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女子史湘云

文/归途如虹

史湘云是《红楼梦》里一个性格非常有特点的姑娘。童年的不幸命运并没有在她的心灵深处留下多少创伤。叔叔婶婶对她的刻薄与制约也并没有让她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的人。相反,史湘云突破了自己的客观环境,成长为一个敢做敢为,性格豪迈的姑娘。

史湘云是《红楼梦》里一个具有“假小子”一般性格的人。她很好地在维护主流价值观与保持个性自由之间寻求到了一种平衡。她可以劝对仕途经济道路不屑一顾的贾宝玉去和那些官场中人来往,并且对贾宝玉成日家在女儿堆里厮混的行为提出质疑。《红楼梦》里对贾宝玉言谈举止不满的人有不少,敢于当着贾宝玉面对他进行指责的同辈则不多,史湘云是其中一个。史湘云宁愿让贾宝玉对她甩脸子,也要让贾宝玉改进,单凭这一点,就说明她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意识,有大局观念的人。

《红楼梦》里对林黛玉性格有所不满的人也不少,但是除了史湘云之外没有人当着贾宝玉对林黛玉加以指责。史湘云就能够在贾宝玉面前说出,“这些没紧要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不少人都看在眼里,但是大家都不明说。只有这个心直口快的史湘云会在贾宝玉面前挑明这一点。

《红楼梦》里有好几个人说史湘云话多,嘴太直。袭人就对她这样说过,“云姑娘,你如今大了,越发心直口嘴快了”。薛宝钗也说过,“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连平日里斯文懦弱,从不挑剔别人的贾迎春都说,“淘气也罢了,我就嫌他爱说话”。可见,史湘云这张口无遮拦的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袭人等人说史湘云嘴太直也是好心。她们是担心史湘云因为性格过于直率而得罪人。比如史湘云好心提醒薛宝琴,“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史湘云这样说的确是仗义执言,但是也有可能因此得罪太太屋里那些有坏心眼儿的人。而且,史湘云这样说,相当于挑明了贾府内部充满勾心斗角,太太屋子里有不少小人。还有一点,她表面上是把王夫人排除在外,实际上却暗示出王夫人不善于调教身边的人,甚至不善于团结身边的人,以至于太太屋里有许多使坏心眼儿的人。或者说是王夫人不善于恩威并施,在管理上有纰漏,会让刚来的客人吃亏。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史湘云的心直口快一方面体现出她的正义感,另一方面也让她容易得罪小人。有一次,她在得知邢岫烟的遭遇之后就想要去为邢岫烟打抱不平,被薛宝钗劝住了,还被林黛玉奚落为“荆轲聂政”,“真真好笑”。在林黛玉看来,身为女子的史湘云是很难真正去主持正义的。

史湘云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性格其实和她的生存环境有关。她从小就父母双亡,寄养在叔叔婶婶家。她不像林黛玉,是贾母的“心肝儿肉”,是一个宠儿。她叔叔婶婶对她并不是很好。史湘云并没有因此抱怨什么,但是别人也可以感受到她内心的小小委屈。袭人就说,“他比不得你们自在,家里又作不得主儿”。薛宝钗也说,“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

作为一个千金小姐,在家里还必须像一个丫鬟那样做针线活到三更半夜,这种委屈不是一般人能够接受的,史湘云却承受了下来。她不仅承受了下来,还在可能的情况下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我们可以这样说,史湘云之所以会对邢岫烟这样被亲戚刻薄的人如此同情,会忍不住要去替她讨回公道,就是因为她看惯了叔叔婶婶的脸色,知道这是什么滋味。因此,她可以将心比心地替无依无靠的邢岫烟考虑。她不希望邢岫烟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

史湘云的这种性格像极了宋代两位敢于挑战皇权的士大夫:苏轼和陆游。史湘云传承了他们身上那种敢说真话,敢于承担,不惧代价的精神。

苏轼敢于在神宗皇帝热衷于变法图强的时候指出要解决北宋“积贫积弱”的困境,不能依靠变法这种过于强烈的手段,而且新法在没有接受论证以及深入讨论的情况下就贸然实施,只会给老百姓带来麻烦。因此,苏轼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被排挤出了朝廷中央,几次被贬谪到偏远的地区,甚至被贬谪到当时的蛮荒之地海南儋州。当旧党得到宠信,要全面废除新法的时候,苏轼又觉得应该保留新法当中合理的部分。在北宋朝廷云谲波诡的政治风云中,苏轼每次都是被打击的那一个。尽管如此,他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面折廷争而后悔过。

陆游就更有勇气了。在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君主和群臣文恬武嬉,不思进取的情况下,他敢于提出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主张,多次上书言事。为此,他也是几次遭受政敌的迫害。“终陆游一生,得意时期加起来不足6年,而遭受的打击却达八次之多。正是这么多打击,造就了陆游的爱国思想和人格力量(出自《绍兴传》)”。

巧的是,史湘云、苏轼和陆游都和海棠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史湘云与海棠花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只恐夜深花睡去”这句诗上。这句诗出自苏轼的名作《海棠》。全诗如下:“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诗把海棠花比作风姿绰约的美人,显得情趣盎然,读起来颇有意蕴。《红楼梦》之所以借海棠花把史湘云和苏轼联系起来,不仅是为了体现湘云醉卧的风雅浪漫,也是为了体现史湘云如苏轼一般具有宽广的心胸,具有高远的情怀。

而陆游描写海棠的诗就更多了,光是题目是《海棠》的就至少有五首,其余的,比如《海棠歌》、《海棠图》、《张园海棠》就更多了。其中有一首很有特色。

“谁道名花独故宫,东城盛丽足争雄。横陈锦障阑干外,尽吸红云酒盏中。贪看不辞持夜烛,倚狂直欲擅春风。拾遗旧咏悲零落,瘦损腰围拟未工”。

这首诗借对海棠花的赞美展现出诗人狂傲不羁的形象,也咏叹了前贤杜甫的悲惨遭遇。更有趣的地方在于,这首诗中的“贪看不辞持夜烛”明显是化用了苏轼的名句“故烧高烛照红妆”。

陆游是南宋朝廷里少有的敢于正面和金兵抗击的文臣。他也借自己的诗《书愤》、《关山月》等表达出自己的一腔悲愤,怒斥南宋朝廷对边患的轻视和苟且偷安的姿态。

陆游本人对苏轼也是十分崇敬的。他本人在自己的诗集和文集当中就多次提及这一点。比如“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忠臣烈士所当取法也”。

从苏轼、陆游到史湘云,他们三人尽管所处时代不同,但是都体现出一种英风豪气。这种英风豪气如果盛放的海棠花一样璀璨夺目。而且海棠花是群花,从来不会孤独地盛开,让人觉得十分温暖。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就对西花厅里的海棠花情有独钟。

海棠花娇美艳丽的形象如同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那样,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美好,更加珍惜生命当中的每一刻。所以说,曹雪芹把苏轼和陆游都钟爱的海棠花和史湘云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