上海文联主席钟望阳办的。他当时是地下党,在那里办普及小学,他办这个小学是作为一个掩护,我因住在他们楼上,就到他们学校去念书,我念了一年,后来就没有办法念了,后来从孤儿院出来以后,到上海去补习学校念一年,我念的是语文、会计、珠算。

彦:您在孤儿院待了多久?

茹:我在孤儿院大概半年左右。

彦:您怎样出来的?

茹:我懂得一句话:不自由,毋宁死。因为在孤儿院,我最受不了的是不准我看书。孤儿院上半天课,教《圣经》,另外半天做工——女红、缝纫。几十个孤儿住在一个房子里,不让你出去,我最不习惯,便自己跑出来。

彦:为什么又到上海妇女补习学校念书?

茹:第一,它不像普通学校那样收费,它是根据你要学什么而选科,只象征式交点学费;第二,可以住。我从孤儿院出来没地方住,哥哥给我一点钱,在妇女补习学校念了一年。哥哥自己的收入很有限,后来我又到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念《圣经》,那个学校也可以住,供应伙食。但念的书是《圣经》,念了一年正好太平洋事件,美国人离开了,那个学校就没有了。没有书念以后,我约哥哥到了浙江天目山武康现代中学念了一年。那时候年纪比较大,我想我无论如何要有个毕业文凭,我就插班,考初三,直到初中毕业。我前后是这样念了四年书,混到了一张初中毕业文凭。混到文凭以后,到上海,住在我哥哥的爱人家里。我开始教小学,教了半年,我就离开上海,到了苏东文工团以后,这才是我真正爱好文艺的开始,有戏剧、音乐。

1986年彦火到上海探望茹志鹃,摄于她在上海愚园路内一条小弄的家

彦:您最初接触的新文学作家是谁?

茹:最初接触的是鲁迅,另外还有解放区的作家。到了1945年,我集中念了些俄罗斯的文学,还有19世纪的外国作品,如罗曼·罗兰、托尔斯泰、契诃夫、屠格涅夫等的作品。

彦:您什么时候开始创作?

茹:我很早便练习自己写诗、写笔记。我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我只是自己觉得写出来心里很高兴。到淮海战役前,文工团的分工比较细,除演出之外,成立了创作组,把我分派在创作组里面。我开始写广场歌舞剧,写快板,什么都写。淮海战役之后,我们演了正规的话剧。我是创作组的组长,深入到徐州去,徐州的火车站很大,我去待了很久,我写了几个话剧如《八○○机车出洞》等,主要是歌颂工人阶级的。

彦:您正式发表的处女作是什么?

茹:我正式发表作品应该是参加革命以前。我不是做了半年小学教师吗?在做小学教师时,写过一篇题目叫《新生》的散文,大约一千多字,投给报馆,它发表的时候,我已离开上海,后来才知道它发表了。然后到了解放区,我又在苏东报上写稿,先是写了一篇散文,题目我忘掉了,内容写国民党地区学生的苦恼。然后第三篇是《八○○机车出洞》话剧本。这个话剧是集体创作的,但是由我执笔。

拼了命创作

茹志鹃的童年、青少年人生道路都是坎坷、崎岖的,她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创作,套她的话是“拼了命”。

她的真正创作生涯是在她踏入天命之年(五十岁)才开始。她的创作道路也不是一马平川的——

彦:您比较大量地创作是什么时候?

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就比较快尝试话剧以外的其他写作形式,如小说创作,我是在1949年、1950年间写第一篇小说,是在上海《文汇报》连载,题目名是《何栋梁与金凤》,写一个护士爱上了战斗英雄的故事。一个护士爱上了一个受伤的战斗英雄,这个战斗英雄伤好了,需要重返前线,当时他心里非常矛盾,一方面很舍不得她,一方面是前方在召唤,重返前线以后,可能有伤亡;另一方面,护士爱他的正好是他的勇敢。所以他非常矛盾。当时我觉得有点小资产情调,一直没有把它收编进单行本,将来有机会我会把它收进去。

彦:《百合花》应是您的成名作吧?茅盾很是赏识。听说这部作品的发表经过很多周折。

茹:主要是茅盾先生提过它。《百合花》我先寄到《解放军文艺》,被退稿;寄到《长江文艺》,又被退稿;后来又转送去《延河》,终于发表了。从《百合花》之后,我自己也拼了命,除了自己有了信心外,一方面因感激茅盾的推荐和鼓励。

写好短篇小说的要诀

虽然茹志鹃早年曾参加过革命,写过不少革命题材作品,但作品中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加上清新细腻的文字,往往令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晚年她仍创作不辍,以自己的经历写了长篇《她从那条路上来》。

彦:您后来写《儿女情》?

