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是什么人物?
受《三国演义》影响,我们对三国人物的认识更多集中在了诸如五虎上将、五子良将这样的“猛将”,亦或是诸葛亮、郭嘉这样的“谋士”。但是演义毕竟不完全等同真实历史,法正是一位在真实历史上起到很大作用的人物,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法正的戏份可谓少之又少,只能退居“二三线人物”。
法正一身的功绩主要在于:帮助刘备入蜀、稳定益州局势、夺取汉中。
助备入蜀
法正(176-220),字孝直,善于奇谋。早年投奔割据益州的刘璋,但是刘璋不会识才用人,胸无大志,所以法正不受重用。当时同在益州刘璋麾下的别驾张松也深感在刘璋手下无法发挥才能,两人“同时天涯沦落人”,因而交好。208年,张松出访曹操,在受曹操蔑视后回到益州劝刘璋交好当时驻兵荆州的刘备,并让法正出使。在见到刘备之后,法正深感刘备才能万倍于刘璋,于是与张松商议以刘备为主。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说曹操将要征讨在汉中的张鲁,因此惧怕曹操得汉中后兼并益州。张松趁机劝刘璋迎接刘备入蜀,让他讨伐张鲁,法正被任命为使者。但法正见到刘备后即刻向刘备献策:以张松为内应,率军入蜀,占据益州。由此,法正、张松里应外合,协助刘备占领益州,准备凭借天府之国的险阻成就大业。
稳定局势
刘备占据益州后,因其外来身份,当地士族颇不待见。为了联合益州本土的豪门大族,刘备的手下都劝他迎娶刘璋旧将吴壹的妹妹,但吴氏是刘璋已故兄长刘瑁的遗孀,刘备碍于自己与刘瑁同族,害怕这么做有违礼法。法正进谏仅用一句话:“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于子圉乎?”刘备便纳吴氏为夫人,由此初步安抚了益州豪强。除此之外,法正参与制定《蜀科》,进一步稳定益州局势。
汉中之战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见曹操收服张鲁后,却未继续进攻益州,而是留下夏侯渊、张郃驻守汉中,便进言刘备进攻汉中。对于汉中的战略意义,法正说得很明白:上可讨国贼,尊崇汉室;中可并雍、凉二州,开拓国境;下可固要害。刘备遂接受法正进言,进攻汉中。
夏侯渊以为张郃处境危险,便急忙将精兵调拨一半支援张郃,自己继续固守南线。但刘备在法正授意下派兵偷袭走马谷,放火烧毁了曹军阵前诸多防卫工事,夏侯渊不知是计,亲自率四百军士出营修补。此时,法正看准时机,见夏侯渊中计,让刘备发起总攻。刘备于是命黄忠居高临下从后方擂鼓突袭,夏侯渊猝不及被黄忠斩杀,曹军大败。刘备从此占据了汉中之战的主动权。不久,曹操亲征,听闻是法正献计取汉中,因而感慨不已叹道:“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
相关典故
法正虽善奇谋,颇有才干,深得刘备信赖宠爱。汉中之战时,法正某此同刘备一起在前线。当时刘备军暂处下风,刘备大怒而不撤退。当时箭如雨下,法正见状便挡在刘备面前,刘备大惊道:“孝直避箭!”法正回道:“连明公也冒着箭雨,何况我法正呢?”刘备只好下令撤退。
但毕竟人无完人,法正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他在得势之后,曾经对他有过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他有过小矛盾的人都加以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当时的人向诸葛亮举报法正,但诸葛亮也奈何不了他。
可惜法正天不假年,仅四十五岁即去世,刘备为之痛哭五日,法正甚至还成了刘备生前唯一一个有谥号的季汉大臣。刘备在彝陵之战失败后,诸葛亮还叹息:“若法正在,就能劝住主上不要东征;即便东征,也不会输的这样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