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云南乡村,刚到上海不敢开口说话” | 咨询案例:大学新生适应问题
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我们总是有低估他人负面情绪的倾向。
其实说白了,我们总认为别人春风得意,而彻底倒霉,连喝凉水都塞牙缝的那个蛋儿总是自己。
这是因为我们过度关注自身负面信息造成的,而且在人际交往中,一般人们会戴着快乐的面具刻意掩饰伤悲。其实,很多人真的没有你看到的那么快乐、风光,你造吗?
小瑾第一次坐在咨询室里的时候,双手紧抓着放在腿上的书包,眼神迟疑。她告诉我她心情很坏。她家在湖南农村,十年寒窗,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全家几乎是喜极而泣。
然而,当她步入大学后,她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在她寝室里好几个同学都是上海人。她觉得她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说着她听不懂的上海话,知识丰富,思想活跃,变着花样玩儿。在她们面前,她自己像个傻子,什么都插不上嘴,接不上话。而老师在课堂上又讲着一些莫名其妙、深不可测的东西。
她说她找不到自己。“我到哪儿去了?我该怎么在众多天之骄子的夹缝中生存?我的价值、我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她告诉我:“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似乎被整个世界遗忘了。我害怕,我害怕自己要疯掉了。”
我朝她坐的方向倾着身子,静静听她诉说,在适当的时候用简短的重复或回应鼓励她宣泄。这是她到上海一个多月累积下来的情绪!
能找到人倾诉,就能减少一些恶劣的情绪。她在倾倒累积多日的情绪垃圾,这时她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容量大的垃圾桶。在她倾诉的同时,咨询师如果能用理解、关心、尊重的态度对待她,也就很容易同她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
小瑾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只有她的问题是独特的,在自己因为倒霉而痛苦时,如果碰到和自己一样倒霉的人,她的痛苦就会减轻。
于是,我向她介绍了我在读大学时的一些感受。读大学期间的一个寒假,我在家里意外地收到一封学校寄来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是我生理心理学这门课没考及格,通知我提前三天去学校参加补考。用五雷轰顶形容当时的感觉,大约不算太过。一个假期要复习不说,心情也极恶劣,更糟糕的是,下学期去学校,如何好意思面对同学?
刚过完年,我就匆忙赶到学校。令我惊讶的是,竟然有好几个同学先我而到了。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也跟我一样,是某一门甚至两门功课不及格提前到校参加补考的!我的心情立即大为好转。
我对她介绍了“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说法后,她感到很新鲜。她说她以为只是自己有问题,原来这个问题是一个普遍问题!但她又说,她发现她的同学过得都不错,好像没有适应不良的现象嘛。
我说这是因为各人情况不同。假如你心中充满了沮丧,一味地退缩和逃避,那么诉苦就只能给你一时的轻松,它甚至还可能纵容你的痛苦。
她后来说:“这世上黑暗的隧道虽然很多,却没有一个是走不到尽头的,阳光普照的地方毕竟更多些。克服苦恼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找到自己的爱好,克服自卑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培养起自己的专长,两者结合,我找到了阅读和写作。这时,我那颗似乎枯死的心又复活了。”
在第4次咨询中,我感激小瑾以寄来日记的方式表达的对我的信任。我告诉她日记写得很好:文笔优美流畅,叙事细腻生动。写作正是她的爱好和特长。我把日记本还给她,要她继续写自己的日记,要她以后也把日记拿给我看。
在第5次咨询中,我们就她日记中记叙的一些事情进行了分析、讨论,也留出时间对我们上次讨论的学习问题进行了回顾检查。我在咨询中采用了“现实疗法”的原则和思想,在给予她温暖接纳的同时,一直坚持要她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强调“行动”(doing)。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性格等诸多问题中,重点选择了学习问题,要求小瑾采取实际行动,让她在“doing”中找回自信。
9月份,是各高校开学的日子,在此暮夏老师给大一新生一些心理指导,希望你们在大学四年走的更好:
我想大家一定看过马拉松比赛,在起跑线上,选手们都冲劲十足,都有夺得冠军的雄心壮志。可是慢慢地,越到后来,跑在前面的人数越少。这与其说是勇气的较量,不如说是意志的竞争。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谁将赢得最后的辉煌。
正如大学新生,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对未来都充满美好的向往,而大学就如四圈的赛跑,我相信会有人很快就跑到终点,也会有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中途退出比赛。
大学能否取得成功,将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事实上,决定大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一个人的家庭环境如何,也不在于一个人的过去是多么的辉煌。
如果你想在四年后的就业市场上从容不迫,在大一时就要认真思考人生目标,最起码要想象一下四年后自己会在哪里,为了到达那里,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应该积极去参与什么活动,应该去学习什么知识,应该尽心去体会什么、努力去克服什么、断然去拒绝什么。
在新的环境里,对大一的学生来说,正确认识自己,确立一个人生目标非常重要。在中学,我们习惯家长教师的指导,过着有规律并且有明确目标的生活。进入大学,取而代之的是突然由轻松带来的空虚和缺乏明确目标的迷惘。
在大学里,新生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和诱惑,考研、过英语四六级、学好计算机、参加社会活动、竞选班干学干、谈恋爱以及学好专业等。每一样都会让我们心动,我们该怎样选择呢?我们能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将成为很多人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每年都会有许多这样的学生,因为这些问题而前来寻求咨询。心理学家曾用狗做过一个实验:如果让狗看见圆形图时就给予食物,如果呈现一个方形图时则对它电击。多次训练以后,狗就学习了这样一种行为反应模式,看到圆形就显得高兴,看到方形就感到恐惧并迅速逃离。这时心理学家巧妙地更改了一下条件,给狗一个既不是圆形也不是方形的图案,狗就显得无所适从。
事实的确是这样,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也会让我们无所适从,感到焦虑和迷惘。
假如一张纸代表我们的人生,使这张纸完美无缺便是我们的期望,也是我们的奋斗方向。但事实上,这张纸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代表的可能是性格的弱点,也可能是我们并不富裕的家庭出身。
这样的客观事实并不可怕,我所担心的是大学新生对待它的态度。有的人回避它,而另一部人则尽力正视现实,并尽可能从其他方面加以弥补。
在大学里,贫困生两极分化的情况非常明显,有的贫困学生陷入爱慕虚荣、自卑自怜的怪圈里;有的则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把求学当成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
暮夏老师有话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大一时的心态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四年后的走向,甚至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你的人生最终会染上什么样的底色,取决于你对待它的态度。