茹:这个我是听说来的。比如说爱子心切,孩子希望他成龙,这里面也有我自己在内。革命是我们入城之后,子女都是背包袱。结婚之后,有了孩子,到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孩子长大了,他们承认你这父母是一个高峰。过去这问题不存在,过去还未结婚。

彦:除了这些作品,听说您还在写一个中篇《她从那条路上来》。

茹:中篇已经发表了,在《收获》发表,十一万字。

中篇《她从那条路上来》茹志鹃  1982年第4期(盛毓安  插图)2

彦:这个小说在气魄各方面是不是比其他小说要大?

茹:这是我的第一个中篇,在掌握节奏上进行得比较慢,它有短篇的特点,因为里面牵涉到几个不同的问题,分开来都可以成为短篇。写的是20年代、30年代的妇女。我计划里还有续篇,希望续篇里能改进一点,节奏放快一些。这些东西不写出来我感到很遗憾。绝大部分是我自己的经历。正编写我童年到少年一部分,也即是已发表了的那一部分,现在我正在写青年部分,第三部分是参加了解放军以后。

彦:如果写完,规模很大吧?

茹:写完之后是三四十万字。(茹志鹃的《她从那条路上来》原计划写三部。茹志鹃只写了第一部,1998年逝世前并未写完。后来由她女儿王安忆根据其遗稿及大纲整理、编选,并按其大纲,实地拍摄照片,完成了乃母的心愿。)

彦:您是不是可以讲讲您的创作体验、感受,在创作小说方面,您觉得要具备什么条件?

茹:第一,我所写的东西是人们所接触的生活,共见的生活,但我写出来,终归要给别人看见更深入一点的生活,没有这一点的话,读者是不会愿意看。因为你也看见,我也看见,我为什么非看你不可,我一定要给人家比生活更深一点的东西。第二,我非常注意小说的开头,因为小说开头,是很紧要的关头,读者拿上你的小说,如不让他扔下来,一个主要关键是决定于作品的开头。读者为什么要看你的东西。从艺术上,要提出从矛盾设置悬疑,要有所表现。第三,是把故事从繁杂化到单纯,因为故事越是繁杂,越难写成短篇。我觉得短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长篇难写,把很复杂的故事揉到很单纯、意义很深刻,也是一部小说成功必备的条件。

彦:您在创作中是否比较重视思想性的东西?

茹:这点是很重要的。为什么读者喜欢看你的作品而不直接去看生活呢?因为你的作品有思想的深刻性,除非你写爱情小说、武侠小说。一般严肃的文学家,给人家一点思索的东西,非要这样不可。我过去读的书——我认为好的书,一是在阅读当中能对我有所启发,给我一些我没有想到的东西。读者阅读后,对一些东西有新的认识,这才是好的小说。

彦:今天内陆年轻作家与老一辈作家有很大不同,前者不大考虑给读者以教育性、启发性,他们更多的是忠实反映生活,越真实越好。

茹:我觉得他们忠实生活,写好这一个生活,或者那一个具体生活,就会产生社会效果。茅盾评我的作品,他认为我小说里面的正面人物,恰恰不是莲花座的人(彦火按:意指观音菩萨),应该是说文学的目的不在于教训人,只是让你看了以后,使你有所得。

彦:那要不要考虑社会效果?

茹:我认为在文学方面,情况比较复杂。有很多人从旧社会过来,出污泥而不染,在30年代上海这个地方,是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在香港这种社会,能保持这种理想就比较难能可贵,但这种可贵的东西,是存在的。

彦:中国近百年来,除了“五四”后,产生过一批重要的新文学作家,逾半世纪,好像还没有出现像“五四”那么重要的作家,您觉得问题在哪里?

