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方“立效散”(八十三首)
千古名方“立效散”(八十三首)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立效散
处方:山栀子(去皮、炒)半两,瞿麦穗一两,甘草(炙)三分。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下焦结热,小便黄赤,淋闭疼痛,或有血出,及大小便俱出血者,亦
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至七钱,水一碗,入连须葱根七个,灯心五十茎,生姜五、七
片,同煎至七分,时时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立效散
处方:山栀子(去皮炒)15 克,瞿麦穗 30 克,甘草(炙)22 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下焦结热,小便黄赤,淋闭疼痛,或有血出,及大小便俱出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 15~22 克,用水 250 毫升,入连须葱根 7 个,灯心 50 茎,生姜
5~7 片,同煎至 175 毫升,时时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世医得效方》卷六:立效散
处方:罂粟壳 180 克(去蒂、萼、瓤,蜜炒赤),当归 30 克,芍药、石榴皮、地
榆各 60 克,甘草 30 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涩肠止泻,养血和营。治下痢赤白,日夜无度,里急后重,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 9 克,用水 150 毫升同煎,温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六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立效散
处方:蒲黄、生地黄、生甘草、赤茯苓(去皮)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小儿溺血。
用法用量:用水煎,入发灰调匀,空腹时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摄生众妙方》卷七:立效散
处方:牙消 0.03 克,雄黄 0.015 克,麝香 0.015 克。
制法:上药研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治闪挫腰疼,不能屈伸者。
用法用量:以少许点入眼中,令人扶患者,周围行数次,腰痛如失。如未效,再点
再行,疼止为度。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七
《鲁府禁方》卷四:立效散
处方:雄黄、香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细。
功能主治:治破伤风。
用法用量::黄酒浓煎服之。如牙关紧闭者,灌之即活。
摘录《鲁府禁方》卷四
《济阴纲目》卷二:立效散
处方:香附(炒)90 克,当归 30 克,赤芍、良姜、五灵脂各 15 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崩,脐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 9 克,用酒 150 毫升,童便少许,同煎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二
《圣济总录》卷十六:立效散
处方:地龙(去土,炒,为末)30 克,麝香少许(研)。
制法:上二味,再同研匀。
功能主治:治偏头痛。
用法用量:每次用 1.5 克,掺纸上作纸捻,于灯上烧,随痛左右熏鼻。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普济方》卷一八八引《十便良方》:立效散
处方:伏龙肝 60 克。
功能主治:治吐血及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上药用新汲水 350 毫升,淘取汁,入蜜 20 毫升,搅匀服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八引《十便良方》
《普济方》卷一九○引《十便良方》:立效散
处方:熟艾 3 克,牛皮胶 30 克(炙黄燥)。
功能主治:治大衄。
用法用量:上用豉汁 350 毫升,入药同煎至 245 毫升,去滓,不计时候,分二次
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引《十便良方》
《兰室秘藏》卷中:立效散
处方:细辛 0.6 克,炙甘草 0.9 克,升麻 2.1 克,防风 3 克,草龙胆(酒洗)12
克。
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牙痛不可忍,及头脑项背痛,微恶寒饮,大恶热饮,小便滑数者。
用法用量:用水 150 毫升,煎至 100 毫升,去滓,以匙抄在口中,煠痛处,待少
时则止。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兰室秘藏》卷中:立效散
处方:当归、莲花心、白绵子、红花、茅花各 30 克。
制法:上锉如豆大,白纸裹定,泥固,炭火烧灰存性,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崩不止。
用法用量:每次 3~5 克,温开水调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重订严氏济生方》:立效散
处方:真陈橘皮(灯上烧黑,为末)3 克,麝香少许(别研)。
制法:上二味,和匀。
功能主治:治聤耳底耳,有脓不止。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先用绵蘸耳内,脓净上药。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朱氏集验方》卷九引黎居士方:立效散
