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川菜名店,绵阳“菜羹香”豆花饭

菜羹香,是上世纪四川绵阳的著名饭馆,创建于民国初年,以四川豆花饭和川味素食小菜招徕顾客,后几经搬迁扩建,发展为荤素兼营、品种繁多、风味突出的特色饭店。五十年代,朱德在此就餐后曾对其地道的豆花、川菜给予褒奖。

四川豆花

菜羹香原名夏家素饭馆,1914年由绵阳城关人夏超元创办,初设小西门长兴街(今安昌路一带),一间铺面五六张桌子,一家三代四口人经营,另雇得几个帮工打理杂务、鸣堂喊菜。当时的品种有豆花、干饭、甜浆稀饭、五香油茶、花生米、麻辣豆腐干、红豆汤以及各种素菜。

饭馆规模虽不大,但菜食物美价廉,街坊邻里皆喜食之。1930年,川军二十九军副军长孙震、绵竹知事马祖援主持修建川西北第一公园(今人民公园),选址小西门外安昌河北岸的护桥寺一片,次年建成后即成绵阳一胜景,公园周边行人渐盛,饭馆生意也日益兴隆。

1945年川西北第一公园广场留影

该店招牌菜是过江豆花,用优质黄豆以卤水点制,细嫩无渣,绵扎爽口。所谓过江,即用味碟蘸食菜肴,形容筷子挑起豆花放入味碟,再进口下肚的过程,行话又称过桥(如有名的过桥抄手即是独有的蘸食抄手)。豆花可下饭单食,又可上席佐酒,最为食客喜爱。

花色缤纷的各种素菜小菜,是夏家素饭馆的另一大绝活,当季新鲜时蔬是主打,辅以泡菜和各种腌菜,精致小巧,乡风浓郁。菜品数量惊人,光是时常保持供应的就有七八十个品种,最多时竟达百余种,这个阵仗即使放到今天餐饮市场与同类餐馆相比,亦能让人刮目相看。

凉拌三丝

夏老板做的饭食也颇具特色,在店门口支起锅炉煮饭,“亮”给客伙看,是为亮锅饭。上等大米淘净下锅,加水淹过米面一平掌厚,旺火煮开改用小火续焖,水干饭熟后换至暗火保温,热和滋润,随到随吃。而甜浆稀饭则由石磨细推、罗筛慢滤的花生浆煮出,白净如奶,香甜适口,同样畅销。

风味十足的豆花饭菜,跟夏家人的严格选材和精工细作密不可分。在用料方面,黄豆、花生米均须筛选颗粒饱满、大小均匀者,凉拌茄子定要去皮,炝拌莴笋只用菜芯,川人最看重的调料,则皆是川西北优质土产,非用中坝豆油、潼川豆豉、安县花荄醋不可。

麻辣豆腐干

成菜讲究刀工,凉菜丝子根根四棱上线,务必粗细一致,筷子头厚的豆腐干片作十二层,切得又细又长,连同行也叹为观止。其余块、片、条、丁均要求出品到位,不仅要注重色形搭配,且诸多加工程序概不能免,恪守耐烦把细。因此,尽管品种繁多,但终能保质保量。

1947年,夏家素饭馆正式更名菜羹香,名噪一时,广获官吏豪绅、文人墨客、往来客商和庶民百姓各界追捧,常常座无虚席。碰到打拥堂时,顾客就到对门茶馆候座,就连袍哥舵爷也要派人预定。

鱼香胡豆

六年后修宝成铁路时,夏超元之子夏茂禄已承业主理厨事,随着各处来人增多,饭店应时增加了色香味俱佳的凉拌白肉、川味香肠等荤菜品种,改善了部分服务环节,尤其是饭后为客人端上一碗红白茶的举措备受好评,生意自然愈发兴盛。

1957年是菜羹香的高光时刻。是年3月中旬,朱德到绵阳、江油等地视察,指导当地各业规划。节约土地,保护农耕,减少重复投资,集中成片开展工业建设的方案便是当时在西山上敲定的,后来才有了跃进路上一字排开的四厂两院。

1957年朱德视察绵阳留影

到绵翌日中午,朱德视察完绵阳缫丝厂,便在李井泉等人的陪同下来到菜羹香吃午饭,在品尝过豆花饭、豆腐干、红萝卜卷拌花生米等各种小菜后,朱德对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川菜赞赏有加。

此后十余年间,菜羹香因绵阳城区道路改造,历经两次搬迁来到解放街红星楼附近,期间由于原料货源断续,曾开发过红苕食品,增加了红锅炒菜,又在特殊时期被改名为永红食堂,原有特色受到影响。

90年代临园口,下为菜羹香

改革开放后,菜羹香恢复店名与经营风格,1985年从解放街搬至涪城路临园口涪城饭店处,扩大经营面积,增加人员和菜品数量,兼营零餐和筵席,成为可同时举办数百人宴会的大中型饭店。有三级以上烹调师、面点师、服务师十余人,名菜点有过江豆花、鲜熘鱼片、鱼香胡豆、眉毛酥、豆沙饼等品种。后因城市建设消失。

早年的菜羹香,作为一家没有山珍海味、名贵大菜的家常饭馆,能以小见大,用豆花小菜满足大众口腹之欲,在保持特色的同时推陈出新顺应市场需要。更可贵的是,能守住不怕麻烦和严苛细致这两条易说难做的传统原则,就凭这一点,菜羹香足以成为绵阳餐饮史上值得纪念的川菜名店。

90年代临园口涪城饭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