茹:对当今的中国作家,我是存在一些希望的。这个还是有些依据,从青年作家来看,我觉得重要作家可能在这批人中产生,有些正在冒出头来。从学术上来分析,我们30年代一批老作家,他们又是作家又是学者。而我们这一代不一样,我们是作家,但我们不是学者。因为环境的关系,我们青年时代是在战火中度过,所以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当中,学者很少。而我们年轻的人当中,他们可以弥补我们这方面的不足,例如像张承志这样的作家,已经开始露出锋芒,将来的发展不可预料。他是个学者,搞地质的。像有一些年轻人,他们还有时间,还来得及,可以去读书。他们读书的条件和环境比我们那个年代好。如张承志、史铁生,他们年纪比较小,要补上这一课总不难,而他们正在补。国内也提供很多条件给他们,他们还比较有希望,既是作家,又可以成为学者。

这篇访问记是1983年秋季在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大学参加“国际写作计划”期间做的,尘封三十余年后,终于可以披载,借此遥祭把一生献给文学事业的可敬可爱的茹大姐!

节选自潘耀明《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作家出版社 2021年6月版)

(0)

相关推荐

  • 大堡荐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七夕 <牡丹亭>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可是爱情究竟是什么呢? 是青梅竹马.朦胧酸涩的初恋吗?就像<青梅竹马>中的信如和美登利一样? 是默默奉献.温 ...

  • 图说大连19:王安忆,京东文学百万大奖得主曾在南山做文学讲座

    2018年,王安忆再度火了文坛: 5月20日,"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在大连君悦酒店颁奖,<向西,向西,向南>获中篇小说奖: 5月31日,第二届京东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京举 ...

  •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向您们拜年!

    各位领导,作家,同事,文朋诗友:大家好!    每逢佳节倍思亲,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当我站在辞旧迎新的时代列车上,回眸过去,展望未来!怎么会忘记您们对我的文学事业上支持和信任!让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 现代作家丢失稿件的幸与不幸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杨青 香港著名作家.编辑家.出版家.文学活动家潘耀明的<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名家手迹背后的故事],被誉为一不小心收藏了现代文学"半壁江山".书 ...

  • 文学课 | 沈从文:写作的秘诀

    给一个读者 沈从文 1 "真真的秘诀是多读多做." 你问关于写小说的书,什么书店什么人作的较好.我看过这样书八本,从那些书上明白一件事,就是:凡编著那类书籍出版的人,肯定他自己绝不 ...

  • 文学课 | 王安忆:小说写作能不能教与学?

    作家王安忆 著名作家.复旦大学教授王安忆的讲稿集<小说六讲>,世纪文景出版. <小说六讲>整理自王安忆在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担任短期客座期间的六堂公开课实录.在这六堂课上, ...

  • 茹志鹃《百合花》教学反思

    茹志鹃《百合花》教学反思

  • 茹志鹃《粮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题)

    文学作品阅读(16分) 粮食 茹志鹃 一九四七年的冬天刚开始,就给穷人来了个下马威,冻得舌头都僵了.这里敌我双方正值"拉锯"状态,土地改革还没开始.老寿仍裹着他那件破棉袄,腰里扎了 ...

  • 百合花(茹志鹃)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 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 ...

  • 读茹志鹃的《百合花》

    马岩,某中学高级教师,爱读书,偶尔写些文字. 永植于心头的百合 --读茹志鹃的<百合花> 文/马岩 小百合花呀,长在南方. 小百合花呀,开在田野上. 啊,阵阵轻风送花香, 朵朵洁白胜雪霜. ...

  • 茹志鹃培养王安忆

    <王安忆研究资料>出版,里面收了茹志鹃一篇文章:<从王安忆说起>.文章写于上世纪80年代初,却没有发表过,是今年王安忆从母亲的遗稿中发现,交给我的. 文章主要是回答经常遇到的一 ...

  • 茹志鹃《百合花》课文原文

    茹志鹃<百合花>课文原文 说明:此处收录本文,仅作学习参考之用,如有错漏之处,请在评论中指出,我们会及时更正.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 ...

  • 写作课丨余华:文学中的现实

    文学中的现实 余华 什么是文学中的现实?我要说的不是一列火车从窗前经过,不是某一个人在河边散步,不是秋天来了树叶就掉了,当然这样的情景时常出现在文学的叙述里,问题是我们是否记住了这些情景?当火车经过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