处方:槟榔(火煅)。
制法:为末。
功能主治:治口吻边生疮,浸淫不愈。
用法用量:入轻粉,敷疮上。立愈。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引黎居士方
《朱氏集验方》卷九:立效散
处方:白矾 30 克,生姜 90 克(切片,同白矾炒干),荜茇 30 克(焙干)。
制法:上药加盐少许,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牙疼。
用法用量:掺牙痛处。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保婴撮要》卷十一:立效散
处方:定粉末 1 两,松香末 1 两,黄柏末 1 两,黄连末 1 两,枯矾末 1 两。
制法:上药各为末,用清油烛油调搽。
功能主治:胎毒疮疥,鬓疮耳疮,及一切疮疥、黄水粘疮。
用法用量:外搽。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一
《古今医鉴》卷十四:立效散
处方:黄丹(水飞)、枯矾、京枣(连核烧存性)。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走马牙疳。
用法用量:敷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四
《疡医大全》卷十三:立效散
处方:蛇退(火烧存性)(一方加冰片)。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耳内忽作大痛,如有虫在内奔走,殊痛,或出血,或出水,或干痛,不
可忍者。
用法用量:鹅管吹入耳内。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三
《仙拈集》卷一:立效散
处方:当归、桂心、玄胡、天麻各等分
功能主治: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仙拈集》卷一
《仙拈集》卷一:立效散
处方:木香 3 钱,胆矾 1 钱,麝香 1 分。
功能主治:风痰危急,汤水不下。
用法用量:葱汁调灌。即苏。
摘录《仙拈集》卷一
《金鉴》卷四十九:立效散
处方:栝楼,乳香,没药,当归,甘草,皂角刺。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吹乳结核不散。
用法用量:酒调服。脓成者溃,未成者消。
摘录《金鉴》卷四十九
《惠直堂方》卷二:立效散
处方:羊踯躅花 5 分,鹅不食草 1 两,苏州薄荷 5 分,风化消 5 分,青黛 1 钱,
细辛 1 钱,白芷 1 钱,黄连 3 分,荆芥 5 分,石膏(煅)1 钱,当归 1 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风火热毒,羞明多泪,疼痛难开,并左右头风。
用法用量:先吸冷水 1 口,后吹入药末,左患吹左鼻孔,右患吹右鼻孔,1 日 2~3
次。打嚏而愈。
摘录《惠直堂方》卷二
《嵩崖尊生》卷十:立效散
处方:当归 5 钱,生地 3 钱,茯苓 3 钱,木通 3 钱,故纸(盐炒)2 钱,枸杞 4 钱,
鹿茸(炙)5 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痛风,浑身筋骨痛。
用法用量:作 4 服,酒调下。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
《幼科折衷》卷下:立效散
处方:赤小豆、赤芍药、枳壳、风化硝、商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坐阴润之地,感风湿,以致阴茎缩入,阴囊光肿不痛。
用法用量:敷之,仍以五芩散加车前子、薏苡仁煎服。
摘录《幼科折衷》卷下
《寿世保元》卷七:立效散
处方:白芷、贝母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吹乳。
用法用量:每服 2 钱,好酒调服。若无乳行,加漏芦酒煎,调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七
《普济方》卷三〇六:立效散
处方:饿老鹰胆 1 个。
功能主治:疯狗咬伤。
用法用量:温酒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
《保婴撮要》卷十八:立效散
处方:大黄、黄柏、山栀、寒水石(煅)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胎毒疮疥未破者,及风疹痛。
用法用量:用清油烛调搽。若破而脓水淋漓,用当归膏。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八
《准绳·疡医》卷五:立效散
处方:水滚子又名溪枫根、水杨柳(多)。淡茶栎根(中)、晚祥西根(少)。
功能主治:马(疒其)。
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或合六马散亦效。
摘录《准绳·疡医》卷五
《普济方》卷三三○引《经验良方》:立效散
处方:晚蚕沙(醋浸 1 宿,焙干称)1 两,当归(酒浸,焙干)1 两,女子头发(焙
焦)1 两,乌龙尾(即久尘灰,生姜自然汁浸,焙干。)1 两,旧棕叶(烧存性)2 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崩,及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 2 钱,热酒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引《经验良方》
《喉科紫珍集》卷下:立效散
处方:诃子肉、文蛤、枯矾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唇紧疮,喉痛。
用法用量:搽贴唇上。
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下
《医统》卷六十五:立效散
处方:白矾(为末)5 分,净朴消(为末)5 分。
功能主治:开喉。主喉痹,卒不能言,水浆不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